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吉安

石吉安,中共黨員,1940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東樓鄉段莊村。原先隨父母在太原,後又回到忻州。在定襄河邊(地名)畢業,於2014年的暑假因病去世,享年75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吉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工作經歷,突出貢獻,辦學思想,社會意義,

工作經歷

石吉安1978年調東樓公社中學任教,1981年任東樓公社中學校長。

突出貢獻

東樓公社中學,幾年來在石校長的領導下,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在歷屆中考中,平均25%的考生升入上一級學校就讀。特別是1983年,國中應屆畢業生138名,中考成績突出,被忻中及其它中等專業學校共錄取49名,僅五寨師範就有17人,趙林魚同學為全縣中考作文滿分。
東樓中學中考錄取率為全縣榜首,教育局局長張黃秀,在縣教育局工作會議上大力表彰東樓中學教學成績顯著。同年中學被忻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集體。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的高標準要求,艱巨的任務也落在石校長的肩上。在東樓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保證了教育經費的逐年遞增。經過三年努力東樓中學達到了“普九”指標要求。忻州市教育局曾多次組織各聯校參觀學習。1993年以來,東樓中學連續三年被評為忻州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1993年被忻州地區教育局授予“德育達標學校”,1994年石吉安被市政府評為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辦學思想

在辦學思路上石吉安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適當滲透紙業技術教育,注重培養當地適用人才的辦學思想。
中學具體做法:“採取‘三改革’‘兩注重’。‘三改革’即改革教學辦法,用一種模式,一個標準要求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手段要直觀,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學生能夠實際操作採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革教育評價,向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評價制度轉變。‘兩注重’即注重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組建各種課外興趣活動小組,為特長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打下紮實的基礎。注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為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奠定基礎。還通過‘三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愛我家鄉教育。‘三結合’即在職業技術教學過程中採取校內教學、實驗實習內容與校外鄉村生產項目結合,平時滲透與畢業、放假前重點培訓結合,基本知識傳授與培養實踐技能結合,通過專業教師講授聘請科技帶頭人傳授,以及外出參觀、實踐等多種途徑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社會意義

東樓中學返鄉畢業生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科技帶頭人,致富能人,他們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現代科技套用推廣的重要力量。
1996年7月3日下午5時許,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教育部長柳斌、省委書記胡富國、省長孫文盛、副省長王昕、紀馨芳、省教委主任曹福成等領導來東樓中學參觀考察。領導的安排就坐後,隨即進行匯報會。參會的還有還有忻州地委書記呂德功、市委書記劉建平、行署教育局長賀祥雲、市教育局長婁滿星、鄉黨委書記周未田、鄉長梁德明,以及畢業生致富帶頭人被團中央和國家科委命名為“全國農村青年科技星火帶頭人”高效農業示範戶崔潤清、種菜能手北肖村返鄉畢業生任全新、養殖大戶孔海銀、張存虎。在匯報會上李副總理邊聽匯報、不時追問教育經費的投入和“普九”情況,匯報後,李副總理充分肯定了東樓中學的辦學思想和具體做法。隨後李副總理一行察看學校的設施、設備。並在展覽室留言簿上題名留念。
1997年1月石吉安應邀參加了“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典型宣傳座談會”,出席會議的有省領導、省教委主任、山西日報總編輯、省辦公廳秘書、新聞單位記者、以及部分縣市縣長、書記、學校校長。
會後省教委主任曹福成總結:96年7月份,李嵐清同志到過的學校,繼續搞好農科教的結合,全省中國小要抓住“兩個戰役、兩個轉變”的機遇深化教育改革。
石吉安在教育教學上的突出貢獻、優秀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