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生態氣候,歷史文化,村莊布局,人員構成,養殖情況,教育狀況,醫療衛生,人口及姓氏,歷史沿革,起源及演變,區劃歸屬,文化名人,風俗習慣,旅遊景點,地圖信息,
生態氣候
瞻淇村四面環山,森林覆蓋率70%左右。年最高氣溫40攝氏度左右、最低氣溫-10攝氏度左右,平均溫度約10攝氏度,年降水量1450mm,全年無霜期約220天,全村以河流、山脈、水口為邊沿,水流自東向西,實為罕見,從地圖上看瞻淇的水源主要來自上坑及下坑,60年代在村後山建有大坑水庫(現況如何需了解),估計現有大小水庫6座,百年老井8口,但村中水系因後來村里房屋建造較多,破壞較為嚴重,村里小溪淤泥、垃圾較多,小溪的水以老井的水已基本不能飲用。
歷史文化
瞻淇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村內古民居基本完好,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約102幢,如天心堂、承蔭堂、寧遠堂、九世同堂、蘭芬堂、京兆第、資政第、居然舊居、存省軒等。該村有清朝著名數學家學者汪萊,其著有《衡齋算學》等。其後人河州知州汪廷棟精於輿地學研究,曾主持黃河及湟水的治理,做了許多澤及百姓的好事,當時閩浙總督為其題“澤洽河湟”匾,現懸掛在默思堂,他告老回鄉後繪製了第一幅《歙縣輿圖》,為邑人所稱頌。瞻淇“三雕”堪稱徽雕之絕。
村莊布局
瞻淇村村口有4棵古樟侍衛,布局以義德廟為自然村端頭,自西向東延伸出一條約1.5公里的主街大路街,是徽商往返徽州杭州必經的徽杭古道。現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巷是老虎巷,這裡出了18個秀才,因此學子眾多,書聲琅琅,如虎吼叫,故而得名老虎巷。
人員構成
該村轄6個村民組,704戶,2481人,其中農業人口2358人,農業從業人員1256人,工業從業人員78人,建築從業人員45人,交通運輸從業人員27人,批發與零售業從業人員20人,電工、汽車修理從業人員15人,外出務工340人。
養殖情況
貢菊種植面積430畝,水果815畝,其中西瓜種植面積400畝,是瞻淇名優產品,茶園面積430畝,全年養蠶1084張,茶、桑、菊是瞻淇的主要經濟作物,約占農民人均收入50%,規模養殖戶5戶,主要是肉豬及兔飼養,農戶養殖年效益近100萬元。年人均收入情況。據統計約3512元。
教育狀況
瞻淇村有一座國小,共有小學生190人,教師構成情況待了解,(其他村民文化教育程度及是否掌握1、2門技術情況待了解)。現有村廣播4個,有線電視安裝待鎮裡統一安排,私人安裝小型衛星裝置較多(數據待了解)。村裡有傳統的嬉魚活動等。(是否有體育設施待了解)。村委會會議室有各種法律宣傳欄及讀報閱讀處。
醫療衛生
鄉村衛生所4所。該村部分村民已參加縣新型合作醫療(具體數據待了解),村民現在對參加新型合作醫療有較強意願。村莊衛生治理不佳,路面多為以前的青石板,部分路面澆了水泥,村里目前無垃圾處理及中轉地,鎮裡準備給村里安裝垃圾桶若干個,沼氣池建有約40個,因居住較密集,建大量沼氣池有一定難度.
