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夾廟

石夾廟位於福建省福州市。 一名石峽廟,以在石壁間,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夾廟
  • 外文名:Stone Temple
  • 屬於:石
  • 分類:夾廟
石夾廟位於福建省福州市。 一名石峽廟,以在石壁間,故名。俗呼石夾奶,又呼石八娘。在山北麓。封至國朝康熙十九年,平定台灣,神涌潮濟師,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二十三年封天后,四十一年閩鹽商公建,乾隆十一年重修。光緒三年邑人郭柏蒼為商人集資建,八年工竣,添砌石欄,移僧廚於殿之東偏,以其地建三仙樓。見《寺觀》。國朝鹽法道菩薩保《重修天后宮碑記》:“道山最高處向有天后宮,康熙四十一年,西路商人所建,蓋祀莆陽神女林妃祠也。祠前有碑,載功德甚詳。考郡志,言其神靈顯赫,護國佑民,鑿鑿可據。祠下俯矚城市,中外星拱,左右旗鼓,襟帶于越二山,其南則橫瞰長江,東控大海,西接上游諸溪。後精爽貫天,聲靈浹地,神光照處,將傾之舸艦皆平;聖火燃時,作浪之鯨鯢鹹伏,巨賈往來,胥蒙利賴,□鹽艘出入,上□國課,下便民食。自海運以訖溪河,晝行夜泊,險阻備經,匪藉神靈,惟介爾福。余欽奉天子簡,蒞閩司鹺,下車以來,自矢冰櫱,凡所以惠賈通商而興革利弊者,靡不盡心力而為之,九載於茲,神其默助,□□後故莆人,父母之邦,尤為神所棲托,宜閩人之承祀者,有叩必鳴,有響必應,愾聞僾見,如子姓之奉祖先也。□以廟□傾頹。歲甲子,商人等謀鼎新之,既落成,因呈請余言,以旌神惠,記曰‘能御大災,能捍大患者則祀之。’後之靈在扶危拯溺,而總歸於護國佑民,於以幽贊國家承平之治,厥功茂矣,其薦馨於不朽也,夫何疑,爰搦筆為之記。” 郭柏蒼《重建福州烏石山天后宮碑記》:“天后護國佑民,載在祀典,其累著靈異,見《昭應錄》諸書。閩為神誕降之邦,郡邑市鎮,廟祀幾遍。康熙四十一年,西路鹽商分莆陽香火於福州烏石山之頂,建天后祠,立碑載神功德。其地前拱越山,左右旗鼓,襟江帶海,七城十萬家,在履舄之下,地勝而神益靈。惟高曠,遠受風雨,恆易壞。乾隆初年,水販充商,鹺務最盛。九年改祠為宮,鹽法道菩薩保為之記,蒼以碑石剝蝕,已載其文於《烏石山志》。乾隆四十四年,商人於宮左立報功祠,祀已故鹽法道達公。明嘉慶間,於宮後為閣,奉文昌恆宿,辟宮左地祀武聖,摹塑閩山廟東西南三溪灘神十像,以保佑船運。辟宮右地,設財神土地,以祁求銷額。諸祠年久,皆朽蠹不可修整,統謀重建,共費銅錢六千一百三十千文。蒼自同治丙寅、丁卯有南門築城開濠之役,嗣後凡有土木,每為眾所推舉,又以少親舟楫,百涉波濤,累受神貺。自光緒三年興工,至七年工竣,其間籌款者半,庀材者半,易泥座以石,易木欄以石。凡麗於地者,皆易以石,使山氣不得上蒸。刪老樹之陰翳,疏溝道之曲折,使濕氣得以下達。移僧廚於右隅,拓其地成三仙樓,祀漢何氏九仙、梁仙人王霸、唐詩人周朴。以斯山之仙靈,受斯山之香火,且使宮左不患虛曠。蒼以建天后宮者,並建諸祠,故以記天后宮者,亦並記諸祠,詳前此之創造,備後來之稽考。捐款則自鹽法道善化翁公學本以及各商巨細湊集,又益以建甌陽崇南幫李君翼禧,前捐神誕公業存錢,續而成之,捐數用數,別具於方招,僧淨心領徒智守住持各祠,以遞年鹽,道庫應領天后香鐙銀三十六兩八分四厘,給與看守。春秋丁祭,道庫應領銀十一兩四分二厘,例歸綱馬韓良驥承辦。至天后及各祠歲修之費,則嘉慶間林君雲從創立公幫時,已於西商配運黏引項下抽取備用,後此隨時修葺,祀事日隆。江海安恬,舟航利濟,使上供國課,下濟民生,凡有事於天后諸神者,皆將介福於無窮矣。是為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