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資本化

知識資本化

知識資本化是指把人們的知識和知識成果直接轉化為資本。

首先,知識資本化促進新生產資料的運用。

傳統觀點認為,生產資料主要包括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以廠房、土地、礦產、機器設備等物質資源等為代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土地、物質資本投入、能源消耗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經濟仍然可以持續不斷地增長。原來的經濟理論已經無法有效地解釋新的經濟現象。人們通過研究發現是以高科技為代表的知識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物質產品價值的體現越來越依賴於產品的知識含量,單純的物質生產也越來越無利可圖。知識成了利潤的主要來源,生產知識產品比生產物質產品更有利可圖。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全球工業化的發展,人們日常所需要的物質產品被更容易,更大規模地製造出來。物質資源雖然仍然稀缺,但物質產品卻已經相對豐富。這時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物質產品性能,提供人們用於發展和享受的知識,成為最稀缺、最重要的資源。這些知識的邊際效益遠遠大於傳統的物質產品本身。人們知道,只要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可以到市場上交換的產品,獲得物質財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於是人們有意識地運用知識來製造新的勞動工具,並以知識為勞動對象。電腦、網路就是新型的勞動工具,各種信息則成為有別於傳統物資資源的勞動對象。這樣,知識就成為新生產方式中的基本生產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資本化
  • 外文名:knowledge capitalization
理論基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權理論,契約理論,意義,

理論基礎

知識經濟強調知識是資本的重要構成,知識向資本轉化,是知識經濟的本質。知識資本化即將知識作為生產要素投人到生產與管理中,使之真正成為產生收益、追求利益的生產能力。知識資本化,主要著眼於知識的轉化和知識如何參與分配。知識資本化既是知識經濟的基礎,也是知識價值的具體表現。知識資本化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是知識經濟理論分析的核心,也是知識資本化的理論基石。馬克思將勞動劃分為活勞動(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和死勞動(也稱為物化勞動,是指凝結在勞動對象中,體現為勞動產品的一般人類勞動)兩種形態,活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源泉和實體,死勞動作為生產資料,它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離開活勞動,生產資料本身只是一堆死東西。勞動者藉助生產資料進行勞動,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變化,生產出新的商品,這個新商品就是活勞動和勞動對象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既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和智力因素。馬克思曾經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恰恰在於它把各種不同的勞動,因而也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或者說,把以腦力勞動為主或者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各種勞動分離開來,分配給不同的人”。按照馬克思的論述,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指“活勞動”,這種“活勞動”包括四個內容:①活勞動是指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創造商品價值,具體勞動只創造使用價值;②活勞動包括體力和腦力支出;③活勞動既包括簡單勞動,也包括複雜勞動;④活勞動是“總體工人”的勞動,它既包括一線直接生產工人的勞動,也包括各種工程技術人員的勞動、管理人員的勞動和相關其他知識分子的勞。
由此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並沒有否認科學知識的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馬克思曾明確指出:“生產勞動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產的勞動(這裡所說的生產,包括商品從首要生產者到消費者所必須經過的一切行為),不管這個勞動是體力還是非體力勞動(N-學方面的勞動)”-7J。馬克思在闡述勞動價值論和知識價值論的關係時,特彆強調指出:“對腦力勞動的產物——科學——的估價,總是比它的價值低得多,因為再生產科學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同最初生產科學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是無法相比的,例如學生在一小時內就能學會二項式定理。”因此,複雜勞動、效率更高的勞動在統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比簡單勞動、效率低的勞動創造的價值大得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中也指出:“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社會生產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意味著知識作為生產要素可以參與收入分配,也就是知識資本參與企業剩餘價值的分配,在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前提下,實行按要素分配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產權理論

經濟學家阿爾欽認為,“產權是一個社會所強制實施的選擇一種經濟品的使用的權利”。理察·A·波斯納指出:“如果任何有價值的(意味著對企業和社會有用且具有稀缺性一作者注)資源為人們所有(即具有普遍性),所有權意味著排除他人使用資源(即具有排他性),和使用所有權本身的絕對權,並且所有權是可以自由轉讓的,或像法學學者說的是可以讓渡的(即具有可轉讓性),那么,資源價值就能最大化”。我國經濟學家張五常認為:“一個產權的基本內容包括行動團體對資源的使用權與轉讓權以及收入的享用權”。
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知識資本的競爭。知識資本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動態的、能夠帶來價值的增值,是企業真正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距。知識資本的所有者包括知識的生產者(知識型企業科研知識生產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知識生產者、社會上獨立個體的知識生產者)、人力資本的擁有者(企業的知識型員工,即人才本身)和管理者(包括企業家、國家和社會中介組織的管理者、企業知識管理者),這三類群體在知識的創新、傳播、交換、運用等整個運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經濟學中的產權理論,知識資本創造了社會財富,知識資本的所有者就應該按照各自提供要素的貢獻大小來獲得要素的收益。知識的形成過程也需要投資,也有成本。如果知識資本用於企業的生產並且為企業的產出做出了貢獻,為企業帶來了價值的增殖,但其所有者如果沒有得到補償,知識資本所有者也就沒有投資的動力。因此,知識資本的所有者,具有按照知識的市場價值獲得相應報酬的內在利益要求,知識資本化是知識資本所有者要求等價交換的必然結果。

