石柱鎮(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石柱鎮)

石柱鎮(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石柱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石柱鎮是浙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永康市交通中心,金溫鐵路330國道、金麗溫高速、石柱鎮臨省道等公鐵交通網路呈放射狀與周邊地區相接,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體現了本鎮無與倫比的交通區位優勢,為發展石柱鎮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改革開放以後,石柱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工富鎮、以農穩鎮,以貿活鎮,科技興鎮”的發展戰略,經濟與社會都有了長足發展。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8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財政總收入4530萬元,工業經濟已初步形成以五金鑄造、搪瓷標牌為產業基礎,五金機電、文教用品為產業支柱,具有鮮明特色的塊狀經濟格局,泉湖和下里溪功能分區共開發面積為600餘畝,進園企業9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年工業產值可達12億元,規劃新開發陽龍功能區90畝。農業生產打破單一種糧的格局,多種經營全面發展,“新店”舜芋種植面積達10000多畝,總產達3萬多噸,並連續多年被評為浙江省綠色農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
  • 面積:66.7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0943人(2017年) 
歷史,經濟發展,行政區劃,

歷史

石柱鎮位於永康市東南部,鎮政府設距市區九公里的石柱村。本鎮清代屬合德鄉及武平鄉的部分地。解放初分石柱、江瑤、下楊、俞溪頭四個鄉;l958年公社化後,為石柱人民公社所屬的石柱、俞溪頭兩管理區;l961年調整公社規模,本地分屬石柱區的石柱公社、俞溪頭公社;l984年改為石柱、俞溪頭兩個鄉;1985年石柱鄉改為石柱鎮:l992年“撤、擴、並”,俞溪頭鄉併入石柱鎮。石柱鎮交通便利,水利發達,是永康市第二中心城鎮。全鎮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2.4萬餘人,劃分3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有山林47952畝,耕地l5090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油菜、馬鈴薯、柑桔等作物。鄉鎮企業、個私經濟異軍突起,主要有電機廠、制氧廠、預製場、工程隊、工藝美術等,特別是搪瓷業近幾年發展較快。2001年7月全市區劃調整後,與舟山、前倉、新店等鄉鎮併入重新設定的石柱鎮。該鎮曾在l982年清理了檔案材料,其數量不多,而且整理不規範。l984年設立檔案室。l986年清理了會計檔案共243卷(冊),其中1966年前的會計材料已按上級要求進行鑑定與銷毀。1987年重新整理文書檔案總計128卷。1989年7月23日,鎮政府遭百年來未遇的洪水襲擊,存放在樓下檔案室內的會計檔案因搶救不及而受淹,經及時處理,減輕了受損程度。災後,鎮領導調整了會議用房,在二樓設立檔案庫房,集中統一管理該鎮全部檔案。該全宗館藏檔案888卷冊(永久452卷,長期426卷、短期10卷),分四個目錄號管理。一目錄號為1959年至1982年,二目錄號為1983年至1990年,三目錄號為1991年至1997年,四目錄號為1998年至2001年。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石柱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工富鎮、以農穩鎮,以貿活鎮,科技興鎮”的發展戰略,經濟與社會都有了長足發展。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8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財政總收入4530萬元,工業經濟已初步形成以五金鑄造、搪瓷標牌為產業基礎,五金機電、文教用品為產業支柱,具有鮮明特色的塊狀經濟格局,泉湖和下里溪功能分區共開發面積為600餘畝,進園企業9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年工業產值可達12億元,規劃新開發陽龍功能區90畝。農業生產打破單一種糧的格局,多種經營全面發展,“新店”舜芋種植面積達10000多畝,總產達3萬多噸,並連續多年被評為浙江省綠色農產品。

行政區劃

下楊村、下里溪村、俞澤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