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石嘴山區發展,石嘴山煤炭生產變革與石嘴山礦區發展,解放前落後的煤炭生產方式,寧夏煤炭工業機械化生產的開端,寧夏煤礦首家使用國產採煤機,試用首套國產QY-Ⅰ型液壓自移掩護支架,礦井提升運輸設備的更新換代,石嘴山礦務局與其精神,最後一任局長,新聞報導,資料來源,
歷史沿革
1956年始,對石嘴山礦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正式勘探,先後提交了7份地質報告。
1958年,煤炭部批准了《石嘴山礦區總體規劃》。
1957年,一號斜井興建,1959年簡易投產。設為第一煤礦。
1958年,四號斜井開工,59年簡易投產,設為第四煤礦(1964年撤銷,併入一礦)。
1958年,二號斜井動工,1960年簡易投產,1958年,三號斜井開建,1961年底簡易投產(二號,三號斜井組建第二煤礦)。
1958年興建一號立井,設第三煤礦(後撤銷併入二礦)。
1983年建設三號立井,復設第三煤礦,後於1993年停產,2000年依法宣告破產。
2000年,石嘴山礦務局改制為公司制企業-寧夏亘元集團。
2002年12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亘元集團(石嘴山礦務局)、太西集團(石炭井礦務局)、靈州集團(靈武礦務局)三個煤炭集團和原寧夏煤業集團實施戰略重組,組建了新的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
寧煤集團)
2006年1月,自治區政府又與
神華集團合資合作,通過增資擴股方式組建了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原石嘴山礦務局為神華寧煤集團金能煤業分公司。
石嘴山區發展
石嘴山市是“一五”時期國家確定的十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立、依煤而興的資源型老工業城市。建市之前,寧夏鋼鐵廠、石嘴山礦務局等企業就已建成。1960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市。經過4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石嘴山市人民依託資源優勢,團結拼搏,艱苦創業,在昔日的戈壁荒灘上建起了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1956年時,石嘴山是
惠農縣的一個小城鎮,只有百十戶人家,完全是一片亘古荒原,在經歷了多次的戰亂後,這裡已經破爛不堪,只有幾座小煤窯、一家民用陶瓷廠、一個小雜貨店、一家小飯店和一個小小的郵電所,再就是一條高低不平、坑坑窪窪、橫穿石嘴山鎮的包蘭公路,還是土路,一下雨,泥濘不堪
石嘴山煤炭生產變革與石嘴山礦區發展
解放前落後的煤炭生產方式
據記載古鎮石嘴山自明朝末年至解放前有四百年的煤炭開採歷史,但其生產方式是“一貫”的手工刨、人力背。
石嘴山煤田在黃河西岸,開採運輸方便,煤田出井口即可裝船,北至包頭,南至銀川。
石嘴山還出產瓷土,百年前瓷器作坊生產民間日用瓷器,也需要大量煤炭。
清朝末年同治、光緒年間外國資本大量侵入中國內地,石嘴山是水路、陸路交通要地,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自然被外國投資者看重。於是石嘴山周邊城鎮出現經濟“繁榮”景象,煤炭用量大增,所以石嘴山煤炭生產在銀北、西北地區是有名的。但是生產方式是原始的,其原因是煤窯主為了使用廉價勞動力獲取高額利潤,不願投資購置高價機械設備,再者沒有電力和缺乏技術人才也是重要原因。
聽解放前在石嘴山煤窯當過背煤工的董全福老人講:舊社會煤窯都是本地的富商、紳士、有權勢的人開辦的。有的一家有兩三座煤窯,煤窯主下設掌柜的、賬房、收售煤場,煤窯井下有監管井下工人勞作的工頭。他所在的煤窯是楊茂發開辦的煤窯,有百名窯工,有刨煤工、背煤工,有排水工(手搖轆轤把水排到井上),月產煤不足千噸。安全生產無保障,井下自然通風,窯工不懂安全生產知識,井下監工的對瓦斯叫鬼火,說是看不見摸不著,鬼火會燒死毒死人的。大家都要供奉太上老君求神保佑平安。
