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文號,全文,一、目標任務,二、建設統一高效的流通網路,三、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四、創新流通發展模式,五、保障市場穩定運行,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

文號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檔案石政發〔2016〕18號

全文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正定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國發〔2015〕49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冀政發〔2015〕50號)精神,加快推動商貿流通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擴就業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工作部署,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創新轉型為引領,以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主線,全面推進京津冀協調發展,深化內貿流通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最佳化發展環境,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努力推進內貿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使其成為全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和重要力量。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主體多元、業態先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綠色低碳、高效便民的內貿流通體系和較為完善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以上,各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營商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流通和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

二、建設統一高效的流通網路

(一)加大商貿流通節點城市建設力度。以改革創新的思維進一步推進城市共同配送、電商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物流標準化等試點工作,科學制定商貿流通節點城市發展規劃,發揮規劃引導作用,調整最佳化空間布局,推動流通設施網路化、系統化建設。合理布局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重要商品和物資儲備中心、物流(快遞)園區、多式聯運中心、公路港、區域配送中心、快件分撥中心和其他物流場站等設施,促進區域分工協作和錯位發展,匯聚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提升商品集散、生產服務、消費促進、外貿通道和應急保障功能,形成骨幹流通網路的重要引擎和樞紐,增強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二)推進城鄉流通網路一體化協調發展。加強城市大型商業設施建設,統籌推進中央商務區、商貿功能區和特色商業街區協調發展,引導城市商圈有序擴大,進一步提升勒泰中心、萬達廣場等現有商業綜合體設施完善和服務功能,起到引領示範作用。重點謀劃和推進10個單體投資規模10億元以上,集購物、住宿、餐飲、娛樂和生活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商貿綜合體。打造3—5個方便快捷、消費力集中、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商業街區,促進商業、旅遊、文化和快遞產業融合發展,引領和帶動消費。最佳化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和業態配置,推進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提升社區商業便利化、智慧型化、連鎖化水平。選擇人口集中、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中心鄉(鎮),有計畫新建和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促進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改善。
(三)提升商貿聚集區功能。依託生產要素聚集和產地市場的優勢,大力發展貨運代理、加工貿易、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產品展銷、郵政快遞、區域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流通引導和服務生產功能。依託正定國際機場重點建設國際性、區域性空港商貿物流園區。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城、塔談國際、北方農產品交易市場等商貿物流園區建設。
(四)促進商品市場轉型升級。鼓勵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完善現貨交易、期貨交割和價格指數等功能。探索採用政府回購、政府股權投資、設立農產品流通產業基金等方式,建設和培育一批公益性農產品市場,完善農產品集配中心分選包裝、冷鏈物流、檢驗檢測、電子結算和信息發布等市場功能和手段。鼓勵供銷社參與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