人口及姓氏
1、主姓及雜姓考證其來源,分宗立派,遷徙分布情況:
據記載,早在宋代瞻淇村主要以章姓為主,江、羅、鄭姓雖然不算多,但宗族勢力很強,古代有“江、羅、鄭,打死人不抵命”之說。自從公元1201年汪楫與父汪俊(始祖68世)由鳳凰遷往瞻淇,汪俊娶本村江氏為妻,從此而起,汪姓大發,人丁興旺,明末清初時,後人受祖先崇拜、宗法倫理觀念的影響,建汪氏總祠一座和八座支祠。總祠取名繼述祠,該祠坐南朝北,方位角北偏東40度,總祠古代不允許婦女入內,僅在每年的清明、中秋時開門,供本族男性祭祀祖先。其祠規模宏大,臨街的入口處原作右各有一座八角樓,樓間連以遊廊,中為御道。享堂五開間,屋架用草架,前後檐步架間採用了軒的作法。左右兩側有廊和後面的寢殿相連。享堂和寢殿間舊時為水池。寢殿為二層樓式,內供藍底金字的祖宗牌位,牌位上方掛有亁隆皇帝所賜的“福”字,可惜毀於九十年代,現只存兩塊清同治八年重立,光緒二十八年刻的石碑,一為《祠規十條》,一為《祖訓十條》,及一道雕刻精緻的石欄桿,九塊石欄板自左至右依次刻有梅、柏、荷、竹、松、玉蘭、佛手、桃花等圖案,十根石望柱頭上雕有栩栩如生的石獅,雌雄石獅左右分立,堪稱石雕一絕。
瞻淇村習慣以血緣親疏來劃分組團和區域,家是組團和區域基本的構成單元,支祠隨血緣組團分布,形成各自的次中心。八支祠前村瞻五,後村有三,分布均勻。各支祠因為人丁興旺程度、財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大小規模不一。敦和堂(現前進中進存完整):位於上街旁,距總祠較近,並得到皇帝“恩榮”的題匾,規模宏大,做工考究,門面正面用青磚磨磚對縫方式砌出門樓,門樓上有磚木石雕“百象圖”,牆內為朱紅色木構門屋,子角樑上做有套獸,色彩鮮艷明麗,大異於徽州建築的素雅。三開間享堂用料碩大,前後檐作軒。月梁梁楣彎得平緩而舒展,偏於明式做法,尤其具有多種形象的象形梁頭,增加了堂內的裝飾效果。敦睦堂:歷史上遭火災三次,1975—1982年間前進被毀,現仍存有大部分,據說此祠是全族中最富有的,木構殿堂全部用白果樹做成,其瞻地面積和建造式樣和總祠相仿,由此應不虛其言。四友堂:這一分支出了許多做官的,在族中地位較高,該堂最初和敦和堂是兄弟二人始建的,故在村內此兩堂人關係較親密,該祠已毀。敬義堂、敦敘堂、嘉合堂、餘慶堂、四維堂,這五祠於1982—1990年間被毀。
瞻淇村至今仍有相當部分村民,生育下一代仍按字排輩份,其名字的第一字按承、鼎、禮、明、立、達、德、睦、仁、和……排下去。汪姓的發脈發達,已近一個世紀,至今已有二千餘人,而章、江、羅、鄭姓已為數不多,還不足汪姓的四分之一。
2、瞻淇村歷代戶數、人口數量及變化:
瞻淇村在明、清時期最為鼎盛,已有三百餘戶,一千三百餘人。
民國至解放初期,人口增長較快,至實行計畫生育政策前,人口最高峰達二千七百多人。近十年中,因計畫生育的普及到位率,人口開始下降,截至2006年初,人口降至二千四百人,七百零二戶(因時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戶數略有增加)。
3、瞻淇村的人口構成、生產生活、人居環境:
瞻淇人的文化結構,初識瞻10%,國小的瞻30%,國中瞻45%,高中瞻15%,高中以上瞻10%。該村年最高溫度40℃左右,最低-10℃,平均溫度約16℃。年降水量1450mm,全年無霜期約220天,80%的人以農為主。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為主,油料作物以芝麻、油菜籽、黃豆為主,經濟作物以林、茶、桑、毛竹、果、西瓜、菊花為主。養殖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外出打工、經商的也瞻相當部分,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2005年人均收入達3512元,最高收入年達30萬餘元,最低不足200元,貧富差距較大。
