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析了全球知識資本的空間分布與差異特徵,從知識資本國際轉移的實現途徑、演進規律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探究了其國際轉移的運行機制;然後分別運用理論模型推導了知識資本對經濟成長、產業升級的作用機理,並利用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法檢驗了基於貿易、外商直接投資(FDI)、對外直接投資(ODI)、人力資本跨國流動(海歸人才回流)、國際技術引進渠道的知識資本國際轉移對中國經濟成長、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的影響;根據各渠道知識資本國際轉移影響效應貢獻大小及區域差異,提出了對國際知識資本合理利用和配置的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在科技創新全球化發展生態背景下,整合創新資源成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一大趨勢。而實施這一戰略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知識作為支撐。人才是知識創造和科技創新的主體,是無形知識資本積累、配置的承載者,如何提升一國的知識資本對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至關重要。在開放經濟條件下,除了一國自身知識資本的積累外,通過對外直接投資、進出口貿易、跨國人力資本流動、國際技術引進等渠道也會給東道國帶來國際知識資本的溢出,這些渠道帶來的國際知識資本轉移已經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重要支撐。因此,研究知識資本國際轉移的演進規律與發展趨勢、技術路線、影響因素、轉移效率將有利於整合國際知識資本,跟蹤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對於微觀企業個體而言,可以通過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合作與學習,獲取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技術等無形知識資本轉移,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對於巨觀主體的政府來說,如何充分利用知識資本國際轉移的有利條件來促進本國知識資本的積累和提升,從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建國家自主創新體系,這對國家競爭力的培育同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於此,《知識資本國際轉移與經濟發展轉型研究》深入探究了國際知識資本要素溢出對中國經濟發展轉型中的經濟成長、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的影響。
作品思想
該書研究表明:第一,知識資本豐裕度高的國家主要集中在
OECD組織中的已開發國家,知識資本的國家分布呈金字塔結構,美國處在塔尖位置,儘管中國知識資本累積的增長較快,但與知識資本豐富的美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對華知識資本國際轉移較多的主要國家為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韓國、新加坡等等。第二,知識資本國際轉移大致經歷了三次浪潮,當代呈現知識資本國際轉移更系統、規模更大、步伐更快,轉移形式由單向、直線模式向網路化擴散與共享發展,轉移更加開放、主動,並謀求在動態管理中創新三大發展變化趨勢。第三,綜合各渠道的知識資本國際轉移對經濟轉型發展影響效應貢獻大小看,外商直接投資渠道>貿易(進口貿易)渠道>智力回流(人才回流)渠道>國際技術引進>對外直接投資(ODI)渠道。此外,在中國環渤海、長三角、華南、東北、中部、西南和西北七大區域,國際知識資本對其經濟轉型發展的貢獻效應又表現出極大的差異。第四,國內R&D知識資本投入是當代中國技術創新主要的途徑,本土創新努力與創新能力是高新技術產業升級的基本動力。
該書從五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1)充分認識知識資本在一國經濟發展與競爭優勢的重要性;(2)把握價值鏈分工體系下的知識資本國際轉移規律和發展趨勢;(3)繼續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關注進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加大對高端技術產品和中間品的進口,重視智力回流的促進作用,審視國外技術引進,調整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和產業分布,大力推動基於R&D國際化的海外投資以提升對全球知識資本獲取,整合和配置的能力;(4)加大對研發知識資本投入,制定分類支持的創新政策;(5)重視海歸人才引致的國際知識資本對經濟轉型發展升級的作用。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程惠芳,女,浙江東陽人,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浙江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國際金融、知識資本、企業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
唐輝亮,男,江西萬載人,宜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國際貿易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跨國公司理論與實踐、知識資本國際轉移、經濟轉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