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紀錄

石刻紀錄

中國古代文化-石刻紀錄,中國在殷商時期就有天文觀測的紀錄,從古代的甲骨文出土就看到有關太陽月亮等的圖騰,因此在歷史上由文字和圖形記載的天文紀錄當然也不計其數。歷史上有非常多具有高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星圖都已經失傳,得以流傳至今的大多是以石刻記載的方式留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刻紀錄
  • 含義:天文觀測的紀錄
  • 形式:石刻記載的方式留下
  • 類型:紀錄
古星象圖種類,各地石刻,蘇州石刻,石氏星表,

古星象圖種類

古星象圖大致可依性質區分為具示意性或科學性兩類,一類是為裝飾或宗教目的製作的示意性星象圖,如漢唐以來的墓室頂部,經常發現有彩繪的或石刻的星象圖,這類星圖顯然繪製得比較粗糙,且象徵意義遠比精確性來得凸顯,內容往往也不完整,有的只繪出單一的星宿(可能和當事人生前的官位相關);另一類是常出現在書籍、畫卷、石刻儀器等上面具科學性的星圖,是古代天文觀測者為認知教學和記錄天空星星位置而繪製的,其內容除了受肉眼能見度而局限於個數較少的恆星,無法和現代望遠鏡能觀測到的眾多恆星個數和星座數目相比較外,星圖內容較準確、記載的天象也比較完整,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人對恆星的觀測,和研究地球自轉和公轉運行的變遷,如「歲差」規律的探研。可惜這類星圖流傳下來的不多,依文獻記載所提及的戰國時代的甘、石、巫三家星圖、三國時期陳卓編制的星圖等都早已失傳。現存的星圖有唐代的敦煌星圖、宋代蘇頌《新儀象法要》中的星圖及蘇州石刻《天文圖》等較具科學價值。

各地石刻

歷史上有非常多具有高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星圖都已經失傳,得以流傳至今的大多是以石刻記載的方式留下:

蘇州石刻

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時代就有了關於天文星象的文字記載,繪畫和雕刻天文星象也有悠久的歷史。南宋時在蘇州雕刻的天文圖碑,是中國現存較早且較有系統的一塊天文圖石刻。此圖不僅是重要的科學史料及文化遺產,也是世界著名的天文文物,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重視和研究。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所刻的,原圖是黃裳所獻。由王致遠負責書文和刻碑的工作。所依據的素材主要是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至公元1085年)的觀測結果。
碑石高216公分、寬108公分,碑額題“天文圖”三字,故俗稱“天文碑”。碑石上部是一幅圓形全天星圖,星圖外圈直徑約91.5公分,星圖本身直徑約85公分。畫法是按古法,以天球北極為圓心,用三個同心圓加宿度線來表示的。整個天文圖 共刻恆星1434顆,星圖下方有兩千多字的說明,概括地敘述當時所知的一些天文知識。它保存了我國在十一世紀恆星觀測的部份資料,提供了古代星宿位置的重要訊息,具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中圖是用現代星座盤觀測的方式參閱蘇州石刻天文圖製作的星圖。
山東嘉祥武梁祠石刻
山東嘉祥武梁祠石刻畫像北斗星圖說明以北斗七星作為車子的框架,意表《天官書》所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圖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圖是依“蓋天說”而繪製的“蓋圖”, 它類似於現今天文觀測使用的星座盤:觀測者坐北朝南(因我國位處於北半球, 長年見到的日月都出現於南方),仰天觀星, 以看起來似乎不動點(北極星附近)為 蓋頂 , 下方為南方,日月星辰將從“左”而右周期地“旋”轉運行。 到了漢代,出現了改進型的蓋圖,圖中有了三大小不等的同心圓:上規、內規、下規。 在上規內的星辰,一年四季不落地平,到夜晚即可看見,故上規內又稱之為“恆顯圈”。 內規表示“天赤道”,上規和下規間的中圈其上的星宿會陸續路經頭頂上空。在下規外的星辰, 終年在地平以下,常隱不現,故稱之為“恆隱圈”。恆顯圈和恆隱圈與中圈的距離相等。 這類星圖以五代吳越文穆王錢元 墓的石刻 二十八星宿圖和蘇州石刻天文圖 為代表。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象圖是公元 941 至 960年間建造,刻星象用陰紋勾刻,星和星之間用線聯接,刻工細緻,星象位置也相當準確。比蘇州石刻天文圖早了三百多年,同時,尺寸約比蘇州天文圖直徑大一倍。
敦煌星圖中紫微垣
1899年敦煌莫高石窟內發現藏經洞。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盜走了九千種敦煌歷史文物及藝術品卷子,其中有一卷編號 MS3326 的星圖, 上繪有1350多顆星,這星圖約畫於公元八世紀初,是世上現存古星圖中星數最多、 最古老的重要星圖。現藏於英國圖書館中。這捲圖的畫法是以十二月開始,按照每月太陽位置的所在,分十二段把赤道附近的星座繪出,並文字說明;最後, 再把紫微垣畫在以北極為中心的圓形平面投影圖上。在此應該特別提出,國外使用類似的畫法要比敦煌星圖晚六百多年。上圖是現仍藏於英國圖書館中的敦煌星圖之一部分,星圖中繪的是北極附近的紫微垣。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象圖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象圖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象圖。12塊長方磚上的彩繪,由東而西,第1幅是太陽,第7幅是月亮,其餘10幅都是星象圖。

石氏星表

星表者,乃是天文觀測者長期觀察後,將大量測得的恆星以坐標系統性的彙編而成,它是天文學家們的重要參考工具。我國古代最早的星表編制人是戰國時代的魏人石申(約在公元前4世紀),他編的《天文》一書共八卷,被後人譽為《石氏星經》。可惜至宋代後失傳,還好在唐代《開元占經》中可看到《石氏星經》的一些片斷,並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 宿距星和一百餘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依據歲差規律推算證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紀測定的,遠比古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紀編制的星表還早。可見石氏星表是現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