勞動工具是手鎬、短把鍬、釺子、手錘、背筐、油燈、飲水罐。巷道狹窄,沒有支柱,背煤工脊背上墊著羊毛氈子,嘴叨油燈,兩膝墊著老羊皮,手拄短棍,彎腰匍匐爬行。每背一筐煤,井口收煤場發給一個竹籤,憑簽結賬。
井上沒有任何洗涮場所,除眼球是白的,一身黑回家,舊社會稱挖煤的是煤黑子、窯花子,無人看得起,生老病死無人問,所以只能搞迷信活動求神保佑。收入經過盤剝所剩無幾,背煤工勞動一天所得六七毛錢,窯主沒錢時用米、面、大煙泡折成錢發實物,有時也能發到現錢,這點收入勉強養家餬口。
舊社會石嘴山民眾中流傳著“背煤拉縴累斷腰,收稅抓兵黑暗統治苦難熬。”這就是石嘴山煤窯工在舊社會的生活寫照。
寧夏煤炭工業機械化生產的開端
一九五九年初是寧夏解放後乃至西北第一個新礦區開始生產。西北煤炭工業管理局盡力用國內已有的採煤機械設備裝備石嘴山煤礦。所以石嘴山煤礦投產之後不久,機械化水平基本與全國同步。“一五”、“二五”期間國內所用煤礦設備基本都是仿前蘇聯四十年代設備,技術落後。
採煤機械是KMN-1型截煤機,頓巴斯Ⅱ型聯合採煤機,運輸機是CKP-Ⅱ型刮板運輸機和SGD-20型刮板運輸機。
截煤機月產5000噸左右,頓巴斯Ⅱ型聯合採煤機平均月產10000噸左右。
井下大巷運輸是電機車運輸,礦井提升是斜井絞車,火車外運形成了生產、運輸、提升、外運一條龍的生產系統。標誌著寧夏煤炭工業機械化生產零的突破。這個階段只能成為採煤機械化初級階段。因為工作面仍以人工架設支柱支護。支護、回柱、移設運輸機勞動強度大而且不夠安全。
截煤機、頓巴斯Ⅱ型聯合採煤機設計不夠合理、功率小、截深大、產量低,需專用機道,采後懸空面積大、時間長、不安全,未能長期推廣使用。
寧夏煤礦首家使用國產採煤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國內借鑑外國經驗新研製成功MLQ-80型淺截式滾筒採煤機SGW-40T,強力可彎曲刮板運輸配套使用,工作面支護,同時進行改革,由傳統的使用木支柱、木板梁改為單體金屬支柱和金屬鉸鏈頂梁,支護強度大,增強了工作面的安全。工作面落煤,裝煤和運輸實現了連續作業,新設備的套用產量高。採煤機騎在運輸機上,上下移動截割,牽引速度快,從而實現了機械化採煤多循環,加快了工作面推進速度。由於採煤機道與運輸機道合二為一,縮小了採煤機的空頂面積,有利於頂板管理和安全生產,是我國採煤機械化在歷史上的一個躍進。石嘴山礦務局被煤炭部確定在西北煤礦首家推廣試點。煤炭部的決定鼓舞了局礦幹部民眾。局決定在二礦使用並抽調得力幹部,挑選思想好、技術過硬的職工組建隊伍,到設備製造廠和正在套用這套設備的煤礦跟班見習,了解設備性能及其一般故障的排除……,回礦後在礦工業礦場搭建模擬工作面操作演練。井下工作面,運輸、迴風巷道工程質量按標準化施工,以一絲不苟的精神檢查驗收。
由於局礦領導的重視,組建有政治過硬、技術熟練的隊伍一次試產成功。最高月產3.3萬噸,平均月產2.5萬噸,1966年進入國內同類機組前列。礦務局年平均達到4.5個機組工作面,機械化程度達到50%,為寧夏推廣使用國產機組起了示範作用。
試用首套國產QY-Ⅰ型液壓自移掩護支架
進入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開始引進世界現代化採煤設備——綜合採煤機組。它把採煤工序的機械設備聯合起來,由工作面採煤、裝煤、運煤、支護,全部機械化進行生產,工人用手柄、按鈕操作採煤設備。它有四大好處:一是高產、高效;二是安全可靠;三是解決了炮采和一般機械化難以解決的地質條件變化的難題;四是解決了井下戰線長、環節多、用人多的矛盾。70年代國內不能生產這種設備,有少量進口,每套需要2500萬元而且是外匯。如果自己生產大約只需800-1000萬元。鑒於此,煤炭部決定組織煤炭科學研究院,北京、徐州礦山機械製造廠共同研究設計在煤層傾角30度以下、中等穩定頂板、中等硬度煤層條件下,QY-Ⅰ型液壓自移掩護支架。
