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規模,文化傳統,辦學理念,辦學宗旨,辦學目標,校 風,校訓,校徽,發展歷程,發展優勢,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學校特色,上級的需求,社區的需求,家長的需求,學生的需求,教師的要求,發展目標,總目標,階段目標,工作措施,隊伍建設方面,教師發展方面,教學改革,德育工作,教育科研,校園文化,校外辦學,保障措施,公交線路,
辦學規模
學校創辦於1941年秋,現占地面積43畝,建築面積18000多平方米,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先進,現有專任教師87人,員工30多人,學生1820人。
石岐中心國小一直遵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辦現代化學校”的辦學宗旨,不斷營造“全面、嚴謹、勤奮、創新”的校風,取得了驕人的成果。2002年,新一屆班子成立後,提出了“以人為本,打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辦學目標,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教師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內部的凝聚力不斷增強,校譽日隆,學校連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市先進黨支部”、“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市紅旗大隊”等。
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的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團結進取,銳意改革創新,全體教職工敬業樂業,走出了一條“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師德強校”的新路子,取得了有豐碩的成果。
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幾代教師的辛勤耕耘,學校已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以教育科研為動力,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以多元文化為載體,營建科學與人文並重,師生共同發展的教育樂園。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石岐中心國小全體師生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再創學校輝煌!
文化傳統
辦學理念
人人有機會,人人有發展,人人能成才。
辦學宗旨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辦現代化學校。
辦學目標
打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校 風
全面、嚴謹、勤奮、創新。
現在,中心國小已經與大信有限公司簽定了契約。建立了分校——大信學校,我們已經更上一層樓!
校訓
正直向上,勇於擔當。
校徽
校徽的寓意:
校徽是一朵綻放的鮮紅的木棉花,花下鑲嵌著該校校名中"中心"兩字的拼音――ZHONG XIN。它取自該校從創辦之日起,就挺立在校門前的兩株高大挺拔、百年樹齡的木棉樹。木棉樹,人們稱它為英雄樹,它挺拔向上,剛正不阿。五塊鮮紅的花瓣象徵著該校廣大學生在黨的陽光照耀下,在老師辛勤哺育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全面發展,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發展歷程
中山縣石岐鎮立一國小 1941-1945 洪式文
中山縣立二國小 1945-1948 劉志文
中山縣立二國小 1949-1951 李冠英
石岐中區中心國小 1951 劉惠球
石岐中區中心國小 1952 李 英
石岐中區中心國小 1953 劉淑嫻
石岐中區中心國小 1953-1954 陳華漢
石岐中區中心國小 1954-1958 楊潤蓉
石岐中區國小 1958-1962 鄭慕賢
石岐朝陽國小 1963-1968 徐如寶
石岐朝陽國小 1968-1972 葉 菁
石岐朝陽國小 1973-1974 鄭允妤
石岐朝陽國小 1974-1976 李少光
石岐朝陽國小 1976-1980 麥惠蘭
石岐朝陽國小 1978-1984 李崇簡
中山市石岐中心國小 1984-2002 陳 帶
中山市石岐中心國小 2002- 李筠瑞
促師生共同發展,建省內一流名校
------中山市石岐中心國小五年發展規劃(2005.9-2010.9)
發展優勢
外部環境
(1) 教育發展形勢喜人。
2003年,中山市實施了中國小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又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隨後,"三名工程"順利啟動,教育發展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如今,教育強市將如期實現,"英才工程"即將啟動,中山教育已駛進了快車道,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 社會各方對學校發展高度重視、關注和認可。
① 上級領導對學校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一向以來對該校工作高度重視。市領導王遠明、彭建文、李樹之、吳章賀、區碧群、鄧建珍等多次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參加學校的活動,關心學校的建設。市教育局各位局長、科長等經常到學校檢查和指導,教研室的領導也經常深入老師們的課堂聽課指導,給予該校教師很多學習和鍛鍊的機會。
② 社會各界、各部門大力支持,高度認可。作為中山市名校,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社會也給予了我們無私的幫助和支持。
③ 家長對學校高度信任,每年的新生學位供不應求,學生來源好。
④ 家長資源社區資源很豐富。
(3) 政策上有優勢。
① 該校作為市直屬學校,全部經費均由市財政供給,充分保證了辦學經費的需要,老師福利待遇高,培訓機會多,社會地位高,令人羨慕。
② 該校有較大的人事自主權,保證了學校發展對人才引進的需要得到滿足。
內部環境
(1) 學校發展基礎好,起點高。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我校不僅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而且還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在教育教學各個方面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和成績。近三年學校獲國家級集體獎4項,省級7項,市級38項。教師獲國家級獎勵36項,省級36項,市級208項。學生獲國家級獎勵113項,省級84項,市級388項。
由於政府重視,學校的硬體先進,各種教學設備齊全,有完善的校園網,人機比達3.8:1,處於省市的領先位置。
(2) 師資隊伍素質較高。
領導班子團結進取,務實廉潔,事業心強,有開拓精神。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比較高,大部分老師積極上進,有高度的責任感,熱愛學生,熱愛工作,教育教學能力強。教風嚴謹紮實,個性內斂,不善張揚,踏實肯乾。在87位專任教師中,有省特級教師1人、市名教師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8人,市級優秀教師34人,中共黨員38人。本科學歷24人,國小高級教師50人,教師平均年齡33歲,其中35歲以下的教師55人,30歲以下的教師36人,占教師總數的42%。
