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夾生,中藥名。為虎耳科植物革葉茶藨Ribes davidii Franch.的全株。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具有祛風利濕,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經閉腰痛,產後腹痛,痢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夾生
- 別稱:石甲生、小石頭、草葉茶藨、小活血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虎耳草科
- 屬:茶藨子屬
- 種:革葉茶藨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苦、澀,性微溫。
歸經
歸肝、脾、腎經。
功效
祛風利濕,活血止痛。
主治
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經閉腰痛,產後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全株,切段曬乾。
形態特性
革葉茶藨又名:冬茶藨。常綠灌木,高0.5-1.5m。根橫走,褐色,內皮紫紅色。莖灰褐色,具明顯托葉環和葉痕;幼枝疏生長腺毛。單葉互生或在小枝頂端簇生;葉柄長約5mm,兩側具緣毛;托葉披針形,長l-1.5cm,具緣毛;葉片紙質,菱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7cm,寬1.5-2cm,先端鈍頭或微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並疏生緣毛,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約5cm,被腺毛;苞片卵形,長約6mm,具緣毛;花梗短;萼筒與子房合生,裂片5,卵形,長約3mm,先端圓;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約1.5mm;雄蕊5,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1室,花柱1,柱頭2裂。漿果,先端冠以宿存萼。花、果期5-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石灰岩山地的石頭隙間。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根細長,灰褐色,直徑1-2mm,有多數側根及鬚根,質脆,易斷,斷面紅棕色。莖多分枝,直徑1-2mm,褐色或紅棕色,節部有環狀托葉痕和葉痕,以及多數不定根或根痕,節間長約1.5cm;有的莖基具有鮮黃綠色的小鱗葉,芒狀,質脆,易斷。葉片卵形,長3-7cm,寬1.5-2cm,邊緣有淺鋸齒,棕紅色或淺紅褐色,革質。氣微,味苦、澀。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活血祛瘀,舒筋理氣。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經閉腰痛,產後腹痛,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