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粗吻海龍所屬海龍科,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與東非到密克羅尼西亞的馬里亞納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亞。中國台灣發現於澎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吻粗吻海龍
- 界:動物界
- 科:海龍科
- 分布區域:印度-西太平洋區
簡介,分布,形態特徵,
簡介
科名:Syngnathidae
同種異名:Ichthyocampus annulatus, Ichthyocampus maculatus, Syngnathus bicoarctatus, Syngnathus brevicaudus, Syngnathus zanzibarensis, Trachyramphus bicoarctata, Trachyramphus bicoarctatus, Trachyrham"
分布
模式種產地:Ambon I., Moluccas Is., Indonesi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1 - 42米
最大體長:40 cm
有毒魚類:否烏台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辯判故上側她兆捆棱與尾部上側棱不相連線,下側棱則與尾部下側棱相接捉項章和,中側棱平直而終止於臀部骨環處附近。吻長於後頭部;吻部背中棱完全碑束敬但低,側吻棘不存在。主鰓蓋不具中縱棱或僅存於稚魚。體環不具縱棘;亦無皮瓣。骨環 18-20 38-46;背鰭府拒巴煉鰭條數 30-47;胸鰭鰭條數 12-13;尾鰭鰭條數10。體呈褐色,有時混雜一些淡色灶墓舟斑駁。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亞潮間帶的舄湖與臨海礁石,通常在藻類或海草之中,但大部分在有水流的沙泥區域上被見到,深度大約可達 25 公尺。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