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羊茅

矮羊茅

矮羊茅【Festuca coelestis (St.-Yves) Krecz. et Bobr.】,也叫帕卡爾提甫恰克(維名)、 克牙拜特嗄(哈名)。是禾本科羊茅屬下的一種。是一種寒中生密叢型下繁禾草。通常於4月下旬返青,6月下旬開花,7月中旬結實,9月初枯黃,它的質地柔軟,營養豐富,各類家畜均喜食,尤以小畜最喜食。乾枯後葉片脫落較少,再生性強,耐牧,為放牧型牧草。但由於受分布環境限制,家畜只能在晚春和初夏利用,是夏季牧場上的優質牧草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矮羊茅
  • 拉丁學名:Festuca coelestis (St.-Yves) Krecz. et Bobr.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c)
  • 亞綱: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
  • :禾本目(Graminaceae)
  • :禾本科(Gramineae)
  • :羊茅屬(Festuca)
  • :矮羊茅
  • 分布區域:克什米爾西部;帕米爾高原;俄羅斯;中亞地區;新疆;西藏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稈細弱,平滑無毛,高4-10(15)厘米,基部宿存短的褐色枯鞘。葉鞘平滑;葉舌極短具纖毛;葉片縱卷呈剛毛狀,較硬直,平滑無毛,長1.5-6(10)厘米;葉橫切面具維管束5-7,具厚壁組織束3,較細弱。圓錐花序緊密呈穗狀,長(1) 2-3厘米,分枝短,微粗糙;小穗紫色或褐紫色,長5-6毫米,含3-6小花;穎片背部平滑,頂端漸尖,第一穎窄披針形,具1脈,長約2毫米,下部邊緣常具細短纖毛,第二穎寬披針形至倒卵形,具3脈,長約3毫米;外秤背部平滑或上部常粗糙,頂端具長1.5-2毫米的芒,第一外稃長3.5-4毫米;內稃具2脊,脊粗糙;花葯長(0.8)1-1.4毫米;子房頂端無毛。花果期6-9月。染色體2n=42。

生長環境

1月份-29.6℃,7月份17.9℃。降水量隨海拔的升高而遞增,同時也從北向南,從西向東逐漸減少。從西北部的541.6mm減少到東南部的322.6mm。適宜的土壤為高山草甸土。表層有明顯生草過程,呈灰棕—褐色,根系交織,以粗腐殖質形態存在,腐殖質層厚10-12cm,土壤一般呈酸性至中性反應。植被以低矮呈墊狀的蒿草—苔草-高山蓼為主,植被覆蓋度約40%。矮羊茅在天山北坡生長在山體陡峭、坡度大、海拔2500-2700m的溝谷坡地上。它與白尖苔草(carexatrojusca)、珠芽寥、嵩草(Kobresianlyosuroides)、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alpinum)、準噶爾蓼(Polgonumsongoricum)、火絨草(Leonto-PodiumsP.)、石竹(DianthussP.)、委陵菜(PotentillasP.)等構成草甸型草場,是禾草十雜類草草場型的建群種之一,總蓋度為70-90%,草層高度10-60cm,產鮮草3000-3750kg/ha。在準噶爾西部山地亞高山草甸與高山草甸過渡地帶,矮羊茅常與苔草(CarexSp.)、千葉斯蓍(Achilleamillefolium)、天山羽衣草(Alchemillatdanschanica)、早熟禾(Poaannua)、老鸛草等組成過渡型草場,是禾草十雜類草草甸草場中的伴生種,草場植被總蓋度70-85%,草層高度10—50cm,產鮮草2700—3150kg/ha。在藏北高原以小嵩草為絕對優勢的草甸草場中,矮羊茅與矮火絨草(LeontoPodiumnanum)、細火絨草(L.Pusillum)等雜類草伴生。

主要價值

矮羊茅抽穗期青乾草在閹牛瘤胃中48小時的消化率為56.71%,營養成分較高。
矮羊茅營養成分(占風乾物質%)表
生育期
水分
粗蛋白質
粗脂肪
粗纖維
無氮侵出物
粗灰分


採集地點
抽穗
5.57
10.18
2.71
26.29
46.23
9.02
0.83
0.168
昌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