三、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一)推動流通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競爭力強、具有較強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大型骨幹流通企業,支持優勢流通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併、合資和合作等方式,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資源整合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大型商貿流通集團,提升流通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到2020年,力爭北人集團在全國零售行業位次進一步前移,爭取再有一家企業進入全國零售行業百強。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流通企業兼併重組的支持力度,支持商業銀行提高對兼併重組商貿企業綜合授信額度。加快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台。鼓勵零售企業改變引廠進店、出租櫃檯等經營模式,實行深度聯營,通過自主經營、集中採購、開發自有品牌等方式,提高自營比例。引導批發零售企業推行統一管理、連鎖經營等模式,逐步擴大批零企業限下轉限上力度。實施品牌培育工程,支持企業申報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省服務品牌,支持老字號企業發展,加大對本地知名品牌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加快創建一批本土知名品牌,擴大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價值。
(二)搞活中小商貿流通企業。依託試點工作,整合社會力量,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平台服務功能,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改善中小商貿企業發展環境,鼓勵中小商貿企業突出經營特色,創新流通方式和行銷渠道,實行差異化發展。提升中小商貿企業組織化、品牌化、規範化程度。鼓勵發展新型流通方式和行銷渠道,支持大型商貿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各類電子商務企業,為中小商貿企業提供聯合採購、共同配送和網路銷售等服務。加強中小商貿企業聚集區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促進產業聚集和抱團發展。開展中小商貿企業品牌創建,發掘培育一批知名度、美譽度較高的商品和服務品牌。支持中華老字號傳承發展傳統技藝,套用現代技術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積極爭取開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工作,聚焦小微企業的發展需求,以創業創新基地為載體,著力打造支撐小微企業發展的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和網路化新型載體。認真落實支持創業和鼓勵創新的相關政策措施,對入駐基地的小微企業適當減免場地和廠房等使用費用;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三)構建開放融合的流通體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的流通網路。支持大型流通企業、專營貿易公司和特色專業市場“走出去”,建立海外行銷、物流及售後服務網路,鼓勵快遞企業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快遞業務,帶動商品和服務出口。鼓勵外貿企業建立國內行銷渠道,開展國外品牌經營代理,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完善多部門合作機制,協調海關、商檢、稅務等相關部門,在具備條件的商品市場所在地設立分支機構,加快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支持建立進出口貨物集中檢驗檢疫查驗監管區,促進“進口直通、出口直放”便利通關。加大對流通企業境外投資的支持,支持企業在國(境)外建設綜合性特色商品國際行銷中心,擴建和提升企業在國(境)外已有銷售網點的經貿功能,鼓勵流通企業與製造企業集群式“走出去”,形成特色商品專業展銷平台。組織商戶參加廣交會等境內外國際性展會,強化業務培訓、信息諮詢和外宣推介服務。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放開商貿物流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鼓勵外資投向共同配送、連鎖配送、冷鏈物流等現代物流服務領域,吸引更多的國際知名物流企業落戶我市。繼續引進一批國外知名流通企業。支持沃爾瑪、家樂福、蘇寧、國美等境內外知名零售商在我市發展。拓寬與外商在電子商務和融資租賃等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合作。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有計畫地培育一批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
(四)推進京津冀市場一體化。加強大型流通企業和商品批發市場合作,主動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積極引進京津知名品牌和老字號企業到我市開店布點,鼓勵我市重點商貿企業、名優特商品和中華老字號到京津開設銷售網點或專櫃。擴大農副產品產銷合作,加快北方農產品中心等農副產品保障基地建設,舉辦我市與京津不同形式的“農超對接”活動,為我市農產品進入京津市場提供便利。探索建立農副產品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制度,暢通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整合相關職能,最佳化區域布局,形成開拓京津冀農產品市場合力。結合我市承擔城市共同配送、電商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物流標準化等試點任務,搭建區域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完善服務京津的物流網路,提高商品物流配送效率。共同打造展會平台,發展會展經濟。探索建立重要商品應急保供機制,擴大品類和數量,為保障京津冀區域市場穩定提供有力支持。