(3) 生源好。學生大多來自機關幹部家庭,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學生受過良好的學前教育,見多識廣。
(4) 學校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優良的學風、教風、校風。校園文化建設內外兼美,環境優美,文化活動多姿多彩。
(5) 內部管理規範。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管理制度,教育教學秩序井然,嚴謹紮實。管理民主,人際關係融洽,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良好的工作心理環境。
(6) 前三年提出了"以人為本,打造適合學生折教育"的任期目標取得了較大成效,學校實行民主管理,都是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內部凝聚力不斷增強,學校在社會上的聲譽不斷提高。
學校特色
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尤其在紮實而嚴謹的學科教學、科技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有比較突出的成績。教師在省市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均居全市的前列。學生的電腦機器人、美術、西洋棋、科技小發明、合唱、桌球、西洋棋、電腦製作、美術、科技小發明、管樂等成績顯著。
辦學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建設現代化學校。
辦學理念:人人有機會、人人有發展、人人能成才。
辦學思路: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師德強校。
辦學目標:促師生共同發展,建省內一流名校。
教師發展模式:讀書+研訓
教師發展目標:德高、學博、藝精、體健
學生髮展模式:傳統美德+現代素養
學生髮展目標:知書達禮,樂學創新
上級的需求
該校是政府高投入、高起點建設和扶持的學校,是教育局直屬學校,在財政經費,人事權等方面有政策傾斜,是中山市的名校。中山市作為省教育強市,必須要有名校支撐,因此,必然要求他們在各方面創出經驗,做出成績,成為中山市教育的名牌、視窗、示範和龍頭,成為省內名校,成為學校管理者的搖籃,名師的搖籃。
社區的需求
為社區孩子提供優質教育,為社區提供文化教育的支持,推動社區文化發展。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學生。
家長的需求
1.對學校而言:要求具有的先進的辦學理念,優美的環境,完善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為孩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2.對教師而言:要求每一個老師都是一流的,能既善教書又會育人,保證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學生的需求
在學校里,在老師的教育下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成人成才。
教師的要求
① 如溫馨的家,有和諧,友愛,民主,寬鬆,愉快,互尊互敬的氛圍。
② 促進自我發展,實現個人價值。
③ 得到好的福利,保障較高的生活水平。
發展目標
總目標
促師生共同發展,建省內一流名校。
1. 總目標界定:
以中山市創建省教育強市、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兩個適宜"和諧社會的大好形勢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創新,以"科技與創新"教育為突破口,打造學校的辦學特色;構建學習型校園,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把學校辦成中山市國小教育示範性學校,廣東省一流、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學校。
2. 總目標的內涵解釋:
(1) 核心目標:
①"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教育的功能和最終目標是促進人的發展。學校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學生的發展必須由教師來實現。因此,教師的發展是學生髮展和學校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師生共同的發展就是學校的發展。
a.教師發展目標:
德高、學博、藝精、體健。
以"讀書+研訓"為教師專業發展模式,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年齡、性別、學歷、職稱、文化、專業結構合理,特級教師、名教師、學學帶頭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達到教師總數15%以上。個性鮮明,有開拓創新和協作精神,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藝術,善於學習,樂於奉獻,身心健康。
b.學生髮展目標:
知書達禮,樂學創新。
以"傳統美德+現代素養"為育人模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意識和文明習慣,懂道理,識大體,有教養。個性鮮明,性格活潑開朗,好奇心強,喜愛學習和探究,思想活躍,思維能力強,具有較豐富的文化知識,有廣泛興趣和愛好,樂於發現和創新。
②"打造學校辦學特色"。
"沒有特色的學校"是沒有生命力的學校。"作為中山市名校,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打造屬於自己的辦學特色,從而形成充滿生命力的學校品牌。
(2)條件目標:
① "以中山市創建省教育強市、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兩個適宜"和諧社會的大好形勢為契機"。
中山市於2003年成功實施了教育人事制度一系列改革,2004年,實施成功了"三名工程"建設。2005年,中山市將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並且即將啟動"英才工程"這一系列的舉措,最佳化了教育發展的環境,使中山教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軌道。
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創建全國首批文明城市,建設"兩個適宜"和諧社會的目標,中山市各項事業也快速發展,社會對優質教育,對優秀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強。這種形勢,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大好的機遇,也使學校發展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② "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創新"。
前一屆校長任期,對學校內部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在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屆,要在科學管理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更有利於師生髮展的管理機制。
③ "以'科技與創新'教育為突破口"。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及環境意識。"
