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創造的螺旋》是2006年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竹內弘高、野中郁次郎,譯者李萌。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目錄,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與工業社會不同,知識社會的生產手段不再是機器,而是人的頭腦和雙手。知識由兩個對立的部分“形式知識”和“暗默知識”構成,本書主旨在於,新的知識是通過一個協調及超越對立雙方的“綜合”辯證過程,在連續的動態的“場”中創造出來的。在知識一經創造出來就變得過時的時代,我們惟有整合各種對立因素,才能夠在不斷創造新知識的過程中,用知識稱雄未來。所以,扼殺矛盾是最大的誤區,重要的是要辯證地對待矛盾、擁抱矛盾、綜合矛盾。
享有世界”知識運動之父”美譽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教授大膽嘗試,從知識視角對管理學進行反思,以IBM,佳能,索尼、本田等十幾個世界知名企業的實例,講述知識創造的螺旋上升過程。
目錄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序
第一章 創造知識與辯證法 1
矛盾與知識 2
知識與辯證 5
舊M公司是辯證的公司 18
佳能公司是辯證的公司 21
小結 24
第二章 創造知識的企業 27
知識螺旋 30
從比喻到模型 34
從混沌到概念:管理“創造知識的企業” 38
第三章 組織的創造知識理論 45
知識與信息 47
創造知識的兩個維度 48
知識轉換:暗默知識與形式知識間的相互作用 51
知識轉換的四種模式 52
知識螺旋 63
組織知識創造的促進條件 66
組織創造過程的五個階段 78
小結 80
第四章 創造知識作為一個綜合的過程 85
組織即“處理信息的機器”與組織即”創造知識的實體” 87
知識創造和戰略的作用 89
知識創造是一個綜合的過程 90
“場”:創造知識的地方 95
案例:豐田Prius的開發過程 100
案例:NTT DocoMo公司i—mode模式的開發過程 103
小結 115
第五章 從管理知識到促進知識 119
引言 119
知識創造的壁壘 121
促進知識的視角 130
小結 143
第六章 價值差異化
——產品概念創新與如何組織“Know—what” 147
產品概念創新 147
創新和知識的三個維度 150
功能差異化 153
價值差異化 154
制約共存 156
產品概念的湧現及演進 160
索尼MAV一555型磁碟錄像機的開發過程 161
價值差異化的促進條件 170
第七章 知識管理與全球競爭
——數位照相機產業中奧林巴斯的全球化知識管理方式 175
引言 175
與全球競爭、區位和知識有關的理論 176
數位照相機(DSC)產業 183
奧林巴斯早期對camedia系列Dsc產品的開發工作 187
奧林巴斯的艱難歲月 197
2002年知識管理的挑戰 201
奧林巴斯2002年的全球化知識管理方法 206
小結 213
第八章 跨組織的知識創造
——知識與網路 217
引言 217
跨組織的知識創造框架 218
通過緊密,穩定網路進行的知識創造——豐田集團的案例 220
知識再結合——美國矽谷對跨企業邊界的知識的綜合 224
組織間知識創造的對比模型 226
日本企業真的衰退了? 228
小結 232
第九章 戰略形成過程與對話 237
戰略形成過程 238
對話即社會交流 240
戰略形成過程與發言權 241
對立雙方的相互依存 242
有意圖的與突現的戰略形成過程之間的辯證關係 243
戰略形成過程、對話與知識創造 245
案例:豐田Lexus 247
案例反思:對話與Lexus業務的發展 268
小結 273
第十章 創品牌能力
——索尼公司創造品牌知識的能力 277
品牌研究的新方向 277
“品牌知識”回顧 279
品牌知識的創造過程 281
創品牌能力:索尼事例 285
創建品牌就是管理 298
第十一章 綜合模組知識與整體知識
——信息技術時代經營構架的創新 299
焦點 299
模組構架 303
信息技術與模組化 306
通用品化:模組化陷阱 309
對模組知識和整體知識的綜合 311
“樂天市場”與AskuI 314
源自經營概念的構架 318
信息技術的三大悖論 322
第十二章 辯證組織內部的知識創造 327
Ics是辯證的組織 331
促進辯證組織內部的知識創造 340
通過“場”共享動態情境 346
結論 349
……
作者介紹
竹內弘高,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學院教授、院長,在一橋大學就職前,曾在哈佛商學院任教,曾與麥可·波特合著《日本還有競爭力嗎》(Can Japan Compete)一書。曾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aas商學院的MBA和博士學位。. 野中郁次郎,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學院教授,在知識管理領域,野中教授足被引述最多的作者。他與竹內合著過《創造知識的企業》(The Knowledge-cmating Company)。1996年,該書榮獲美國出版學會“年度最佳管理類圖書”大獎,該著作也是被引用最多的知識管理類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