我們非常嚮往套用現代化綜采設備,多次向煤炭部申請未果。一九七九年煤炭部的QY-Ⅰ型液壓自移掩護支架試製成功前夕尋找試驗單位。經寧夏煤炭廳生產處搭橋介紹,在我局進行試驗。煤炭部機械化辦公室主任宋文鑒來到我局調研,了解到使用機械化基礎好、一礦九層煤地質條件完全符合QY-Ⅰ型支架技術要求。回到部里匯報同意在石嘴山礦務局一礦試用,將價值千萬元的全套綜采設備無償調撥石嘴山使用。這項重大試驗成功將使我國液壓自移掩護支架自主生產,將節省大量外匯,為推進我國煤炭生產現代化作出重大貢獻。接收任務後,我們立即組織由局、礦主要領導參加的綜采實驗領導班子和綜采隊伍,組織綜采隊伍到兄弟單位跟班學習,設備到貨後,在礦工業廣場搭建模擬工作面,進行模擬生產操作演練。
由於領導重視,高標準、嚴要求,綜采隊伍素質好,責任心強,各項試驗進展順利。1980年5月25日,試采試運,6月1日正式投入生產。最高日產2800噸,最高月產40000噸,最高工效12.33噸。1982年,年產40萬噸,達到國家乙級隊。
QY-Ⅰ型掩護支架及配套設備經受了連續生產、頂板初次來壓、過斷層、30度傾角防倒、防滑等關鍵環節的考驗,達到了設計要求。該試驗成功為國產30度傾角液壓支架及其配套批量生產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石嘴山礦務局在自治區首家邁出了現代化採煤步伐。1983年,在煤炭部煙臺科技大會上,我代表礦務局登台領取了QY-Ⅰ型液壓自移掩護支架試驗成功“特別榮譽”獎牌。
礦井提升運輸設備的更新換代
石嘴山礦區建設初期的主要提升運輸系統占用設備多、環節多、用人多、維修量大、消耗高、事故多、提升能力低,不適用礦井機械化生產水平提高的需要。
1. 二礦改落地絞車為多繩摩擦輪絞車
1965年二礦進行礦井延伸改造,將一對年產百萬噸的斜井改造成為一對立井,主井垂深471米,副井垂深400米,仍選落地絞車,串車提升改為箕斗提升,副井改為罐籠提升。就在設備訂貨簽訂同時,得知我國引進瑞典產多繩摩擦輪絞車是當代世界先進的礦井提升設備,洛陽礦山機械廠正在首批試生產。我們得到這一訊息後,立即組織設計部門和二礦有關人員到洛陽礦山機械廠,了解該設備性能及可靠性。
在決定是否採用多繩摩擦輪絞車替代落地絞車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一部分同志認為,設計已經按照落地絞車設計了,設備也即將訂貨了,況且,我們使用落地絞車有經驗,多繩絞車是什麼樣子都沒見過,國內只有阜新礦務局五龍礦副立井正在安裝,還沒有投入運行的經驗,我們主、副立井都採用這種絞車沒有把握,有些冒險。再者,絞車主機體積大,重量大,如何把這么龐大的傢伙吊到離地面四五十米高的絞車大廳上,更是個大難題。另一部分同志認為,當初我們在建自辦電廠時,設備在蘭州,鐵路不通,公路橋樑承受不了設備的重量,我們不是想辦法從黃河運來了嗎?在沒有起吊設備的情況下,我們不是用土辦法把電廠的大型設備安裝起來了嗎?經過討論,大家統一了思想,取得了共識,認為使用現代化設備,企業才能進步,才能走出新路子,要敢為天下先,敢於擔風險。之後,局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到洛陽礦山機械廠參觀設備製造,了解設備性能;到阜新礦務局五龍礦副立井多繩絞車安裝現場了解安裝情況。通過實地考察,大家堅定了信心,一致認為,該絞車提升能力大,耗能低,安全可靠。設備的主副機都安裝在井塔塔樓中,各層面之間不受氣候、季節影響,特別適合西北風沙大、氣候多變的特點,而且便於維修、保養。
經過論證核算洛陽礦山機械廠試製的JKM-3.25/4(Ⅱ)-A型多繩摩擦輪絞車和DJ/3×4多繩絞車適合二礦主、副立井需要。
這兩台絞車是試製品,尚無用戶訂貨,廠家力促我們訂貨,並願意幫助我們解決在安裝、試運轉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決定採用這兩台洛陽礦山機械廠的首批試製產品,其設備銘牌編號分別是一號、二號。如今這兩台設備在二礦已經安全運行近四十年,實際提升能力達到250萬噸/年,仍有潛力可挖。如果增加電機容量,提升能力可過400萬噸/年