"科技與創新"在我校有較好的基礎:每年的科技節活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具有一定的科學精神和教學能力;科技項目(電腦機器人、小發明等)全市處於領先地位;社會資源十分豐富……這些有利因素,為我們打造"科技"特色提供了有力保障。
④ "構建學習型校園"。
學習是發展的前提,也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師生的發展必須要以師生的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為保障。構建學習型校園,就是大力營造師生學習的氛圍,建立激勵師生學習的有效機制,開展各科讀書、學習活動。
(3)社會目標:
"把學校辦成中山市國小教育示範性學校、廣東省一流、國內知名的學校。"
作為中山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我校有著最豐富的辦學資源(包括政策資源、社會資源、家長資源、學生資源及教師資源),有責任和義務成為推動中山市教育事業發展的上級認可、社會讚譽、人民滿意的示範性學校。
中山市作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必須具有一批省內一流的、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我校有基礎,也完全有條件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學校。
階段目標
1. 第一階段(2005.9-2006.7)
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設備(以綜合樓建設為主)和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改革內部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最佳化教師隊伍,學習型校園初見成效。課程與教學改革穩步推進,初步形成"科技與創新"校本課程。進一步強化學風、教風和校風,使學校各方面工作保持在中山市的前列。
2.第二階段(2006.9-2008.7)
學習型校園建設富有成效,教師隊伍進一步最佳化,在第二屆中山市名教師、名校長評選中,占有2到3個席位。課程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學生個性、能力、特長培養收效顯著;科技與創新、藝術教育成果顯著,與教師專業發展一道成為學校辦學特色。
3.第三階段(2008.9-2010.7)
學校管理科學高效,校園和諧民主,辦學特色鮮明,教師專業價值充分體現,學生自主生動發展,富有活力和創造力。學校取得一批在全省有較大影響的管理、教育教學成果。
工作措施
隊伍建設方面
1.針對現行管理中層級較多,跨度太大,政出多頭的狀況,改革學校內部管理架構,重新劃分各部門的職責,形成暢通、協調、高效,層次清晰,責、權、利分明的管理體系。
2.圍繞著"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總目標,分別由主管教學和德育的副校長牽頭,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和"學生髮展中心",專題研究有關工作。
3.建立全校智慧型化網路平台,真正實現管理和辦公智慧型化。
教師發展方面
1. 領導班子建設:
(1) 校長:
樹立先進的教育觀念和辦學思想,做帶頭學習、終身學習的榜樣。認真學習教育政策法規、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理論素養、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的能力,以先進的辦學思想領導學校。本任期內力爭成為中山市名校長。
(2) 班子其他成員:
注重學習,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注重工作方法,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既能獨當一面,又能主動配合;廉潔公道,民主管理,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明確工作職責,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確的工作目標;有拒絕平庸,絕不應付,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分管的領域中創出一流業績,創出學校特色,出色完成各階段的工作目標。
2.教師隊伍建設:
(1) 指導每一位老師根據自身實際和學校發展規劃,制訂並實施個人發展規劃。
(2) 大力開展以校本培訓為核心的教師培訓工作。
① 抓好全員通識培訓,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和教育教學基本能力。
a. 通過學校行政、黨、團、工等組織,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及政治思想、法制教育,充分運用榜樣激勵、情感啟迪、制度約束、評價保障等手段,提高全體教師的師德修養和依法執教的意識。
b. 以先進教育理念培訓為核心,以教育教學基本能力培訓為重點,實施對教師的通識培訓。
② 根據教師個人發展規劃,教師個人素質構成,實施分層次培訓。
a. 優先發展型教師(名師培養對象):重點在專長的培養、綜合能力的完善。給予外出參觀學習培訓、課題經費、資源使用、學術發表等優先權。
b. 發展型教師:採用"導師培養,定向發展"的培訓模式,通過參與課題研究、組織專題研討活動等方式,促使儘快形成特長,形成自身教學風格。
c. 待發展型教師:
採用"師徒結對,考核過關"的方式進行培訓。
(3) 開展讀書活動,建設學習型校園。
成立讀書小組,制定集體和個人讀書計畫,設立教師閱覽室,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以讀書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4) 辦好校刊《朝陽》,為教師的研究和學習提供交流平台。
教學改革
1. 組織學習、培訓,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
2. 發揚我校教學上嚴謹、紮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優良傳統,狠抓課堂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益。
3. 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突顯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
4. 改革教學管理制度。
(1) 建立以學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強化學科教研組在教學研究中的作用,通過共同研究,解決問題,提高質量。
(2) 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使教師參與到教學管理中,體現教師的主人翁作用。
(3) 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考評制度。對現有的教師考評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開發、師生關係等作為考評的重要內容。重點實施發展性評價,引導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自主創新。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引導教師學會自我反思、自我總結。
