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軸霜霉

矮小軸霜霉 ,菌類。病斑生葉上,黃褐色斑片狀。霉層葉背生,厚密,白色。分布在中國、日本、比利時、烏克蘭、立陶宛、芬蘭、拉脫維亞、法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矮小軸霜霉
  • 拉丁學名:Plasmopara pygmaea (Unger) Schr ter 
  •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比利時、烏克蘭、立陶宛等
  • 種類:菌類
形態特徵,世界分布:,討論:,

形態特徵

矮小軸霜霉
病斑生葉上,黃褐色斑片狀。霉層葉背生,厚密,白色。孢囊梗2-3枝從氣孔出,常有隔膜,高70-245(平均150)μm,主梗長30-90(平均70)μm,占全長的3/4- 4/5,寬10.0-16.6(平均13.28)μm,上部單軸分枝 2-4次,分枝短,未枝長圓錐形,頂端平截,常3-4枝簇生,長2-13(平均6.9)μm。孢子囊卵形或橢圓形,有淺乳突,無色,長18.3-31.5(平均 26.l)μm,寬16.6-27.4(平均21.9)μm,長: 寬 =1.19。卵孢子未見。
叉枝銀蓮花 Anemone dichotoma L. :黑龍江密山( HMAS 52342)。
據戴芳瀾(1979)記載,還寄生在我國台灣省的蝦夷烏頭 Aconitum yezoense Nakai,側金盞花 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 細小白頭翁Anemone debilis Fisch., 光滑銀蓮花 A. laevigata Koidz., 以及遼寧和台灣省的多被銀蓮花A. raddeana Regel上。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比利時、烏克蘭、立陶宛、芬蘭、拉脫維亞、法國、波蘭、羅馬尼亞、美國、南斯拉夫、挪威、俄羅斯、瑞典、德國。

討論:

矮小軸霜霉 Plasmopara pygmaea (Unger) Schr ter 是以寄生於毛茛科銀蓮花 Anemone 上被 Unger(1833)命名為 Botrytis pygmaea Unger 的菌,經過幾次轉屬的組合而成為現名的。 Skalick (1954)在對毛茛科植物上寄生的 Plasmopara 的研究中,曾懷疑過這個名稱的合法性。他認為,Unger (1833)所命名的 B. pygmaea是缺乏特徵描述和插圖的半裸名(nomen seminudum),雖然在1847年他又作了有效的描述,並將這個種移放到 Peronospora 屬,但比 Berkeley(1837)對銀蓮花上同一種菌所命名的 B. curta Berkeley 晚了10年。因此他認為後一個才是有效名稱。於是在1954年組成 Plasmopara cuua(Berkeley)Skalick 。但是在1966年,他在霜霉科分類的論文中,又承認 Plasmopara pygmaea 而將他自己組合的菌加上括弧和等號。
毛茛科植物上的軸霜霉,全世界已報導15個種及變種,其中可能有同物異名,它們寄生在毛茛科的9屬植物上。在我國發現的寄生於叉枝銀蓮花上的這個種,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及台灣省。Wheeler(1981)曾報告這種菌曾危害英國的栽培銀蓮花屬植物,並引起一定的損失。
在叉枝銀蓮花上,Skalick 1954年曾報告過一個新種 Plasmopara wartenweileri Skalick ,他是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標本室收藏的,原被命名為 P. pygmaea (Unger) Schr ter 的菌而定的。Benois l973 年在記錄前蘇聯雅庫茨克的寄生真菌時,又在叉枝銀蓮花上命名了 Plasmopara anemones-dichotomae Ch. Benois,他在報導中沒有引證 Skalick 1954年的命名也沒有比較研究的資料。從刊出的資料分析,這兩個種的孢子囊形態和體積都非常接近,有可能是同物異名。在我國銀蓮花上發現的菌,仍用 Schr ter 所組合的名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