瞻淇村人多地少,人均居住環境相對緊張,因缺少統一的管理和規劃,村民意識淡薄,亂瞻地亂建房,破壞了古村落的和諧、完美。解放後至今,大部分古居已拆改建,現存的古建築還有100餘幢,最有價值的明清古建築還有40餘幢。近年來,瞻淇村的經濟發展較快,三層高樓比比皆是,而且裝修十分講究,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已是平平常常,電話普及率達90%,村民的生活質量逐年大幅度提高。
瞻淇村兩委在抓經濟的同時,現已著手整治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保護尚存的古民居,讓瞻淇村悠久的歷史文化得以繼承光大。近幾年來,全村共退耕還林1000多畝,嚴格控制樹木砍伐,有效保護水利資源,修復了4口古水井,道路硬化普及率達95%,安裝了自來水,村里主幹道裝上了路燈,污水溝得到徹底整治,衛生管理制度十分有力,村民的覺悟進一步提高,徽派建築得以繼承,既尊重現代人的生活,又把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加以保護,和自然環境氛圍一脈相承,和諧相處,向世人昭示各個時期瞻淇人的文明成就。
歷史沿革
起源及演變
瞻淇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唐長安二年(公元702年)章東和章元鎮兩丞相退隱於此,勞作生息。章元鎮生有二女取名素娥和翠娥,其妻一日和二女山上採桑,母為虎攫,二女呼號奮勇捕虎,母因而得救。刺史奏報朝廷,為表其義,受皇旨在村中興建“孝女廟”(宋朝范仲淹手跡)和“孝節橋”各一座,“孝女廟”大門門樓的磚雕上也有北宋名相范仲淹題下的“章氏 朝遺御節孝名家”的手跡仍清晰可見。這也是瞻淇村原始名章祁村(祁通即地界之意)的由來,也有“先有孝女、後有瞻淇”的說法。
公元1201年,汪楫(字作舟,號濟川,宋嘉定至淳祐年間進士)與父汪俊(字仲深,號岐山,瞻淇又名岐山)遷入章祁後,人丁興旺,歷代有官。村風水地理頗為精通的71世祖俊七公,想方設法破功章氏家族,在祠後連挖二塘,斬斷山脈,章氏支丁從而大減,汪姓日益發達連出祖孫進士,單老虎卷內就出了十八個進士,據縣誌記載就有42位。康熙二年(1642年)其後裔汪作霖任江西九江府德化縣令,借《詩經·衛風》“瞻彼淇奧,綠竹猗猗”詩句,將章祁改為“瞻淇”,並用黟縣青雕刻了“瞻淇”二字,立於村西進口拱形大門上,大門兩邊有對聯:“玉竹三元夜,銀花萬樹春”。
區劃歸屬
瞻淇村總面積8.5平方公里,其古村落選址和建造,依據“枕山、環水、面屏”的形象風水原理,和徽州大部分村落的外部空間呈現出同構的模式。西北方向的李玉玲是其祖山,從此分出兩支山脈。向左為來龍山、和尚坦;身右為毛塢峰、春塢峰,兩側延伸將整個村落環抱在中央。村子背依的來龍山,蜿延起伏如行龍而來,面對的遠山秀峰巔,鬱鬱蔥蔥如一面屏風,正是風水中所理想的龍脈、朝山。我村有一習俗,誰家喜得貴子必捧土一把堆於秀峰巔。南面緩緩流過的大坑之水,既給瞻淇居民提供了生活、生產用水,在風水上又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徽州的河水一般是由西往東流,但在瞻淇這小環境內,水是由東往西流的,據稱最初風水師相中這塊地和此有關。