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盛產蒸餾酒,因酒花壘起成堆,故名“堆花米酒”。其釀造技藝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分布於石塘村禮梨下組、石塘村、樓下村、唐下村、火沖村、新屋村、禮園村、早禾田村、蔡屋村等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塘堆花米酒釀造技藝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申報地區:韶關市仁化縣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石塘堆花米酒歷史悠久,據《韶關府志》記載:“清酒隨處俱有,以粘米釀成,味清而香烈。冬酒蒸糯米為之。置廚屋間,經十年者,香甜異常,並能補血。”早在清代光緒年間,石塘村已有酒莊90多間,賣酒的小店30多家。20世紀50年代以前,村民成群結隊,將米酒肩挑到富國犁埔頭河邊廠,再水運往韶關、廣州等地。之後,石塘米酒曾一度陷入蕭條。1980年代,石塘鎮農戶又開始釀酒,高峰時達130多戶,每年產酒約17噸,其中大部分運往外地銷售。
工藝特徵
石塘堆花米酒釀造技藝是傳統手工技藝,釀造過程有些關鍵技藝秘不外傳,傳承方式主要是以父傳子和拜師學藝師為主,傳男不傳女。拜師學藝是個複雜的過程,聰明能幹的學徒在師傅悉心教導下,通過長時間的實踐才能熟練掌握釀造技藝。在釀造技藝傳承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每年開工做酒的第一天都燒香點蠟燭放鞭炮,拜祖先請師父;釀酒的時候婦女一律不準進入酒坊;釀出新酒,第一杯要先敬天地,然後才可品嘗。
工藝流程
石塘堆花米酒釀造要經過五道工序即蒸飯、撈飯、進大缸、進小缸和蒸酒。堆花米酒必需選用石塘本地的地下水釀造,產品才能色清、氣香、味醇。酒餅選用細辛、玉桂、大青葉等二十多種材料秘制而成,是釀酒促酵的必用材料,酒餅的好壞直接影響米酒的質量。堆花米酒按酒精含量分為四十度、五十度、五十五度、六十度和六十五度等不同品種,五十五度以上的能起堆花。
傳承保護
長期以來,石塘堆花酒的生產經營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為主,以農戶單幹為主體。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堆花米酒生產難以為繼,作坊僅餘寥寥數家,其釀造技藝面臨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