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葉黃杉

短葉黃杉

短葉黃杉(學名:Pseudotsuga brevifolia Cheng et L. K. Fu)是松科,黃杉屬喬木;樹皮褐色,縱裂成鱗片狀;冬芽近圓球形,芽鱗多數,紅褐色,寬卵形,先端鈍或寬圓形,葉片條形, 較短,上面綠色,下面中脈微隆起,有白色氣孔帶,球果熟時淡黃褐色、褐色或暗褐色,卵狀橢圓形或卵圓形,種鱗木質,堅硬,鱗背密生短毛,苞鱗露出部分反伸或斜展,苞鱗中部較窄,向下逐漸增寬; 種子斜三角狀卵形,種翅淡紅褐色,有光澤。

分布於中國廣西西南部龍州及靖西海拔1250米上下的向陽山坡或山頂,常散生於疏林中。

短葉黃杉對研究植物區系、植被及黃杉屬分類、分布,均有學術價值。材質優良,可作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喬木;樹皮褐色,縱裂成鱗片狀;一年生枝幹後紅褐色,有較密的短柔毛,尤以凹槽處為多,或主枝的毛較少或幾無毛,二、三年生枝灰色或淡褐色,無毛或近無毛;冬芽近圓球形,芽鱗多數,覆瓦狀排列,紅褐色,常向外開展,寬卵形,先端鈍或寬圓形,邊緣有睫毛。葉近輻射伸展或排列成不規則兩列,條形,較短,長0.7-1.5(稀達2)厘米,寬2-3.2毫米,上面綠色,下面中脈微隆起,有2條白色氣孔帶,氣孔帶由20-25條(稀達30)氣孔線所組成,綠色邊帶與中脈帶近等寬,先端鈍圓有凹缺,基部寬楔形或稍圓,有短柄。
球果熟時淡黃褐色、褐色或暗褐色,卵狀橢圓形或卵圓形,長3.7-6.5厘米,徑3-4厘米;種鱗木質,堅硬,拱凸呈蚌殼狀,中部種鱗橫橢圓狀斜方形,長2.2-2.5厘米,寬約3.3厘米,上部寬圓,鱗背密生短毛,露出部分毛漸稀少;苞鱗露出部分反伸或斜展,先端三裂,中裂呈漸尖的窄三角形,長約3毫米,側裂三角狀,較中裂片稍短,外緣具不規則細鋸齒,苞鱗中部較窄,向下逐漸增寬;種子斜三角狀卵形,下面淡黃色,有不規則的褐色斑紋,長約1厘米,種翅淡紅褐色,有光澤,上面中部常有短毛,寬約7.5毫米,連同種子長約2厘米。

近種區別

短葉黃杉與華東黃杉Pseudotsuga gaussenii Flous)的形態較近,其區別在於短葉黃杉的葉較短,長0.7-1.5厘米,稀達2厘米,球果的種鱗橫橢圓狀斜方形,鱗背密生短毛,外露部分毛漸稀少。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西西南部龍州(模式標本產地)及靖西海拔1250米上下的向陽山坡或山頂,常散生於疏林中。分布區地跨北熱帶季雨林至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的南部,屬半濕潤至濕潤的氣候類型。年平均溫16℃-22℃,1月平均溫8℃-14℃,極端最低溫-1.9℃至-6.7℃,7月平均溫23℃-28℃,極端最高溫33℃-39℃;年降水量1350-1690毫米。為陽性樹種,耐旱性強,為鈣質土特有種,一般生長在石灰岩石山的山頂或上坡,常散生於疏林中。主要伴生樹種有圓果化香樹圓葉烏桕革葉鐵欖等。天然更新能力強,種子可隨風飄揚,大樹附近或較遠處,有不少中齡樹、幼樹和幼苗。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栽培法參考同屬其它種類,人工播種時著重基質消毒及苗期管理。
短葉黃杉短葉黃杉

主要價值

短葉黃杉是黃杉屬唯一生長於石灰岩山地的種類,其葉較短,很象鐵杉屬的葉片。對研究植物區系、植被及黃杉屬分類、分布,均有學術價值。材質優良,可作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樹種。

保護級別

短葉黃杉短葉黃杉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瀕危原因:漸危種。僅分布於廣西西南部和貴州南部局部地區的石灰岩石山上,由於生境特殊,更新困難,加之材質優良,遭致大量砍伐,現多呈零散分布。
保護措施:建議應把短葉黃杉保護責任落實到當地林業局、團體或個人,尤其要保護好母樹,並採種育苗,積極栽培或建立種子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