從村落的形態上看,瞻淇村三面環山,東面略為開敞。三條主要水渠——大坑、塘坑、下坑限定了村落的邊界,穿村而過的上坑之水又將瞻淇分為上街和下街兩部分。瞻淇村的水口在村西南處,河水流去的方向。此處兩側有青梅山、打鼓山夾峙,原來水流是通暢順直的。為了符合風水的意境,經風水師指點後,人工將河道扭曲成“之”字形,以求留住財氣。方印墩上廣植樹木,以求障風蓄水,跨河而建的大 堨橋,亦橋亦閘,控制以下百餘畝水田,成為水口的“關鎖”。橋旁邊的鬼神壇,是祭河口處。橋頭一株數百年以上的風水村,枝葉茂盛。按村中風俗,凡孤寡無兒女者,為求死後有歸宿,每逢過節都須來祭風水樹。村內有完整的明溝暗渠水系,雨季時能迅速排除積水。前後村內均勻分布著的人工開鑿的水井、池塘,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生活用水。
古代瞻淇是一曲天人合和的田園牧歌,為了能夠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繁衍、興旺發達,選擇了一條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主要體現在營造、理水、防風固土三個方面。
營造村落,首先要選址。相傳宋時,汪姓家族由西遷入現今瞻淇村所在地。其68世祖俊公通曉風水,看到瞻淇的河流由東向西流,認為大異,日後汪姓可“代代不離百里侯(知縣)”,於是在大坑北岸擇地而居。歷史上瞻淇村多旱少澇,而大坑附近丘陵環保,山溪匯集於此,生產、生活用水得到保證。村落遠離後山,以避山洪和塌方。村中兩條長溪垂直於大坑向後山延伸,使村落有了發展的餘地。如此擇地建村,風水術上解釋為“藏風聚氣”,日後必會繁榮昌盛。在單體民宅的建築上,宅口都朝向東南,以求“東曬日關夏皆蔭”。而風水術得以朝向賦予人文意義—“癸山丁向”,取富貴和人丁興旺之意。
水是村民生產和生活的命脈,理水關係到全村的存亡大計。
瞻淇水系是以大坑和與其基本垂直相交的上坑、下坑之水為骨架。這兩條“長源”發自村後的丘陵,流經村落,匯於大坑,既負責生活給水,又有排污的功用。兩溪之間是民宅最早集聚的地域。大坑水源充足,道寬流大,主要負擔農業灌溉和抗旱排澇的任務。村內有八口百年以上的老井,其中五口老井位於靠近後山的水眼,這裡正處地下水道上游,遠離居民區,污染少,水質好。井壁和底部都用細砂、瓦片、木炭做成幾道濾水層,鋪入土壤2—3米,以確保水質優良。農業灌溉用水、飲用水和生活排水基本分開,水源衛生,同時滿足了建築的防火要求。
古代瞻淇人對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特別重視。漫山遍野的紫荊曾被稱作古瞻淇的十景之一,防止村民上山砍樹而種植的。在瞻淇宗祠中的《祖訓十條》(現保存完好)中明文規定了對進山盜伐者的嚴懲措施。在沿水河岸多植樟樹,如今都已成為合抱的參天大樹,目的都是防風、蓄水和固沙。
瞻淇村歷史區劃上跟著各個時代而變遷。解放初期至1958年,鄉公所設在瞻淇,除原呈村降鄉所轄七個村外(槐棠、佛川、呈東、呈西、高山、蔡塢、瞻淇),還轄原南源口的旺村、金山,58年以後成立人民公社,社址遷往呈村降至78年成立鄉鎮府,81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制,2005年底區劃調整,拼入北岸鎮。
文化名人
