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眸引龍河

知青回眸引龍河

《知青回眸引龍河》是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國明。

基本介紹

  • 書名:知青回眸引龍河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527頁
  • 開本:16
  • 作者:沈國明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知青歲月,尤其是伴隨著上山下鄉、北大荒的知青歲月是那一代知青難以忘懷的經歷,也是他們中的許多傑出人物的鍛鍊品格、磨練意志的根基。本書由當年投身黑龍江引龍河、經歷過那段特殊歲月的數十位知青回憶當年生活、工作情況,既是給歷史、給自己保留一份難得的記錄,也是給當今人們的一個啟示,對年輕人的另一種激勵。

作者簡介

沈國明,研究員。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兼任國家社科基金法學評審組成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等。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信息研究所所長、副院長、上海市法學會會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獲省部級獎多項,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圖書目錄

總序:在歷史和現實中認識自我和告訴未來
序:豐饒和貧瘠
引龍河畔的歲月難忘
走近引龍河
記憶中的引龍河農場三分場
喔,這片三百垧——謹以此篇獻給知青上山下鄉四十五周年,還原當年真實的歷史
神奇的“西伯利亞”
引龍河的二戰遺蹟
神秘的大院
春播
雨夜
鋤禾日當午
夏鋤
夏鋤和秋收的回憶
麥收遇雨
場院搶收
我是下大田的
北大荒二三事
菜園四季歌
編籃筐
記冬天的積送肥大會戰
不閒的冬天
農場女拖拉機手
巾幗不讓鬚眉,我是女拖拉機手
我與“羅馬TUOS—45”
我向馬洪斌幹事學農技
我當農業技術員
我在“920”小組
黑土地上搞科研
救火
丹心烈火
砍柴驚魂
趕著牛車去砍柴
雪野夜奔
拉煤歷險記
運煤隊往事
參加引龍河青年水庫的建設
颯爽英姿
上山修路發生的事
回首
家書摘錄
兩個放炮手
上山修路點滴兼記戰友沙順強
四十載靜默的日記
在基幹連的兩件往事
在基幹連的日子裡
知青歲月
農場往事
“唧唧”知我心,夢中長相縈
羊群對巴甫洛夫理論的驗證
我是“羊倌”
牛司令
我的“牛大姐”
放牛
老牛識途
我當過特殊的“司機”
馬年說馬
我和我的馬車
車老闆之遇
驚馬
馬背上的故事
我在農場當木工
木工班情緣
鋸木
鐵匠爐點滴
掛掌
我與柴油發電機組相伴的歲月
收穫
粉房奏鳴曲
青春永駐樂天涯
我和炊事班
民以食為天
食堂今夜蒸包子
農場食堂的大醬
殺豬記
我們的大院食堂
暴風雪中拉菜
炊事員之歌
我與廣播的情結
話筒前的軼事
十年磨鍊,收穫終生
小賣部的故事
我拜郭會計為師的學藝之路
人生的寶貴財富
我背紅藥箱
黑土地的防疫醫療情懷
北疆生活片段閃回
老知青隨筆
我在三分場當保管員
在三分校的歲月
三分校日記幾則
在三分校當老師
做一個合格的老師
引龍河的師生情結
遠方的電話
幹校二三事
老點憶往
幹校點滴
幹校緣
文藝,讓農場充滿生機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黑土地上的歌
青年時的文學夢
我愛攝影
我與小提琴
拾零與隨想
二連三排的圍棋風
引龍河畔健身記
強身記
連隊的補習班
“備戰備荒”一瞥
那條戰壕
我們房間裡的桌球桌
離開三分場的前後
銘刻於心的幾件事
在引龍河的日子裡
獻給黑土地的青春
憶知青時期的那些事
農場生活剪影
別情依依黑土地
我和引龍河
情憶引龍河
雜憶二則
回憶
心中的記憶
我是一個“知青”——紀念上山下鄉45周年
那些往事
那些年,我們留下的足跡
三分場記憶
引龍河的酒情結
兩次照相的經歷
那次,去北安
我們二連二排
關於三分場整黨建黨運動的點滴回憶
當年的“一打三反”和“整黨建黨”政治運動
塵封的記憶——那年的整黨
那一次的“憶苦思甜”
北大荒趣事
樂在其中
打鬼
采蘑菇
姐妹情深——老照片的回憶
美夢隨風而去,友情地久天長
抹不去的戰友情
那一幕,我難忘
我患肝炎以後
牽手有情人
我在農場安了家
引龍河歷險記
婚禮
引嫩愛情之歌
感恩,引龍河
難忘的上學夢
上學前後
上學記
365/366次列車
可憐的蟈蟈
新合唱
家書抵萬金
那一年的回家路
生日
家振父親的“三不準”
風雪中秋節
征途遇險
書出語多虛
笑比哭好
“吃貨”們的往事
誘人的夜班飯
吃狼的故事
不雅逸事
不良嗜好
龍鎮取包記
遇狼
頭把、二把與並列三把
在那遙遠的地方
那兩次過年——摘自北緯四十八度——青春燃燒的歲月
在三分場的最後一個冬天
沒病找病真有病
“豬頭”與病退
老鄉的生活與虱子
黃鼠狼、大黑鼠和我
我的故事
大學生,黃瑞蓮
記王主任二三事
老文和他的“驢吉普”
那年鬥毆的緣由和終結
西山養蜂——憶趙寶芝二三事
劉文玲在雞號工作
好人,謝繼業
感悟
三毛
我所熟悉的關政委
從落後到先進的蛻變
追思我的兄長陳才林
追憶梁鈿
知青梁鈿
汪自明之死
引龍河詞作二十五首
懷念已故戰友黃瑞芬
想你、念你、找你
青春永駐“三百垧”
赴北大荒四十五周年祭
今非昔比引龍河
火紅的青春在閃光(歌曲)
跋:用記錄抵抗遺忘

