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凹村

石凹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石凹社區下轄村,位於大浪街道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面積4.17平方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村(新圍社區)。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有一小山名簡坑山,海拔80米;大浪河流經村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石凹社區
  • 地理位置:大浪街道北部
始建於明末清初,因粵東人多地少或因遷界禁海致人口遷徙而形成。原名石坳。早年經大船坑到此地須走山間小路,翻過新圍後山的一個山坳,坳有大石,故稱石坳。又因石坳建村之處周圍是山,中間凹處有塊台地,地勢稍高,狀似"金元寶",是立基的好選擇。先輩們為圖好兆頭,祈盼四水歸池,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遂將"坳"改為"凹"。
石凹以楊、謝2姓為主,曾分上、下圍;楊姓大多居下圍,謝姓居上圍。現村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原地重建。
明清時期,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龍華鄉;1958年,屬紅色公社;1959年,屬觀瀾公社;1961年,屬龍華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龍華公社;1981年,屬深圳市寶安縣龍華公社;1983年,屬寶安縣龍華區大浪鄉;1986年,屬龍華鎮大浪行政村;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龍華鎮;2006年,屬大浪街道;2011年,屬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街道石凹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楊氏於清初從廣東長樂(今五華)遷至當地。謝氏於清初從福建三明石壁遷移至廣東新安(今寶安)龍華大船坑,後從大船坑遷移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465人,其中男性252人,女性213人;80歲以上18人,最年長者91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2.17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0人,主居住在馬來西亞。
傳統經濟為農業生產,現村集體經營主要為廠房出租。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特色傳統食品有春節圓籠粄、米餅、油角,清明艾葉粄等。
浪榮路、石凹路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通電,80 年代通電話,90年代通自來水,2001年通網際網路。
村中有小燕子石凹幼稚園。有健身小徑、大浪綠道、籃球場、石凹公園、社區服務中心及社區圖書室,2015年藏書2000冊。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已無存。現存石凹碉樓,始建於清朝末年。存有立村始祖楊旭清墓碑,立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現存於石凹後山。
石凹村中有2棵古榕樹,樹齡約150年。
《石凹村楊氏族譜》《石凹村謝氏族譜》均由村集體於2015年纂修。
麒麟舞民俗形成於清朝。石凹村是客家人聚居區,舞麒麟是客家的民俗活動。石凹村先民開村立業時,先輩通過舞麒麟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壯大族群,傳承客家人習武精神。新製作的麒麟首先要"開光見青"(見下嶺排村大船坑舞麒麟)。
舞麒麟表演全場共分三套∶頭套、中套、尾套。六段∶參拜、走大圍、游花園、水仙花,打瞌睡、采青。在三套六段表演中,穿插著多個舞蹈動作,將麒麟的喜、樂、祥、和、疑、驚、醉、睡、靈、動、威、猛表現得淋漓盡致。麒麟表演完後是打功夫(武術表演),有拳術和刀、棍、叉等民間武術表演。舞麒麟表演所使用的樂器有鼓、鑼、鈸、嗩吶,曲有二黃頭、十字清、虎門頭。
1942年初,鄒韜奮應邀到石凹村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華南隊舉辦的軍政幹部培訓班講課。1948年11月20日清晨,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三團等部500餘人與國民黨廣東省保全八團十五團等部1500餘人在石凹村發生激戰,最終解放軍取勝。
1993年,大浪行政村在石凹村後面的背夫嶺修建了一座較大的水庫,與簡坑水庫相連,取名石凹水庫,總庫容量約200萬立方米;修建了石凹自來水廠,日供水量1萬立方米。
代表性人物∶
張玉嬌,曾任石凹婦女會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常同當時游擊隊醫院院長梁幗蓮一起上山採藥,為傷病員治病;1948年國民黨軍黃文光部襲擊石凹交通站,不幸被捕,遭到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後經多方營救獲釋。
楊官嬌,1945年6月加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多次負傷,立過戰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加入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作戰,曾深入敵營,活捉美軍士兵。
楊東友(1926-1949),革命烈士,1948年1月參加廣東人民解放軍,為江南支隊三團一大隊三虎隊戰士,次年1月,部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4月在解放陸豐的戰鬥中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