瞻淇村歷史上私塾、書院、文會較多,有七、八個之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古梅山書院,上學堂和鄉約所。瞻淇人注重文化教育,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名人,據《歙縣誌》記載有42位。
1、汪楫:字作舟,號濟川。宋嘉定至淳佑年間人。宋嘉熙二年(1238年)進士,官承務郎;
2、汪傑:汪楫之孫。字元龍,號天成。元英宗辛酉(1321年)進士,授徽州路推官;
3、汪龐(1535—1586年):原名一林,字汝茂,號懷南。明嘉靖、萬曆間人。由邑庠生入太學,授北京東城兵馬司正指揮;
4、汪道鼎(1596—1676年):字兆新。汪寵之孫。明邑庠生。對族裡貧困者“月有助,歲有輸”。其義行為族人所稱道;
5、汪守成(1546—1610年):字子孝,號存初,為鎮國將軍;
6、汪鳳來(1572—1638年):字瑞虞,號全初,由太學生授北直永平府山海衛經歷;(汪守成長子)
7、汪鳳鳴,字瑞文,由太學生授陝西布政司理回潼關管稅,後升北直保定府大寧都司;(汪守成次子)
8、汪鳳翀,字瑞明,由太學生任遼東守備;(汪守成五子)
9、汪翥,名鳳翥,字瑞儀,汪守成第四子。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官遼東副總兵。欽差駐防寧、錢、松、錦等處,統轄覺華島水師總兵官。崇禎十五年(1642年),帥兵授松山之圍,清兵破松山,被執不屈死。清乾隆時賜謚忠愍。侄國偉(汪鳳嗚之子),字良夫,隨翥往援松山,左右效忠。城破,與叔同被執,不屈殉國;
10汪鳳岐(1575—1645年):字儀周。父守業,太學生,汪鏢之子。鳳岐由太學生授福建清流縣主簿,後升浙江紹興衛經歷;
11汪鏜(1526—1581年):字汝和,號懷峰,南京兵馬副總指揮,後任雲南楚雄府通判;
12、汪守愚(1555—1605年):汪鏜長子,明萬曆太學生,為雲南白鹽井堤舉司使;
13、汪守魯(1558—1602年):陝西甘州行都司新事,汪鏜次子;
14、汪守常:汪鏜第七子。明吏部省察候選,署理山海關火藥局事;
15、汪作霖:守常之子。郡庠生,崇禎壬午科(1642年)應順天鄉試舉人,任壽州蒙城縣教諭,升江西九江府德化知縣。
16、汪溥勛:字廣淵,汪作霖長子,自少馳聲藝林,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順治帝臨軒親試,拔為舉人第一,康熙丁末進士,修玉牒五載;
17、汪浩然:字我常,汪作霖次子,清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督中南倉場,潔己奉公。著有《楚游草》、《宛陵游草》,與兄溥勛同稱為“兄弟進士”;
18汪勷:原名起鰲,字匡洽,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杭郡副貢生,博洽多聞,下筆千言立就;
19、汪泰來:字陛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進士,任潮州府同知;
20、汪鐸:字汝之,號晴峰,鏜之弟,由太學生授山西布政司經歷,轉任浙江都司經歷;
21、汪守靜:字子安,由太學生授福建泉州府照磨,主管文書之官,後升任四川夾江縣主簿;
22、汪:字汝哲,號懷陽,應天府經歷;
23、汪守誼:鑒長子,習易經,由太學生任應天府經歷;
24、汪守諒:字友仲,邑庠生,入太學,中萬曆丁酉(1597年)科應天府副榜,鑒之次子;
25、汪鍵:字汝守,號南川,由太學生授廣東文昌縣縣丞;
26、汪騰鰲;字鐘澤,號茗溪,汪鏜之孫,父守沖,鏜之第五子,騰鰲為武庠生,授江西金谿縣縣丞,以禦寇功改升南贛都司;