後記

用記錄抵抗遺忘
三分場有一個標誌性的構築物——崗樓。那崗樓站在勞改大院外,頂端是一個嘹望台,解放軍戰士荷槍在上面站崗,院內情況盡收眼底自不必說,周圍幾十平方公里的景物也一覽無餘。崗樓20多米高,由合抱粗的原木搭建而成,頂端四周栓有四根粗鐵絲,鐵絲向斜下方延伸,被錨固在地面,提高了崗樓抵禦狂風的能力。遠看鐵絲很纖細,似乎並不頂用,其實不然,當年幾位膽大的女生曾抱住鐵絲,安全地從崗樓頂逐個滑落到地面。
但是,這么結實的崗樓最終沒有扛得住風霜雨雪的侵襲,20世紀90年代我重返故地時,這個三分場標誌性的構築物已經滅失,原址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更大的變化還在發生。黑龍江農墾系統城鎮化建設速度驚人,三年間,150個小城鎮拔地而起,引龍河場部就是其中之一。10來個分場的居民都搬到場部,住進了樓房,分場實行土地復墾。這意味著,再過幾年,回到分場,哪怕尋找當年的一鱗半爪印跡都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遐想,再過些年頭,當地人也會全然不知在離引龍河場部東北方10里開外的漫坡頂上,曾經有上千人居住過。也許,那時人們只能憑地里偶然撿拾的小物件、地里挖掘到的灰坑,推測出這裡曾經是分場規模的人群聚居地。
每個知青對上山下鄉運動都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都有故事,但是,時光歲月會輕而易舉地抹平建築物、構築物,也會不露聲色地將我們的一些記憶抹得了無痕跡。為了留住三分場那一段以知青為主體的歷史,戰友們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故事,用記錄抵抗遺忘。這是一次組織化程度很低的集體行動,靠心愿一致,在眾人的積極參與下,幾百個碎片化的故事大致拼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三分場知青史長卷。“書比人長壽”。今後,即使物質的三分場不復存在,但文字記載的三分場將長久存在。
稱這項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並不為過,因為它力求實現“讓歷史告訴未來”。知青已經整體性地跨過老齡門檻,陸續“奔七”,進入了容易遺忘的年齡段。藉助文字和照片,本書留下了這個群體的集體記憶,供我們在晚年咀嚼和回味人生,供我們的後人了解他們的前輩怎樣度過青春歲月。飛速發展的時代,已經令當今的青年想像不出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很難體會知青經歷的艱難困苦,對他們而言,知青的故事近乎“天方夜譚”。本書敘述的故事將帶領他們穿越時空,感受真實,讓他們知曉“天方夜譚”般的故事,其實源於歷史真實。
知青上山下鄉源於20世紀50年代,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後經歷25年,全國上山下鄉知青總數近2000萬。到60年代末以運動方式展開前,邢燕子、侯雋、董加耕等已是家喻戶曉的典型,他們懷有改變國家“一窮二白”面貌的強烈意願,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縮小甚至消滅“三大差別”,他們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壯舉鼓舞過眾多有志青年。
當1968年末毛澤東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之後,更多的城市知青來到農村,其中,68屆初高中畢業生和69屆國中生全部分配至農村。上山下鄉是特殊的歷史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條特殊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留下了一代知青的奮鬥足跡,在國家最艱難的歲月,知青與當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支撐著共和國大廈。這段經歷,使他們較之後來的青年更具有吃苦耐勞的品格,對人生艱辛有更多的領悟。