5.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加強課程的綜合化、社會化、生活化、實用化。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1) 繼續探索音樂、美術、體育課高年級選修課的實施模式。
(2) 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研究,2009年,出版《石岐中心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成果集》。
(3) 開發"科技與創新","心理健康活動課""傳統美德教育"校本課程。每周開設一節"科技與創新"課。
(4) 加強體育、藝術、衛生教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精心組織開展一月一競賽活動、課間活動和早練,抓好"兩操一課",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藝術審美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藝活動。加強衛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師生的健康和安全。
6. 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斷完善校園網建設和教育資源網建設,為教育教學提供有力保障。
7. 建立畢業生成長跟蹤制度,掌握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情況,及時調控教育教學工作。
德育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高度重視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
1. 樹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思想,每位教師切實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在學科教學、學校管理、班隊工作中有機地滲透德育。
2. 以"知書達禮"為目標,以傳統美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的文明意識、文明舉止和文明言談。
3. 依託少先隊組織,以責任心的培養為中心,以"體驗教育"、"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以"雛鷹爭?quot;達標制度為激勵手段,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4. 改革學生的評價制度,以"三好""四會"為標準,實行多元評價,重新修訂《石岐中心國小學生獎勵方案》,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三好"為: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會是好公民。"四會"是會學習,會交往,會健體,會創造。)
5. 關注師生的心理健康,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並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各方面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的輻射帶頭作用,推動中山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每年舉行一次社會開放日,編輯出版《國小心理健康活動課設計集》(低、中、高年級)。
6. 積極開展誠信教育、環保教育、法制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影視教育等,豐富德育工作的內容,增強德育的實效。
7. 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認真辦好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教育科研
1. 牢固樹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觀念,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形成"科科有課題,人人有參與"的氛圍。
2. 根據學校優先發展的特色項目"科技與創新"教育,開展"科技創新教育與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研究"課題實驗,並以此為龍頭,帶動學校科研整體工作的開展。
3. 認真開展已申報立項的傳統美德、心理健康教育經典誦讀和跨越式課題實驗。
4. 樹立"問題即課題,研究即成長"的觀念,引導教師自覺地把科研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提高通過科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校園文化
1.2006年,綜合樓建成後,以育人目標為核心,以"科技"特色為主題,重新規劃、完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整體策劃學校VI視覺系統,提升學校文化環境的檔次和品位。
2.以"紅棉"精神為核心,營造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不斷豐富學校文化的內涵。
3.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辦好一年一度的科技節、讀書節、藝術節,學科活動周和兩年一屆的校運會,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體驗和展示的條件和機會。
校外辦學
1. 進一步發揮家長委員會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擴大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重大事項、學校管理以及重大活動策劃和實施的權利。
2. 鼓勵家長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積極探索家長參與學校工作的有效機制。
3. 藉助社會資源,建立一批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探究、體驗提供條件和場所。
4. 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社會公益和義務勞動,參與社區文化活動,形成學校與社會的互動互促,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5. 與企業合作辦好大信學校,擴大石岐中心國小的品牌效益,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學位。
保障措施
1. 繼續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等各級體育場的重視、關心和大力支持,為學校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保障和辦學資源。
2. 積極與知名的教育科研機構,知名的教育教學專家聯繫,建立長期和穩定的專家顧問隊伍,指導學校工作的開展。
3. 加強黨團、工等組織的建設,堅持和完善教代會制度,堅持實行校務公開,增加學校工作透明度。實行民主管理,虛心聽取和採納教職員工的建議,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
4. 加強後勤管理,提高后勤人員素質,切實為師生髮展,為學校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有力保障。
公交線路
64路 038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