2. 一礦採用國產GDS-1000型鋼纜拖動皮帶運輸機
1975年,一礦三水平開拓延深。原井型是一對正、反斜井,用仿前蘇聯雙滾筒ZGM2500/1200落地絞車、礦車提升。延深設計主斜井長800米,暗主井斜長750米,傾角18度,由礦車提升改為箕斗提升,副井仍為礦車提升。在討論初步設計時,有人提出瀋陽礦山機械廠正在試製具有當代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斜井鋼纜拖動皮帶運輸機。這種運輸機提升能力大、安全、環節少、占用人員少、運輸成本低,並且還能供職工上下井乘坐,節省了副井提升上下井人車的設備。局決定組織局礦有關人員赴陽泉礦務局四礦和瀋陽礦山機械幫調查研究,參觀學習。
經了解得知陽泉礦務局四礦的情況與我局不相近,也就沒去。後來,我們從煤炭部得知,阜新礦業學院有斜井皮帶機負荷運行試驗的設備。經聯繫,將一礦煤樣發往阜新礦院,派設計及試驗人員,前往阜新礦院進行試驗。實驗數據證明,瀋陽礦山機械廠生產製造的GDS-1000型鋼纜拖動皮帶機完全符合一礦斜井的需要。1977年瀋陽礦山機械廠交付石嘴山礦務局兩台首批生產的GDS-1000型鋼纜拖動皮帶機,產品出廠銘牌又是一號和二號試製產品。兩台設備在一礦運行30多年,未出現安全事故,核定生產運輸能力200萬噸/年,但仍有潛力可挖。實踐證明,它是現代化礦井特別是緩傾斜煤層礦井的理想提升設備。
石嘴山礦井延深改造,主、副提升井設備進行徹底的更新換代,跨入全國先進行列。跟隨著井下運輸系統進行改造,增設擴大區域、水平、井底煤倉、儲煤能力,實行採區集中運輸巷皮帶運輸化,取消礦車運煤,減少設備數量、運輸環節、維修消耗,減少人員、減少事故,降低運輸成本,增加生產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為推進煤礦現代化採煤設備創造了條件。
石嘴山礦務局四十年來機械採煤從無到有,從初級到中、高級階段,使用發展積累了經驗,也有教訓;同時機械化發展對礦井的改造亦有經驗可汲。
現代化煤礦生產是多環節、長流程,除落煤、裝煤、支護三環節外,都是運輸的過程。隨著機械化發展,提升、運輸改造是必然。石嘴山礦務局初期是四對斜井四個礦,隨著技術進步,機械化生產發展,四個礦改變為兩個礦,四對斜井改為兩對。環節少了,提升、運輸能力翻番。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2002年寧夏煤炭企業重組後,神寧集團對石嘴山礦區投入數億元進行了聯合安全技改。不僅把原有的兩個礦整合為金能公司,井下生產運輸系統進行了改造,而且改造了通風、輔助運輸、排水、防火、瓦斯排放、供電系統。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形成了一井一面的格局。由“最不放心”的礦井,變成了安全礦井。在保證產能的情況下,人員也大幅減少,由組建前的萬名員工,到組建金能公司時7600名,現在只用3000人。
石嘴山礦務局與其精神
1956年春節前夕,西北煤炭管理局委派孫昶、孫百文、孟以猛等5人來到石嘴山,負責組織領導石嘴山礦區的籌建工作。就是在這么一個沒有任何工業,鐵路、電力、通訊設施更是無從談起的小鎮子,孫昶等人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兩手空空,一切從零開始。沒有辦公地點,他們就在鎮上的一座破廟裡白天辦公晚上休息,真是'白天同風沙搏鬥,晚上與菩薩共眠。'沒有水喝,他們從老鄉那裡借來毛驢到黃河邊拉水;沒有電燈,他們就點煤油燈;沒有交通工具,他們就騎著毛驢或劃著名小船察看地形蒐集資料。為了查清石嘴山的水文和氣象資料,他們踏遍了賀蘭山麓和沙漠荒灘。為了創建必要的生活、工作條件和應急大量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到來,他們又克服困難,組織民工打土坯、建起了一棟棟土坯房和窯洞。"正是他們這種艱苦奮鬥、無所畏懼的精神打動了丁志臣他們這批到石嘴山的工程技術員和施工人員。