但是,知青是差異很大的群體。要準確描繪知青群像非常不容易。我不主張討論所謂“青春有悔無悔”。所謂的悔,是感到自己當初做的一些事不正確,或是自己選擇錯了。其實,在洶湧的上山下鄉大潮席捲而來時,的確有一部分弄潮兒傾注滿腔熱情,積極投身其中,但更多的是被上山下鄉大潮裹挾而去農村的,還有些是因為頂不住成天在家門口敲鑼打鼓的動員而離開城市的。總體而言,多數知青當年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選擇可言,可以稱得上選擇的,僅是在去江西、雲南、貴州,抑或吉林、內蒙、黑龍江(後來加上了安徽)之間擇一而行,即使選擇了黑龍江,也未必想上兵團就能去兵團的。這意味著,當年被選擇多於選擇。可能因為去的是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從事的是自己毫無意願的工作,一部分知青至今對上山下鄉心存怨恨,不能釋懷。現在,若當年的弄潮兒作“有悔”“無悔”的反思無可非議,讓心存怨恨者來討論“無悔”“有悔”則似乎文不對題,因為“怨恨”與“後悔”不是一回事。當下,知青對上山下鄉的認識各不相同,如果要尋求最大公約數,當數“與共和國同命運”。事實就是這樣,假如當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正常,是用不著大規模上山下鄉的;假如不是“文革”結束,迎來了改革開放,知青是不可能大規模返城的。無論是下鄉還是返城,都源於國家發生了大的歷史轉折。因此,知青都切身感受到世事變遷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深切感受到國家興盛衰落與個人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為了給研究者和子孫後代留下一個高質量的細胞樣本,本書以記錄三分場知青上山下鄉“全過程、全覆蓋”為要求,幾乎所有工種的知青都動了筆,發掘和記錄記憶深處的點滴史實。由於當事人視角不同、境遇和心情不同、理念和境界不同,對同一史實的描述和解讀會有差異,但是,這不影響史料的真實性。細細品味這些差異,有助於讀者加深對上山下鄉運動乃至對那個時代的理解。
我要誠摯地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教授,廣大知青心中的偶像邢燕子大姐、侯雋大姐、董加耕大哥,他們用題詞對我們記錄歷史的工作給予肯定和支持。知青作家梁曉聲、葉辛、孫頤、趙麗宏贈給我們的題詞凝重而富有哲理。老領導周禹鵬、周太彤的題詞充滿了對我們的鼓勵和期盼。王安憶所作的序,讓我們對上山下鄉運動的審視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我相信對所有知青都會有啟發。
衷心感謝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感謝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該社王為松總編、曹培雷副總編、甘曉培主任、蘇貽鳴主任,沒有他們的支持和指導,本書的編輯出版不可能如此順利。
感謝上海頤若文化基金會和趙大砥先生,趙大砥先生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懷著滿腔熱情,值得廣大知青學習,他給予我們的支持不僅是物質的,同時是精神的。感謝知青歷史文化研究會對本書的大力支持。感謝知青博物館劉樹新館長,他的鼓勵是我們編寫此書的動力之一。
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袁國林、郭曉成、張國民等承擔了動員和組織工作,其他編委也都自覺承擔起各自的職責,使各項工作環環相扣,保證了本書在紀念我們下鄉45周年時面世。由陸大鏗、韋雪妮、張穗華、龔伊雯、徐逸敏、黃乃牧、王克儉等組成的編輯小組對來稿進行了認真審讀和編輯,全書最終由沈國明統稿。郭曉成、張國民和周履康以及周啟群為本書的照片、地圖製作付出了極大的辛勞,蔣明在本書的裝幀設計上精益求精,精神令人欽佩。
本書由百餘位未曾從事文字工作的知青撰寫,他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述內容也許未盡意,但是把引龍河畔的知青歷史大體記錄了下來。在我看來,這是知青歷史長河中的一捧水,是可以映見更廣闊世界的。
沈國明
2014年3月8日

