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寮庵

石壁寮庵

廣東揭陽惠來縣神泉鎮林鄉石壁寮庵,因處於蛤蟲九 石壁下搭寮所成而故名,位於縣城之南約5公里,面對文昌古塔,旁有通往縣城古道。相傳創自明末,以鳳陽僧來此傳來傷科醫術等秘方救人無數而古今揚名。1985年5月1日獲縣宗教局登記開放,1997年九月初一日至新千禧元旦由惟明師籌巨資而擴大重建一新,恢宏莊嚴。2000年10月27日隆重舉行重建落成開光慶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壁寮庵
  • 時代:1368—1644
  • 備註:“文革”浩劫,古庵遭殃
  • 重建:道光年(1821-1850)初。
歷史沿革,文革期間,修復工作,

歷史沿革

相傳系明代(1368—1644)末,安徽鳳陽府籍僧人來此見蛤蟲九 石壁下甘泉澄清,榕根盤虬,青巒拱搶,藏風聚氣,故留下搭寮修持所創。清嘉慶十二年(1807)沙彌昌光亮為尋師至此而駐錫,於道光年(1821-1850)初重建。
石壁寮庵石壁寮庵

文革期間

“文革”浩劫,古庵遭殃。1968年,在所謂“清理階級隊伍”中,公安人員疑庵中暗藏有潛逃的“特務”的幹部而查抄,當搜不到之後,就把兩袋古時用毛筆所抄的一擔記載青草藥書籍,付之一炬,萬分可惜。1973年,造反派對反對“封資修”而把古庵拆毀,文物蕩然無存。
石壁寮庵石壁寮庵

修復工作

1997年,即極左政策結束一年之後,宗教自由政策開始落實,惟明師返庵。從1980年起,艱苦奮鬥籌資重建,17年後築有小房20間。至1990年底,幸縣長戎鐵文高度重視,親來庵參加勘地,劃界立碑,由國土部門發證,解決了歷史糾紛,使古庵能放心建設。
1997年九月初一日,第二次重建開工,古庵新貌,金碧輝煌。它坐東向西。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共28間,分為大門樓(天王殿)、大雄寶殿(300平方米)、兩廂各有二層樓(全長26米、寬6米、高6米,設立祖堂、念佛堂、客堂、齋堂、藥房、尼舍等),另闢一個築有圍牆、二山門的水泥面大前埕,2000年元旦又在庵前開工挖築長75米、寬4米、深3.1米的大放生池。大雄寶殿內,主奉2.1米高(含蓮座)釋迦牟尼佛、各1.8米高(含蓮座)的文殊與普賢菩薩,連同兩旁地藏王、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像,皆為漢白玉、石雕、十分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