四、創新流通發展模式

(一)建設國家級流通節點城市。按照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的《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2015-2020年)》和河北省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工作部署,立足服務京津,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基地,突出服務京津,主動承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依託綜合交通樞紐,完善航空貨運、跨區分撥、陸海聯運、內陸口岸、國際貿易和郵政快遞等綜合服務功能,建設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推進物流產業聚集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和聚集發展水平,支持快遞業率先突破。依託綜合保稅區培育保稅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倉儲等產業,開展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實施多式聯運、城鄉共同配送、物流標準化、智慧物流、綠色物流和快遞物流等重大示範工程,創新物流發展模式,提高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標準化和智慧型化水平。
(二)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著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行動計畫。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強網際網路的套用和推廣,拓寬農畜產品、鄉村旅遊等市場,拓展工業品、農業生產資料下鄉、農產品進城的空間和渠道。加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部門和電商、快遞企業所建立的農村物流服務網路和設施的共享銜接,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解決電商“最後一公里”問題。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創建,2016年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項目全覆蓋。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積極推進中國夢網、北國如意購、國大連鎖等電商平台建設。鼓勵批發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建設供應鏈管理平台,並向生產、零售環節延伸。鼓勵零售業企業利用網際網路向智慧型化、多樣化商業服務綜合企業轉型,由商品銷售為主轉向“商品+服務”並重,增強店面場景化、立體化和智慧型化展示功能,促進多渠道、全天候行銷。加強網際網路企業與實體店合作,推動線上交流互動、引客聚客、精準行銷等特點和線下真實體驗、品牌信譽、物流配送等優勢相互融合。加強大宗商品、縣域特色產業和單品電商平台建設,強化交易撮合、商品集散、價格發布和信息互動等傳統功能,增強物流配送、質量標準、金融服務、研發設計、展覽展示和諮詢服務等新型功能。健全電子商務便民服務體系,完善快餐、繳費、網訂店取、網訂自提和社區配送等功能。推進生活服務便利化,推動吃住行及旅遊、娛樂等生活服務業線上化。鼓勵餐飲企業發展線上訂餐、團購、外賣配送等服務。支持家政、洗染、維修、美容美髮等行業開展網上預約、上門服務等業務。鼓勵網際網路平台企業匯聚線下實體的閒置資源,發展民宿、代購、合乘出行等合作消費服務。支持住宿企業開展線上訂房服務,引導商品交易市場不斷擴大電子商務服務內容。鼓勵展覽企業建設網上展示交易平台,鼓勵線上企業服務實體展會,提高會展服務智慧型化、精細化水平。加快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物流網、雲計算、北斗導航、地理位置服務和生物識別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流通領域的套用推廣,提高內貿流通智慧型化水平。進一步做好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園區(基地)創建活動,培育一批省、市級電商龍頭企業。
(三)進一步提高流通連鎖化水平。支持大型商貿企業以電子商務、信息化和物流配送為依託,積極發展直營連鎖,規範特許經營和自願連鎖,增強聯合採購、統一分銷和共同配送能力,提高自營商品比例。切實做好物流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制定和推廣實施物流鏈相關標準,加強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融合,最佳化業務流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產銷合作,規範經銷代理模式,暢通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鼓勵和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服務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流通產業延伸,發展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冷藏保鮮、倉儲配送,提高農產品連鎖經營水平。
(四)推動綠色循環低碳流通發展。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方式,培育創建一批綠色商場、綠色市場和綠色飯店,力爭到2020年全市零售業萬元銷售額能耗降低10%。大力推廣綠色低碳節能設備設施,推動節能技術改造,在具備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推廣分散式光伏發電,試點夾層玻璃光伏組件等新材料產品套用,培育一批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和廢棄物回收於一體的綠色市場、商場和飯店。推廣綠色低碳採購,開展綠色行銷試點,鼓勵流通企業與綠色低碳的生產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優先採購環境友好、節能降耗和易於資源綜合利用的原材料、商品和服務,通過開設綠色產品專櫃和專區等形式,宣傳、展示和推銷有節能標識和獲得低碳認證的綠色商品,擴大綠色低碳商品銷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支持新能源車輛在郵政、快遞領域的套用。加強商業建築和設施節能減排,大力推廣節電、節水、環保技術和設備,抑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商品過度包裝,落實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探索餐廚垃圾集中回收和分類處理方式。編制《石家莊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規劃(2016年-2020年)》,加快構建多元化回收、集中分揀和拆解、安全儲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加快二手車市場、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升級改造,推動舊貨市場規範發展。

五、保障市場穩定運行

(一)運用大數據加強市場運行監測。強化大數據在政府內貿流通信息服務中的套用,探索採取政府採購、服務外包等方式,鼓勵行業中介組織、科研院所、流通企業開展大數據的挖掘研發和推廣套用。利用大數據加強市場運行監測與統計分析,提高信息服務水平。依託商務部監測系統,最佳化樣本結構,拓寬信息採集渠道,重點關注節假日、異常氣候期間市場運行態勢,做好主要副食品市場運行監測分析。建立電子商務、服務消費等統計調查制度。整合大數據採集資源,挖掘和研發大數據公共服務產品,引導流通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市場拓展、精準行銷和最佳化服務。建立社會化、市場化的大數據套用機制,推動第三方電商平台等企業開放數據資源,規範數據交易行為。加強實體市場和電子商務明碼標價監管,強化信息採集發布,規範價格行為。建立健全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協同機制,加快網際網路經濟運行監測服務平台建設,促進網路經營主體信息共享,不斷提高市場調控和公共信息服務的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做好政府決策信息支持。
(二)增強市場應急保供能力。按照統一協調、分級負責、快速回響的原則,健全市場應急供應管理制度和協調機制,完善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細化不同突發事件市場應急保供預案及措施。針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制定細化市場應急保供預案。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支持重點地區加快改造和建設冷鏈、保鮮倉儲設施,鼓勵和引導有倉儲能力的企業增加肉類蔬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商業庫存,有效提高應急調控能力。適度擴大肉類、蔬菜、食糖、小包裝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儲備規模,增加儲備商品品種,在有條件的縣(市)、區探索建立相應的儲備制度。建立應急商品資料庫,強化儲備商品查驗措施。根據突發事件影響的範圍和程度,綜合運用信息引導、企業採購、跨區調運、儲備投放、組織進口、限量供應和依法徵用等方式,增強市場投放和調控能力,抑制市場異常波動。堅持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相結合,推廣商業儲備市場化運作和儲備主體多元化。充分發揮大中型流通企業集中採購、統一配送、點多面廣、商品質量有保證的優勢,將大中型流通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納入市場調控骨幹企業,加大支持和培育,確保主要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
(三)引導擴大居民消費。準確把握市場變化,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引領產業升級,引導消費向智慧型、綠色、健康、安全方向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突出擴大服務領域消費,提升消費規模檔次。組織商貿流通企業利用節假日,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行銷活動,擴大市場銷售。大力發展城市夜經濟,打造夜生活目的地,做亮省會夜經濟名片,形成區域性的夜經濟消費中心,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延長營業時間,因地適宜推出促進夜消費活動,激發夜消費活力。
(四)構建流通追溯體系。進一步加大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工作,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利用現代網際網路技術,以肉類、蔬菜、酒類和藥品等商品為重點,加快建立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體系。擴大重要商品追溯體系套用範圍,強化追溯大數據智慧型化分析研究,加大在事中事後監管、促進行業發展、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套用力度,提高追溯體系綜合服務功能。建立完善重要商品追溯體系工作機制,推進跨部門、跨地區追溯體系對接和信息互通共享。