序言

在歷史和現實中認識自我和告訴未來
阮顯忠
由上海市知識青年歷史文化研究會主編的知識青年歷史文化叢書,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今天與讀者見面了。這是一套多方位反映知青歷史的叢書,人們可以從一件件歷史的資料和生動的故事中,了解知青運動的歷史和知青群體過去和現在創造的歷史;這是一套多方位反映知青生活的叢書,人們可以從一串串統計的數據和鮮活的事例中,了解知青群體過去和現在複雜的生活;這是一套多方位反映知青文化的叢書,人們可以從一個個多樣的活動和概括的表達中,了解知青群體過去和現在形成的文化;這是一套多方位引發探討思考的叢書,人們可以從一篇篇分析的文章和不同的論述中,了解知青群體過去和現在豐富的思想,進一步分析、研究、總結和展望。
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雖然已成歷史,然而知青群體仍在,知青的生活仍在繼續,知青們仍在創造新的歷史。保存、梳理、分析和研究這段曾經影響著上千萬城市知青的命運、影響著上千萬城鄉家庭的生活、影響著整個國家城市和農村建設發展走向的運動,研究和關心大規模上山下鄉運動後知青群體的歷史和生活,無論對於國家建設發展的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是一段特殊的歷史。正是當時國家特殊的政治和經濟的環境,使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由較小規模發展成為巨大規模的運動,使廣大城市知識青年從此在特殊的環境中生活。也正是當時特殊的政治和經濟背景,使這個大規模運動戛然而止。特殊的歷史環境造就了特殊的一代知青。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知青們創造了特殊的移民歷史。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全國有超過1700萬的城市知識青年走到祖國的農村和邊疆。經過多年的農村和邊疆的工作和生活,其中絕大多數又陸續回到了城市。這種超大規模的青年群體在不很長的時間裡來回遷移,在人類歷史上是罕見的。
知青們創造了特殊的青春道路。無論你是多么自願還是多么無奈,年輕的知青來到了農村。不管你是青春閃光還是青春無奈,知青的青春時光在農村度過,知青的青春歷練在農村進行,知青的青春奉獻在農村體現。知青的青春獻給了農村,知青在農村中鍛鍊成長。 知青們創造了特殊的城鄉交流。大量城市知識青年來到農村和邊疆,給農村和邊疆帶來了城市的資金、物品、觀念、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大量知青在農村工作和生活,在城鄉間不斷地來往,也給城市帶來了農村的情況、農村的產品。這種由廣大知青為紐帶構成的城鄉交流,包括返城後的城鄉交流,使得中國的城市與農村、與邊疆之間形成了無數的通道,使廣大知青及其家人真正了解了中國農村、中國邊疆、中國農民,真正認識了中國社會,也使廣大農村和邊疆的人民進一步了解了城市的生活和城市的人民,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城鄉之間的交流溝通、互相理解和支持,有力地促進雙方的建設和發展。與此同時,知青與知青、知青與當地老鄉長期的共同工作和生活,演繹了無數個難忘的故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物質的形態往往隨著時光的流淌而湮滅,人們的感情往往隨著交流的延續而增強。正是這種長期共同工作和生活結下的友情、親情、愛情和故鄉情,使知青與知青、知青與鄉親之間,總願意互相幫助,總希望聚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知青們創造了特殊的精神文化。不管你是否願意,當年農村艱苦的環境迫使每一個知青必須以自身的艱苦努力來換取儘可能好一些的生活和成長環境。