27、汪立忠:字希仲,清康、雍間人,由甌寧丞調台灣,升任武陵,龍里二縣縣令,又調永寧州牧,政績昭著,以辦運軍需積勞致疾,卒於官,部列軍功一等;
28、汪立名:號西亭,清中葉人,由內閣中書薦升郎中,出守順寧,再守辰州,攝兵備道事;
29、汪燧:字遂有,清中葉徽商,清康熙六十一年饑荒,燧散五百石認賑族人,又捐設義渡一,創祠宇三所;
30、汪鈸:字方來,汪燧子,清太學生,認父老代治鹽策,被興為浙甲商,鈸體父志,務為善;
31、汪應溁:字源徵,號念齋,習易經,由廩拔貢授涇縣教諭,升授閩泉州府晉江縣知縣;
32、汪昌:(1717-1788):字壽胥,乾隆乙酉(1765年)科舉人,著有《靜山堂詩集》,《靜山堂文集》;
33、汪萊(1768-1813年):字孝嬰,號衡齋,汪昌之子,著名數學家,著有《衡齋算學》一至七冊,《覆載通幾》、《參兩算經》各一卷,在中國數學史上,他第一次對組合理論及P進制進行了研究,其《遞兼數理》、《參兩算經》所言皆前人所未言,曾奉特旨和許沄、徐準召入國史館修纂《天文志》、《時憲志》書成之後,汪萊被選任石埭縣訓導,嘉慶十八年,病逝於石埭任上,享年四十六歲,汪萊撰子經史,熟於《許氏說文》,工篆書,能詩善歌,其他著作有:《遞兼數理》、《校正九章算術及戴氏訂訛》,《十三經註疏正誤》、《聲譜》、《說文聲類》、《今有錄》、《樂律逢源》、《衡齋文集》、《衡齋詩集》等;
34、汪光恆(1810—1841年):字小衡,汪萊長子,繼承父學,專注數學研究,以四年時間,撰著了《小衡箕說》四卷;
35、汪光謙(1813—1852年):字吉庵,號叔為;汪萊次子,十九歲入郡庠,二十三歲中道光乙未(1835年)舉人,考授成安宮教司,選寧國縣教諭。
36、汪廷棟(1830—1909年):汪光恆之子,字雲莆,號芸浦;自幼淵源家學,專注數學及輿地學研究。
37、汪廷柱(柱或作桂,1851—1923年),字石臣,光謙之子,清光緒二十九年鄉試舉人;
38、汪國清:清末人,幼貧乏,以商業起家,獨立重建汪氏支祠敦睦堂,樂善好施,同里稱之;
39、汪佩蘭,字秀圃,號漁仙,汪萊族兄,清乾隆時生員,工詩善畫,博通經、傳、子、史,與汪萊相講習,著有《漁仙文稿》、《延綠堂詩鈔》。
40、汪永侖:字型崇,號曉峰,清乾隆時布衣,汪萊族弟,善詩,著有《聽拾樓詩鈔》十四卷,汪萊為席;
41、汪與圖:字和符,清乾隆時人,官中玉,倜儻多才,富而好禮,著有《雙梧就閒吟》;
42、汪芬:字桂岩,號蟾客,能詩,工篆刻,印紐題跋尤有致。
風俗習慣
瞻淇村至今還有喜戲魚燈的習俗。宋代宋理宗時,瞻淇人丁興旺,代代有官,以北京兵馬總司汪曙,江蘇縣令汪鴻澡,江西九江府府台汪作霖為首,在村里興起元宵節花燈,在明代,辦有廟會,懷念祖先,建有忠烈祖廟,每年正月初八打掃,整理廟內,百姓各配備36碗36盤各類祭品,初九廟內上燈,外界備各種花燈,有竹馬,蛤殼厘、樹燈、猴兒舞棍,魚,直到正月十八日、十九日收會。魚燈至今流傳著,農曆正月初八時,各種大紅鯉魚輕擺身軀或前俯後仰跌盪起伏旋圈子在大街上,大紅鯉魚每到一戶人家,都會放慢腳步,踩踏著鞭炮的紛屑起舞騰躍,伴著熱烈的鼓聲把幸福吉祥送入百姓家門。正月十五元宵節,魚燈便戲到做喜事的農戶家,為新居落成、慶壽、結婚之農戶歡慶,據說是能祛邪避晦、喜上添喜,各農戶家人總是熱情地泡好茶、擺果盤、燃紅燭、燃鞭炮迎接紅魚的光臨。魚兒一衝到堂前,就如入無人之境,隨意掀風鼓浪,盡興起舞,迎百福,納千祥。過了十五,大紅鯉魚又要換貌一新,披掛青衣成為大青魚了,表示一年的開始,春光處處,萬物生機,春耕開始了。
旅遊景點