當時,全局職工在"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方針指引下,發揚
延安精神,不講條件講奉獻,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幹,沒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只有一個願望,儘快將礦井建成,早出煤、出好煤,支援國家建設。1957年,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努力,原石嘴山礦務局第一對礦井破土興建。
據原石嘴山礦務局黨委書記丁志臣說:"現在,興建一個項目,在開工建設前首先要做到鐵路通、公路通、水電通、通訊通、工地平整等,而當時我們建設時,這些條件沒有一個達到的,特別是交通不方便,鐵路沒有通,公路全是土路,設備進不來,電的問題解決不了,一切問題也就無從談起,如果要等到寶蘭鐵路修通還要等2年多時間。時間不等人啊!我們要儘快通電,趕緊把從
匈牙利、東德進口的發電設備從蘭州運來!"可這哪是那么簡單的事啊!在那些設備中有幾件18噸重的大型設備。當時,沒有大噸位的汽車,公路橋樑涵洞也承受不了這么重的物件。怎么辦?難道非要等到鐵路修通?大傢伙開始想辦法,有人提出走水路--用牛皮筏子通過黃河從蘭州將這些設備運到石嘴山。當孫昶等人找到蘭州有名的老舵手時,他被孫昶等人的提議驚呆了:黃河從蘭州到青銅峽河段有數道急流險關,明礁、暗礁無數,且從來沒有人通過水運運送過這么重的物品,堅決不肯接受這次任務!孫昶他們就一次次找上門去,並承諾:只要你們盡力了,就是出了事故也不用負責。看他們的態度如此堅決,老艄公終於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經過周密部署、反覆研究,發電設備順利地渡過了從蘭州到青銅峽河段,大家緊鎖的眉頭也漸漸舒展,誰知就在快到石嘴山時,因為這裡的河面寬、水淺、流速慢,老艄公又不太熟悉這段水路情況,牛皮筏子被擱淺了,在拖拉牛皮筏子的過程中,發電機翻到了黃河裡,如不及時打撈出來,發電機將成為一塊廢鐵。而當時又正值寒冬臘月,別說跳進黃河裡去找尋設備,就是出門轉一圈都凍得人直發抖。但就是這樣,以老起重工王清為首的一批共產黨員奮勇爭先,跳入黃河,摸找、捆綁發電機。經過3個晝夜奮戰,終於把發電機打撈了上來。
這件事發生在丁志臣剛到石嘴山不久,他也親自參與了設備的打撈工作。看到大家為了國家的事業這么奮不顧身,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
發電設備運來了,可安裝又成了問題。因為兩套設備都是從國外運來的,其中的技術問題又成了一大難題。大家白天忙施工,晚上就啃圖紙資料。原本計畫用1年多時間安裝好的設備,可在全局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8個多月就完成了安裝任務,並一次試車成功。
1957年秋天,原石嘴山一礦開工建設,為了保證
包蘭鐵路通車用煤,創業者們不分晝夜在井下手拉手交接班,埋頭苦幹,有的乾脆吃住在井口,那時的施工設施和工具都很簡單,但就是這樣簡單的工具也往往供應不上,沒有礦車,工人們就用大筐抬、架子車拉……短短18個月,原石嘴山一礦在1959年初就投產出煤,支援供應了蘭州、包頭和包蘭鐵路機車用煤。由於兩套發電設備陸續投產發電,礦區大規模建設也全面展開,並支援了石嘴山發電廠、鋼廠的開工建設和石嘴山其他工業和民用用電。創業者們經過3年多的艱苦奮鬥,初步建成了石嘴山礦區。
丁老說:"石嘴山礦區廣大職工有一種敢為天下先,敢於爭上游的精神。"60年代以後,石嘴山礦區工作面的正規化管理在整個西北煤炭發展中始終處於前列,工作面單產突破萬噸;在採煤機械化方面,石嘴山礦區率先推廣使用了波蘭聯合採煤機,創下了月產3萬噸的紀錄;在礦井延伸改造方面,推行了先進的提升設備,採用多繩磨叉輪絞車,率先甩掉了串車提升;1965年原石嘴山二礦技術員歐陽倫提出了在厚煤層分層開採由鋪底網改為鋪頂網的先進經驗,極大地提高了煤質,這一技術很快就在全國煤炭系統得以推廣。
最後一任局長
何嘉平:
1961年,年僅24歲的何嘉平從北京礦院畢業,抱著"支援大西北建設"的極大熱情,隻身來到寧夏,被分配到原寧夏煤炭管理局工作,處理辦公室一些日常工作。可這舒適的辦公條件卻不是何嘉平想要的,來寧夏前,何嘉平就給自己定了目標:既然是來支援寧夏建設,就要到最艱苦的生產一線,真正的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就這樣,何嘉平離開管理局來到了原石嘴山四礦採煤四區當了一名技術員。整天和職工們在一起,與他們一同升井、下井,何嘉平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睡在土坑上,就連用的桌子也是土坯做的,用時在上面鋪張報紙,這樣的條件,何嘉平是滿足的。當技術員的那段日子,何嘉平每天早晨6點鐘起床,開2個小時班前會,8點鐘下井,12點鐘升井,下午2點鐘又要參加下午的班前會,給職工們講解井下注意事項,有時晚上10點多還要參加班前會,那些日子,何嘉平是忙碌的,可他也是充實的。
在基層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何嘉平走上了領導崗位,先後擔任過礦生產科副科長、總工程師兼副礦長、礦長,石嘴山礦務局副局長、局長等職務,但最讓他難忘的是他擔任原石嘴山二礦礦長及石嘴山礦務局局長的那些日子。
1984年,擔任原石嘴山礦務局副總工程師的何嘉平被調到原石嘴山二礦任礦長,受命於該礦經濟體制改革工作。作為全局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何嘉平感到了沉甸甸的信任與壓力。當時,大家吃的是大鍋飯,搞經濟體制改革是個"盲區",根本沒有什麼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此時,臨危受命的何嘉平也不知道前面的路該如何走,但不服輸的性格激勵著他挑戰困難。參加完在深圳舉辦的企業家改革經驗交流會以後,何嘉平似乎弄懂了一些企業改革的門道,但交流會上的企業家們多來自南方,他們的成功改革經驗並不適用寧夏,不適用於二礦,何嘉平"借"來的只是一些理念上的東西。要想將二礦的體制改革工作做好,他知道還需要更多的摸索與磨鍊。經過多日的深思熟慮後,何嘉平在二礦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工程,他將礦劃為一個經濟實體,將全礦分為生產、經營、輔助、政工等7條線,各條線分工不同,工作人員各司其職。與此同時,何嘉平又將權力、經營責任下放到各分管領導、各基層,實行區隊、班組獨立核算,將經營任務、生產指標等承包到區隊、班組。成功的改革方案不但使領導團隊能夠團結協作,同時也激活了職工乾好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原石嘴山二礦經濟體製成功改革,何嘉平向原礦務局,也向原石嘴山二礦職工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1992年底,何嘉平擔任了原石嘴山礦務局局長一職,職務高了,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那時正趕上國家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石嘴山礦務局又因為煤質的普通而導致了市場的縮小,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此時只有提高煤價或許能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何嘉平在提高煤價上做起了文章,而提高煤價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煤質。石嘴山礦區的煤質含硫量較高,這也是影響煤價的關鍵因素。在有效降低煤質含硫量、提高煤炭目錄價的同時,何嘉平還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鼓勵職工做好煤炭行銷工作,使"生產圍繞經營轉、經營圍繞市場轉"的政策走活走實,並有效地保存了石嘴山礦務局的生命線--3電5焦1條線的完整性,使原石嘴山礦務局在3年內實現了扭虧為盈。
