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雜詩抄》(周作人著·鄭子瑜藏稿·嶽麓書社1987年第一版)。知堂老人之舊詩仍是其散文風格,枯淡有味。在簡潔的句子裡道出自己“憂與懼”的複雜心情。薄薄一冊,勝過許多所謂的大詩人的經典作品。知堂對兒童文學、婦女問題等多有涉獵,其見解至今仍有價值。《知堂雜詩抄》不少寫到兒童的詩句,味道十足。周作人在《知堂回想錄·監獄生活》中談及自己寫詩的師從時說:“那是道地的外道詩,七絕是牛山志明和尚的一派,五古則是學寒山子的,不過似乎更是疲賴一點罷了。”附五十自壽打油詩,詩云: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將袍子換袈裟。街頭終日聽談鬼,窗下通年學畫蛇。老去無端玩骨董,閒來隨分種胡麻。旁人若問其中意,請到寒齋吃苦茶。
基本介紹
- 書名:知堂雜詩抄
- 作者:周作人
- ISBN:7805200041
- 頁數:139頁
基本信息
作者:周作人 1885~1967 著
出版社:長沙 : 嶽麓書社
年份:1987
頁數和開本:肖像 ; 19cm
背景
知堂老人之舊詩仍是其散文風格,枯淡有味。在簡潔的句子裡道出自己“憂與懼”的複雜心情。薄薄一冊,勝過許多所謂的大詩人的經典作品。知堂對兒童文學、婦女問題等多有涉獵,其見解至今仍有價值。《知堂雜詩抄》不少寫到兒童的詩句,味道十足。周作人在《知堂回想錄·監獄生活》中談及自己寫詩的師從時說:“那是道地的外道詩,七絕是牛山志明和尚的一派,五古則是學寒山子的,不過似乎更是疲賴一點罷了。”附五十自壽打油詩,詩云: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將袍子換袈裟。街頭終日聽談鬼,窗下通年學畫蛇。老去無端玩骨董,閒來隨分種胡麻。旁人若問其中意,請到寒齋吃苦茶。 》
海外歸來記
和《知堂序跋》拍手叫好,因為無論從研究周作人的思想和文學觀,還是從保存有
關中外書刊珍貴史料的角度看,這都是一項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叔河先生在回信
中告訴我,嶽麓書社還打算出版周作人的舊詩和集外文編,並熱情約我參與其事,
共襄盛舉。我卻不免有點惶恐,雖然我對周作人的作品頗感興趣,但自知缺乏研究,
難以勝任。
說來也真巧,沒過多久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鄭子瑜教授應邀來上海出
席復旦大學授予他顧問教授稱號的儀式。我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子瑜先生
魚雁不斷,他既來上海自然要去拜訪求教。就在這次談話中,子瑜先生向我透露他
還珍藏著周作人生前親自編定的《知堂雜詩抄》書稿,是周作人在50 年代末寄給
他的,委託他在海外接洽出版,他原擬交星洲世界出版社印行,後因故未果,一拖
就是25 年,而周作人去世也已19 年了。我早知道子瑜先生當年與周作人有過一
段交往,他撰寫了第一部《周作人年譜》,周作人則為他的《鄭子瑜選集》作過序
;我也知道周作人中、後期的一小部分舊詩曾由曹聚仁先生介紹,五六十年代在香
港的報刊上發表過,《兒童雜事詩》還出版過豐子愷插圖的單行本,但萬萬沒想到
還有這樣一部詩稿流落在海外,喜出望外之餘,我當即建議子瑜先生把詩稿交付岳
麓書社出版。
子瑜先生欣然惠允,並且表示:如果由大陸的出版社出版這部《知堂雜詩抄》,
那是再合適沒有了,也可了卻他多年的心愿。
回香港後不到一個月,子瑜先生就把一大包《知堂雜詩抄》書稿寄來了,總共
八輯(即《所謂五十自壽打油詩》、《苦茶庵打油詩》、《苦茶庵打油詩補遺》、
《往昔》、《丙戌丁亥雜詩》、《老虎橋雜詩補遺》、《題畫五言絕句》和《兒童
雜事詩》)250 余首,書前還有周作人寫的總序,真是洋洋大觀,周作人中、後期
所寫的舊詩大部分已包括在內。翻讀這部詩稿,確實令人感慨萬千。它在海外漫遊
了那么多年,最終仍復回歸祖國與讀者見面,只有在國內文藝界比較寬鬆、開放的
今天,才有可能;也只有遇到像鐘叔河這樣思想解放、注重文化積累、有魄力有遠
見的出版家,才有可能。知堂老人如果泉下有知,也應感到高興。
周作人是大名鼎鼎的“雜家”,他的詩也是名副其實,獨具一格的“雜詩”。
不過,這部詩稿雖經周作人自己親手編定,仍然有所遺漏,尤其周作人早年的詩作,
更是暫付闕如。當然,這與周作人認為自己早年的舊詩,特別是那些富於革命氣息
的舊詩不屬於他所謂的“雜詩”有關。我以為,不出周作人的舊詩則已,要出就該
力求齊全。因此,在徵得子瑜先生和叔河先生同意之後,我不自量力,一方面根據
已在海內外發表的《苦茶庵打油詩》(題又作《苦茶庵雜詩》)、《丙戌丁亥雜詩
》(部分)和《知堂回想錄》等書,對詩稿作了一些必要的校勘;另一方面從《周
作人日記》、《知堂回想錄》、《周作人年譜》(張菊香、張鐵榮編著)以及其他
我所能找到的海內外有關書刊中抄出詩稿未收的周作人各個時期所作舊詩57 首,
編為“知堂雜詩抄外編”收入書中。這樣,共得詩308 首,附錄集句和對聯20 多
首,算是一本較為完整的周作人舊詩集。
儘管如此,這部詩稿的遺珠之憾仍在所難免,原因是周作人曾多次編選自己中、
後期的舊詩,幾經刪削,散失不少,詩稿所收已遠非全部。如我又找到一首七
律《偶作寄呈王龍律師》,它對於研究周作人被捕入獄後的心態很重要,可惜書已
付梓,來不及補入了。因而,亟盼海內外識者指教、補充,以期將來有機會再版時
更臻完備。
至於如何評價周作人這些舊詩,子瑜先生已在《跋語》中談了很好的意見,足
資參考。何況詩無達詁,見仁見智,讀者自可作出各自的評價,但我相信,凡從事
中國文化史和文學史研究的,都可能從中受到應有的啟發。
(原載1987 年10 月上海《雜家》第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