契約理論

作為一組契約集的企業,它是由眾多理性參與者(即政府、管理者、股東、債權人、雇員、客戶、供貨商、審計者)之間結成的一個契約聯合體,這些契約是當事人(兩個以上)在地位平等、意志自由的前提下,各方同時為改進經濟狀況(至少理性預期)而在交易過程中確立的一種權利流轉關係(易憲容,1998)。它們可以是明確的,也可以是隱含;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在此種理性的前提下,參與者進入契約為的是提高或改善他們各自的經濟的狀況,契約使每一個參與者有義務向組織提供資本、技術或信息等資源貢獻,相應地,作為回報,契約也賦予每一個參與者從該組織獲得資源的權力。
根據契約理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是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管理等資本的所有者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達成的一個有機契約,企業是知識資本價值實現的最基本的經濟組織。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成為最稀缺的生產要素,其所有者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前景,成為企業風險的承擔者,但同時。企業卻無法監督知識資本所有者的工作努力程度。因此。要使契約趨於完備,就應該讓知識資本所有者像其他權益性資本所有者一樣擁有企業。使知識資本所有者成為權益性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部分的剩餘權益索取權。

意義

首先,知識資本化促進新生產資料的運用。傳統觀點認為,生產資料主要包括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以廠房、土地、礦產、機器設備等物質資源等為代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土地、物質資本投入、能源消耗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經濟仍然可以持續不斷地增長。原來的經濟理論已經無法有效地解釋新的經濟現象。人們通過研究發現是以高科技為代表的知識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物質產品價值的體現越來越依賴於產品的知識含量,單純的物質生產也越來越無利可圖。知識成了利潤的主要來源,生產知識產品比生產物質產品更有利可圖。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全球工業化的發展,人們日常所需要的物質產品被更容易,更大規模地製造出來。物質資源雖然仍然稀缺,但物質產品卻已經相對豐富。這時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物質產品性能,提供人們用於發展和享受的知識,成為最稀缺、最重要的資源。這些知識的邊際效益遠遠大於傳統的物質產品本身。人們知道,只要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可以到市場上交換的產品,獲得物質財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於是人們有意識地運用知識來製造新的勞動工具,並以知識為勞動對象。電腦、網路就是新型的勞動工具,各種信息則成為有別於傳統物資資源的勞動對象。這樣,知識就成為新生產方式中的基本生產資料。看一個社會的生產力先進與否,首先要看其使用的勞動工具和勞動的對象是什麼。知識經濟時代基本的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都是知識,意味著潛在的生產資料是無限的,不存在增長極限的問題。可以說,知識取得生產資料的地位,既是知識資本化的結果,同時也是知識向資本轉化的動力來源。知識資本化不僅促進了新生產資料的運用,也造就了新的產業和新的勞動者。
其次,知識資本化促進新產業的形成。從巨觀來說,人類的產業模式有農業產業、工業產業等類型。農業產業的勞動對象主要是土地,勞動工具以手工工具為主;工業產業的勞動對象主要是各種物質資源,勞動工具以機器為主。隨著信息技術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生產工具被製造出來。這個新的生產工具就是具有一定計算、分析和控制能力的電腦。新勞動工具與傳統的勞動工具相比,具有智慧型化的特徵,勞動者通過指令、符號、聲音等信息而不是體力來操縱和控制這些機器。隨著智慧型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僅可以用電腦來控制機器,還可以使傳統的勞動工具智慧型化。智慧型機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拓展了勞動對象的領域。物質產品被以更容易、更低成本的方式製造出來,從而導致物質產品的利潤率不斷降低。而那些能夠使勞動工具智慧型化,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的知識就具備了極大的市場價值,成了人們追逐的對象。一方面更多的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和開發新物質資源的知識被創造出來,不斷滿足人們日常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面,為生活、發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知識也以一定規模的形式進行專門創造。知識的資本化使知識帶來了高額利潤,刺激了高新技術的創造及其廣泛套用,以知識的生產、使用和分配為主要活動內容的高科技企業應運而生。當其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以高科技為特徵的知識產業。非高新技術生產企業或組織也紛紛利用高科技來提升自己產品的質量或提高工作、管理效率。這樣,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帶動下,知識密集型的教育、通信、信息、商業、金融等服務部門的快速發展,拓展了知識產業的領域。從世界範圍來看,傳統工業仍在社會生產中占據主要地位。但在一些已開發國家,以高科技企業為代表的知識產業正在取代傳統大工業的地位,成為社會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部門。
第三,知識資本化促進新勞動者的產生。知識資本化改變了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地位、就業結構,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在傳統生產方式下,只要擁有物質資本,就可以對土地、廠房、設備進行投資。生產的發展主要取決於物質資本的投入情況。投入得越多,生產的規模越大,利潤也就可能越高。在傳統物質資本面前,勞動者很大程度上只是實現利潤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制度為資本而建立。但知識資本化促使資本與勞動者結合了起來。勞動者成了利潤的主要源泉。在這種情況下,制度為勞動者而建立。如果不如此,就不能發揮人力資本的作用,也就不能實現企業最大的目標——利潤最大化。同時,知識資本化促使更多人進行知識的生產,改變了勞動者的就業結構。一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工具不斷智慧型化,出現了“無人車間”,“無人工廠”,使人們可以從直接的物質產品生產過程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促使更多的人從事知識的生產及其相關行業。在一些已開發國家,腦力勞動者的人數已經超過了體力勞動者。知識資本化還引發了更多的人力資本投資,勞動者素質進一步提高。由於知識的生產比物質產品的生產更有利可圖,國家、政府、企業和個人更願意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增強勞動者的創新能力。但這需要整個社會從思想、制度、政策等方面為知識資本化創造良好的環境。目前,一些認識到知識資本重要性的國家,已經在政策、教育、市場、制度等方面積極推動知識的資本化,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學習、創新的熱情,知識型勞動者正在社會生產和政治生活中展示越來越強大的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