可好景不長,就在石嘴山煤炭人還沒嘗盡甜頭時,煤炭市場風雲變幻,走到了低谷。1998年,國家將礦務局下放到地方管理,而寧夏當時屬於經濟落後省市,財政緊張,根本沒法抽出資金來扶助煤炭行業的發展,加上各地煤炭市場實施地方保護後,寧夏通向鄰邊外省區的煤炭銷路也受到了阻梗。此時,國家又出台了一項政策,要求含硫量高於國家標準的煤炭不能進入大城市,而石嘴山礦區的煤炭含硫量遠遠高於國家標準。市場的嚴峻再次讓石嘴山礦務局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其位謀其政,何嘉平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出路。他在提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的口號後,自己身先士卒,開始外出跑市場,每年的大年三十他總是奔波在外地,他把一片誠意真心送到客戶心上,向廠家領導拜年,為把關係走得更近。有時為了借拜年的機會討回貨款,他吃了多少閉門羹,自己也記不清了。更多的客戶被他的一片真誠打動,付出一部分貨款,何嘉平帶著貨款,也是石嘴山職工們過上好年的希望趕回寧夏,每一次都是大年三十了。
就在何嘉平舉步維艱的時候,石嘴山礦務局迎來了生存的轉機。國家對煤炭行業提出了再轉股和實行破產兩種優惠政策。在認真分析礦區的實際情況後,何嘉平抓住這個機遇使企業起死回生。細緻周密的破產工作後,石嘴山礦務局不但甩掉了歷史包袱,而且享受了國家的一些優惠政策,得到了國家補貼,石嘴山礦務局成功渡過了低迷期。職工年工資也由他上任前的人均4000多元漲到了9000多元,而且沒有拖欠職工工資。提起這件事,何局長的目光中溢滿了欣慰與自豪。
在我們採訪的始終,何嘉平局長對寧煤集團的發展讚不絕口,他說他有五個想不到:一是職工工資增長速度之快,尤其石嘴山礦區的職工;二是集團對煤礦安全、技改資金投入之大;三是集團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擴大煤炭深加工等項目之多;四是千萬噸礦井建成時間之短;五是煤炭深加工等項目建設技術之先進。"想不到"雖然如此之多,但何局長最後囑咐,企業發展要永遠繼承老一輩煤炭人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精神,要居安思危,那就會給寧煤集團優勢發展的基礎上錦上添花。這或許也是老一代煤炭人共同的見解。
新聞報導
張喜武總經理到石嘴山慰問礦區員工
2007-02-12 08:55:26
來源: 華夏能源報
2月11日,神華集團總經理張喜武,副總經理王曉林、李東,總經理助理謝友泉,副總工程師吳秀章,在寧煤集團董事長張文江、黨委書記陳恕、總經理王儉、工會主席陳毅的陪同下,深入到石嘴山金能煤業公司員工家中慰問,送去了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張喜武一行首先來到石嘴山市惠農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在建地靜安小區,詳細了解了房屋價格、面積、物業管理及小區建設情況,併到剛搬遷新居的金能公司二號井職工李存吉家了解居住情況。他囑咐寧煤集團領導把小區的職工之家、健身場所里的公共設施建設好。隨後,張喜武又分別來到自治區政協原常委、原石嘴山礦務局黨委書記丁志臣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寧煤集團勞動模範、金能公司一號井職工劉學田家中進行慰問,詢問了他們的工作、收入、生活等情況。張喜武一行每到一家,便熱情與主人交談,並送上慰問金拜年。(記者 劉小勝)
資料來源
①《石嘴山區志》。
②《石嘴山煤礦志》。
③《神華寧煤集團公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