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合泰民居 (如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如城內城河燕橋西,系民國初年建築的商家宅院,總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7平方米,自東至西分為店房與住宅兩區。兩區之間有走馬廊檐溝連,沿北側有倉庫、作坊等附屬建築,使整個宅院呈比較規整的距形。該民居具有木質礎、斜鋪磚等明代建築特色。店主石筱舫原為張黃港旅館零工,曾拾得外商巨款如數歸還。外商感佩其品德高尚,遂資助他在張黃港經營“五洋”雜貨店,店號“石合泰”。石筱舫篤守誠信,靈活經營,終於積蓄資金在如城營建了此宅,並繼續經營“五洋”雜貨。
建築前身,建築特點,
建築前身
雉水百年老店“石合泰”的前身為俠商石崇文所經營的“廣濟客棧”。
石崇文(1869——1926),字筱舫,謚孝惠,以字行。如皋江安人。幼時隨父遷居張黃港,務農兼商。13歲入包氏客棧為徒,20歲自立門戶。
青年時期的石筱舫,恰逢洋務運動之後的社會重大變革,資本主義與封建思想的交鋒,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經常往來滬杭經商,崇尚西方文明,思想開放的石筱舫,不知不覺已經投入到思想解放的潮流之中。通洋經商,做一個文明紳士,成為石筱舫以後的人生方向。
也許是機緣的巧合,光緒年間,在海門設立教堂傳經布道的基督教傳教士,隨美孚洋行大班過境如皋,小住石家“廣濟客棧”。這給石筱舫一個近距離接觸西方文化的最佳機會。西方社會的道德文明與儒家傳統思想得以在石筱舫的精神生活中溶合。
離別時,客人遺忘內有洋票數萬元的行李一件。石筱舫不為巨款所動,明榜招領,一時間“廣濟客棧”信譽大著。
次年,洋行大班再過如城,聞此詳情,驚悟心結。告知此為傳教士打算來如皋設建教堂之款。傳教士失款半年後已抑鬱而終。後經教會如數領回。
念石氏仁慈仗義,洋行大班助其資金,(以股份制合資形式合作)擴展生意,且授權經營歐美洋貨。
歷數年苦心,洋貨店漸具規模。所營旁及糧油米麵、菸酒茶糖、絲綢布匹、旅館票號等等。
至1912年,建成集生產、貿易、倉儲、園林、私墅為一體的經貿實體。石筱舫真正成為清代末期中國內地引進外資開放經營的商業先驅之一。
1913年,已遷新居的石筱舫委託如皋士紳沙元炳,延請避居海上的康有為,為其新修擴建的私園書題商居兩用三字銘“石合泰”,並額石於西宅南牆照壁外門楣。
鼎盛時期的石合泰分號遍及南北,更及東瀛。
位於北京地區前門外大柵欄口的京城石合泰,專售各類地域名產。凡如皋特色:茶乾黃酒、醃臘果品,琳琅五色,應有盡有。店中最有名食品“金紅百壽果”是列慈禧養顏貢品。其原料就是如皋家喻戶曉的銀杏。
上海九江路永保旅館,初為石合泰上海辦事處。後為石氏出資購入,兼設票匯營業。曾是如皋鄉賢士紳在滬的主要落腳點。張謇、嚴復、沙元炳、韓國均等社會名流經常在此駐足。縱論時政,議談商務。康有為亦居此編成《不忍》叢書。
上海的“石合泰”,主營日用百貨及果品。位於八棣頭福祿街。
杭州石合泰則以專營如皋絲綢製品而聞名。
1919年梅蘭芳來南通地區演出,探訪水繪園,小住石合泰,別時石筱舫特意精心準備了各種如皋特色產品。梅蘭芳品嘗後,言稱“故鄉親密”(《綴玉山房題識》)。回到北京後,梅蘭芳以家鄉禮物分贈剛剛結識的齊白石、林琴南等社會知名人士。
20世紀初,石合泰就開始了對日換貨貿易。當時主要物品為;絲綢、酒類、食品等。
日本京都“石合泰”酒坊雖不知是否為如皋石合泰的正宗分號,但其店中源自如皋石合泰的制酒工藝明顯不同於日本和酒。佐酒小菜:濠縣豆付的形、色、味就是南通地域的白蒲茶乾。(濠;南通的別稱)濠縣豆腐是日語對白蒲茶乾的讀音。
創業之初石筱舫開設的是客棧,曾經逃亡日本、歸國後的康有為,為石筱舫新店題名“石合泰”,是否吻合日語對賓館酒店稱謂的諧音“和泰”,也有待於考證。
建築特點
石筱舫私家花園別有情趣,造園之初特意聘請揚州花工、安徽石匠,營造盆景,堆砌太湖石,刻意打造假山貼牆、游魚掠水,動靜結合,珍異花木錯映蘭圃的江南園林。現代如皋盆景即源出於石合泰聘請的儀征花工、清代造型藝術家陳昊子的傳人柳餘三。
園內一泉開於唐初,井壁曾出石佛。傳井中居鸞鳳、有靈氣,是宋代理學先驅胡璦居此試茗講學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