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建立大流通工作機制,理順部門職責分工,整合內貿流通職責,加強對電子商務、商貿物流、農產品市場建設等重點領域規劃和政策的統籌協調。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嚴格落實國家、省相關簡化審批職能,禁止增設市場準入行政許可事項,取消涉及內貿流通非行政許可審批。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系統評估和清理涉及內貿流通領域的行政審批、備案等事項,最大限度地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對涉及內貿流通企業的各種行政事業性和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調整和最佳化市場準入資質條件,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認真落實註冊資本由實繳制改認繳制、“先照後證”改革、“一照一碼”等制度,簡化市場主體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推進“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註冊”等登記制度改革。加快推廣行政審批“一個視窗”受理,規範行政許可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二)提升監管執法效能。以網際網路為重點領域,以農村、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農資、食品藥品、化妝品、易燃易爆、兒童用品等事關人民民眾健康安全、影響公共安全的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為重點商品,深入開展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整治行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等違法行為。充分利用新信息技術,創新市場監管手段,落實電子商務企業、網路服務商和上下游相關企業的責任。加強流通領域執法。推進流通領域執法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式、責任法定化。規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等執法行為。完善流通領域行政執法許可權協調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認真落實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健全舉報投訴服務網路,完善受理、辦理、轉辦和督辦機制。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全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和案件移送等協作機制。加強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監管執法中的套用,推進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和流通企業信息公示。加強商業徵信體系建設,加強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實施信用分類管理,建立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及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機制,完善市場化綜合信用評價和服務,依法發布和懲戒失信企業,營造誠信經商氛圍。
(三)積極宣傳貫徹流通法規標準。推進流通標準化,加大對商貿流通業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宣傳貫徹和實施推廣力度,做好企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以標準為依據規範企業的交易、服務和管理行為。結合實際,推動編制統一開放、規範有序、公開透明的行業規劃。組織有關市場流通管理、城鎮商業網點規劃、保護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規範商業促銷活動、電子商務監管、網路信息安全等按照有關法規體系開展。
(四)加強政策措施支持。加大對已有試點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內貿流通各類試點,主動爭取財政支持,提高引導資金使用效益。探索採用基金方式,重點支持公益性、公共性內貿流通設施建設。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面積比例不得低於10%的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實行免徵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等政策。推進跨地區連鎖經營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匯總納稅,落實國家已出台的促進中小商貿企業發展的減免稅收、降低費用等政策。鼓勵和引導銀行、保險、典當、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融資服務機構,開發符合內貿流通特點的融資產品。實行工商用電同價,除自願執行峰谷分時電價的用戶外,能單獨計價的商場、超市、餐廳、賓館、冷庫等用戶暫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按一般工商業平段電價執行。探索推進事業企業冬季取暖費計量收費辦法。落實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和公開公示制度,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五)強化組織保障。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內貿流通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內貿流通產業配套,改善內貿流通發展環境,強化政策協調和工作督導,及時研究解決內貿流通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部門要按照國家、省有關實施意見要求,根據職責分工,切實負起責任,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工作方案,出台有針對性、具體化的配套措施,統籌協調,強化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形成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強大合力。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3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