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巷

石家巷

石家巷是天水市秦州區眾多古巷道中以名人姓氏命名的巷道之一。位於秦州西關雙橋口東南,為清代四川道台石作瑞的故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家巷
  • 地理位置:秦州西關雙橋口東南
  • 年代:清代
  • 成立時間 :清朝
故居主人,故居布局,“黃梅第一樹”,如今的石家巷,

故居主人

石作瑞,秦州人,生卒年月不詳。據秦州著名學者王耀先生研究,其大約生活在清乾隆初年(1737年)至嘉慶十二年(1807年)之間。祖居秦州區關子鎮東南朱槽溝村,世代為農,耕讀傳家。後其先祖移居秦州城西關,以斗行(經營糧食)為業,相繼為朝廷代籌糧餉軍需,遂實家業。石作瑞自小生活在儒商家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九歲能詩,詩常有精粹之句,人視其為奇才,後被朝廷委以四川任知縣。初任川北清溪且令;後任彭縣縣令。由於其為官時能“以民為本,處置民事得當”,加之“能按軍需積極籌措糧款”,於乾隆十四年(1788年)擢升永寧道道台。後平西康廓爾喀叛亂,朝廷賜“頂戴花翎”。不久遂升為四川建昌道道台。乾隆六十年(1795年),達州(今達縣)又生變亂,乾隆分派石作瑞總管軍需。他刻苦勤勞,“在任上督察防守器械,儲備糧草。併兼安撫收容難民,為穩定社會秩序盡力做事”。故此朝廷授以按察使銜。後蒙不白之冤,查之無過,官復原職,調任贊參軍營,協助軍務。後任永寧道道台。朝廷念其功德,曾賞金五十兩。他悉數捐獻桑梓,以作天水伏羲廟修繕之資。
相傳石作瑞為乾隆義子。其子石鈞勒嘉慶十二年為石作瑞曾立墓碑,其文曰:“大清誥授通儀大夫,歷任四川永寧、建昌、川北道兵備道加按察使銜,石作瑞墓”。石作瑞清廉為官,勤勞刻苦為政,曾有德於蜀地人民。後因積勞成疾,逝世於官邸,享年70餘歲,後葬於秦州城西南赤峪河畔。

故居布局

其故居共七座院落(七號院落已被拆除),為北斗七星布局。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為清代早期建築。今為“省級文物保護院落”。七座院落排列於巷道東西兩側,每院以封閉式獨成小院。五號院以“伏羲九宮八卦”圖形制構建。全院東西南北以四面房合圍形成四合院。東西房均為明三暗五結構,南北廂房均為明三暗二結構,四大角又設四角門。四面房加四角門有“四面八方”之寓,八個方位再加上一個中心(後院)即為“八卦九宮”之意。六號院正庭屋頂曾飾“伏羲八卦太極圖”(此物已失)。其巷後設蓮池半畝,有“陰陽和諧,吉慶有餘”之意。
石家巷故居木雕,其藝術價值堪稱秦州“民間木雕工藝美術館”。其窗欞、檐下木雕、雀替、隔扇門、檐下木柱等處木雕工藝精美,圖案花飾品種繁多。有花卉、羚毛、雀鳥等,木雕為留存至今的秦州古民居中的一絕。

“黃梅第一樹”

在石作瑞故居一號院,滿院盡為蠟梅。有地裁的、有盆裁的,大約有二三十株。但尤以院子東北角那株最大,樹齡約100年,為目前秦州最為古老的黃梅,堪稱“秦州黃梅第一樹”。蠟梅,其花金黃,花香似梅,與梅並開,故稱黃梅、黃梅花。其色正似黃蠟,故稱蠟梅,蠟梅屬落葉灌木,常栽於中國古典民居建築院落、寺廟宮觀中,為人們所喜愛。據傳石作瑞故居黃梅為晚清時期引種於“蠟梅冠天下”的河南鄢陵。當時秦州共有三處栽植:一為南宅子,二為小街(今伏羲路)、朱家園子(朱據之故居),三為石家巷。今三地仍存黃梅。花開時間,梅香滿院,但尤以石家巷黃梅為盛。

如今的石家巷

石家巷為秦州古巷中歷經300餘年風雨滄桑,至今仍風彩依舊的古巷。生於斯巷長於斯巷的居民,他們能安然生活在石家巷裡。沒有煩惱,沒有憂戚,有的只是他們對這座古巷中遠去的先人們的思念和追憶。如今,他們都能安然的享受這種生活,因此,生活此巷中的人們,大多長壽,身體康健。
今天,當我們再一次走入這條小巷,看到眼前已被修繕保護的院落以及巷口豎立的“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碑牌,讓我想到了為我市民居保護工作,曾嘔心瀝血的王耀、竇建孝、祖炳烈、趙昌榮等先生,他們的事跡,雖然不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他們以個人微弱的力量為這條小巷的命運不斷吶喊,由於他們對秦州這座古城愛的精神與付出,小巷因此而長存。故此,他們已成為輝映在秦州民居古巷中的一道絢麗的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