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公路

短命公路

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短命公路”的是玉溪市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試通車第二天即發生坍塌事故,造成2死2傷,經調查,該公路存在趕工期等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短命公路
  • 外文名:The short-lived highway
  • 時間:2011年6月27日
  • 地點:玉溪市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
簡介,網民反映,調查屬實,官方回應,建設過程,修復措施,

簡介

2011年7月,網民“擦肩而過”發帖稱,2011年6月27日,玉溪市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試通車的第二天就發生坍塌事故,導致一輛途經此處的車輛翻下山崖,造成2死2傷,公路中斷。網民質疑這條“史上最短命公路”。
事發後,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和交通運輸廳分別派出專家組進行調查,專家組均認為確實屬於“強降雨引發的自然災害”。但是,新三公路建設存在未批先建、趕工期和未經竣工驗收即試通車等問題。
短命公路

網民反映

網民“沉默”說:“下雨導致路塌方,雨能把路搞塌很不簡單,試通車第二天就塌,可謂是中國史上壽命最短的公路。”
網民“似水流年”質疑:“這條路容易塌方,修之前又不是不知道,修的時候為什麼不加固?還沒通車就出事,出事以後怪大雨,為自己開脫,找天災的原因,這是人禍。”

調查屬實

2011年7月8日,新華社記者趕到新平縣採訪,證實這起事故屬實。在沿著新三公路前往事發現場時,路上還有施工人員對公路護欄、排水溝等進行施工,部分路段不時有土石從山上滾落下來。
在新三公路K25+450到K26+480路段,路面共有3處損毀,其中2處坍塌、1處路面開裂。發生事故的路段位於半山腰上,雙向四車道都已坍塌,大量石塊、泥土和混凝土被衝進路旁的河谷,翻下河谷的那輛汽車破損嚴重。
公路坍塌的地方路基鬆軟,踩上去有明顯的下沉。被沖毀的擋牆主要由磚石砌成,而鋼筋混凝土擋牆相對完好。公路邊坡的砂漿防護層多處出現開裂,斷裂最大處長達二三十厘米,裡面鋼絲網全部暴露。

官方回應

當地稱無工程質量問題
新平縣交通局局長卜有章介紹,新三公路是縣裡主要的交通運輸幹線,總里程90多公里。事故主要原因是單點暴雨導致公路路基鬆軟,公路上方的溝渠和涵洞被堵塞,最後積水形成如同瀑布一般的衝擊力,導致公路路基垮塌。卜有章說,公路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是嚴格按招投標制度選擇的,程式上符合規定,沒有發現嚴重設計缺陷、施工質量或監理失職問題。
發生垮塌標段的施工單位項目經理蔣祖龍介紹,單位中標後將工程分包給勞務公司施工,是分包而非轉包,是國家法律允許的。
此後,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和交通運輸廳分別派出專家組到現場調查。專家組認為:事發路段地形橫坡陡峻,工程地質條件差,強降雨加大了靜水壓力,形成坍塌,屬強降雨誘發的自然災害。雲南省交通運輸廳一位參與調查的專家說,路基處理、擋牆強度、瀝青厚度等都合乎規定。

建設過程

為拿補助未批先建趕工
新三公路於2009年10月開工建設,而設計方案2010年5月才得到雲南省交通廳批覆,存在“未批先建”和“趕工期”的問題。公路在尚未交工驗收的情況下,就違規試通車,並計畫在6月30日舉行通車典禮,後因事故取消了典禮。
據施工人員介紹,新三公路沿途地質環境複雜,工期短、任務重,工程一開始就面臨著很大壓力,在公路建設後期,新平縣喊出“大幹快乾60天”的口號,對工程進度進行倒逼,後期工人們都是加班加點幹活。
據了解,除了要滿足民眾出行要求,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根據國家政策,新建二級公路必須在今年6月30日以前建成通車,否則將無法享受國家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的補助。那么新建二級公路背負的政府債務,將由相關州市自行承擔償債責任。
雖然新平縣交通局和施工單位均否認存在“趕工期不管質量、趕工期不顧程式”的問題,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路基建設有一個沉降的過程,如果時間不夠,容易導致沉降不夠、路基不結實,所以趕時間對工程質量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

修復措施

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的蔣忠良介紹,事發後,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他們設計出兩套修複方案。一是修建抗滑擋牆,需690萬元,但還要看樁基是否損壞,如果樁基損壞費用還得增加。此方案時間約3個月。第二種方案就是架橋,資金約760萬元,時間至少半年。修橋可避開滑坡地帶,減少安全隱患。
卜有章表示,“現在不是劃分責任的時候,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儘快把垮塌的部分修好,方便老百姓出行,老百姓的事情才是大事。”新三公路是攀枝花到河口的重要通道,還是省內一條重要的經濟幹線,長92.675公里,總投資21.8億元。
卜有章說,公路是購買了保險的,設計單位要儘快做出水毀損失評估,保險公司將承擔損失的主要部分,交通局和施工方承擔少部分。在兩套方案中,對坍塌路段修復初步確定為橋樑,可以永久性防止水患,但主要問題是施工周期較長。“至於砂漿開裂的問題,還沒有驗收這部分工程,下一步再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