知青們因此留下了無數汗水、淚水,還有鮮血,甚至生命。與此同時,長期的艱苦奮鬥也使知青們在艱苦的磨鍊中成長、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吃苦耐勞、勇於創造、踏實努力等就是知青群體的特質。而廣大知青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而成的艱苦奮鬥、自強自立、團結協作、拼搏創新、務實奉獻、樂觀向上等的精神文化,不僅支撐著知青當年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為他們後來投身改革開放和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無論是上山下鄉的艱苦時期,還是改革開放的變化過程,或者是建設小康的當今社會,知青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現其特殊的精神文化。上山下鄉奉獻青春、改革開放拼搏創新,小康社會充滿激情,就是一代知青的生動寫照。
知青們創造了特殊的歷史貢獻。眾多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分散到祖國的東南西北。由於知青個體情況和祖國各地情況的不同,必然帶來其所處的環境、面臨的境遇和成長的道路不同,因而會造成對知青經歷的認識和評價不同。作為一場波瀾壯闊、悲壯悽美的大規模民眾運動,以簡單的詞句是難以概括評價的。只有經過全面深入的研究,才可能得出比較恰當的結論。然而,知青們為農村、為邊疆的生產建設、教育衛生、文化發展等所作出的貢獻,卻是有目共睹,事實俱在。事實上,知青們下鄉時為解決城市的困難作出了貢獻,下鄉中為農村、為邊疆作出了貢獻,返城後又以其在農村中練成的特有品質和能力為改革開放和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上山下鄉的知青主要生於建國前後,經歷了共和國的建設與發展,經受了其中的曲折與磨難。知青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與共和國的命運緊密相連。知青是共和國歷史的見證,知青為共和國創造了歷史作出了貢獻。知青作為共和國的一代人,承擔了自己的責任,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子孫。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一個人難以選擇歷史環境,但可以選擇所走道路。一個人難以左右社會,但一群人可以創造歷史。知青中有英雄,但更多的是平民。正是這些平民在農村、在邊疆的工作和生活,這些平民返城後的工作和生活,創造出了一段影響當時、影響後來令人難忘的歷史。如何全面、真實地保存和反映這段歷史,如何客觀、深入地研究和分析這段歷史,如何全面、準確地闡述和評價這段歷史,如何全面、正確地了解和認識知青群體,如何客觀、正確地反映知青的思想、生活、文化、精神,如何從知青的歷史、從知青群體的表現中總結經驗教訓和引發思考啟迪,既是當年知青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上海市知識青年歷史文化研究會編輯出版知識青年歷史文化叢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知青歷史和現實的客觀反映,對知青狀況的多視角探討分析,使知青更加了解知青群體,使社會更加了解、理解和關愛知青,使人們更加了解知青歷史、總結經驗教訓、啟迪發展未來。
歷史的故事已經過去,現實還正在進行,歷史的回音還將持續。人們總可以在歷史的回顧中認識和發現自己,總可以在歷史的分析中昭示現在和未來。
2013年5月15日
(此文作者繫上海市知識青年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