瞻淇村內有一條貫通東西的主街,它與村子總朝向相垂直。以和上坑水交叉點紙碼店橋為界,橋東稱上街,橋西稱下街。這條主街原是古徽州府通往杭州的古道,寬約三米,垂直主街有五六條古巷道,整個布局和諧、講究,是經過嚴密的統一規劃和設計的,至今現最有價值的古民居還有40餘幢,這些古民居的屋主對自家的宅院精心營作和美化,尤其是磚、石、木“三雕”工藝,處處體現出巧奪天工的神息與匠心,堪稱徽州一絕。主要古民居最具特色的有:
天心堂位於上街中部北側,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一幢保存較為完好的明代住宅,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天心堂的永生公曾作過歙縣縣令,當時的三朝元老歙縣人許國和其素有舊交,因而請到了明末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為它題寫了“天心堂”匾名,懸掛於大廳上。天心堂以其布局典型和雕刻精美著稱。平面為“五間官廳”、“一屋二井”式,宅內梭柱卷殺。斗栱分瓣、鷹嘴、蟬肚雀替等木構件做法正規而古樸。樓上正面天井欄桿為“飛來椅”,靠背作弧形,高約一米,其欄板外側滿布花飾,用靠背柱隔成五間,每間四層,中間兩層又用細木條分隔成寬約0.4米的小方格。第一層下雕“壺門”,第二、三層每小格內雕各式花卉圖案,第四層雕淨瓶荷葉,排列有序。後天井較為窄小,因長期雨水侵蝕地面和臨近的柱磚,在1941年翻修中加蓋了屋頂。宅內隔牆材料採用木板、柳條、竹片等,不用磚砌,其中梁坊間隔壁用蘆葦編織,外糊泥築成。天心堂正堂中無鋪地,只在正中鋪有四塊350mm×350mm大小的方磚,當地人稱為乾坤印。相傳古代辦喜事,新娘的花轎一定要停在這個乾坤印上,才能下轎拜堂成親,以保長久的吉利、喜慶。
九世同堂:宅位老虎巷底,1901年營建,因門罩上有精美的“九世同堂”磚雕而得名,其門罩起翹昂然,採用透雕手法,在厚不到一村的磚胚上,全是鏤空的花飾,從近到遠分離好幾個層次。以連鎖的拐子眼、步步錦、萬字紋作邊飾。中間主要裝飾部分則是人物戲文配以亭台樓榭,將民風民俗納入其中。兩邊以捲雲游蛟龍、獅子戲繡球為咬端首尾。人物姿態逼真,花鳥走獸形象生動,極盡玲瓏剔透,精細華瑣之能事,是典型的清代磚石雕作風格。其宅汪姓,其曾祖父在蘇州開米店發家後,委託管家(遠房親戚)回故里建成此宅。緊挨主宅旁有管家宅,門朝東向,主僕兩宅關係明確。全宅沿平行的二條中軸線布置,每個軸線上均有兩進院落,隨地形逐步升高。最後第三進為連通的二層高廚房,廚房可分可合。全宅通過橫向天井間相互貫通,合用一部樓梯上二層,空間聯繫緊湊,反映了大家庭的生活風格。
寧遠堂:始建於明末清初,原是一座三進的住宅,分前、中、後三個院落。宅的主人曾在朝中做過二品官,故此宅修葺甚為考究。寧遠堂呈前低後高台階狀,各進房屋都建在不同的標高上,這樣據說有利於風水之力導入宅中,以求得好的利勢。正廳部分柱子碩大,柱礎、梁墊等結構件製作精美,且二層檐伸出要大於底層腰檐,營建較為特殊。後院兩側廊設有擋雨板的功能。
裕德堂:始建於明末清初,該宅前後兩部分軸線錯開,各有“四瓦落地”的內天井,上下樓層柱子錯位布置,朝向北偏西30°,其宅門向正北扭轉,形成“歪門”,是因要避免宅面對汪氏支祠-敦和堂,為避免風水上犯忌的“門當戶對”所致。門樓雕刻精緻,可見許多吉祥圖案與花飾,如虎頭、如意、回紋、祥雲、雙鳳朝陽等。門扇為鏤花木雕,門鎖扣環處攔腰樘板上有四塊木刻圖案,前兩組合為“琴棋書畫”,第三組為“和合利市”,最後的“古琴傘蓋”喻在“風調雨順”。裕德堂做工精巧,後部廚房在隔壁上設了小巧的灶神台,前廳牆踢腳處有方磚雕,上鐫小鹿,室內布置推崇自然,致祥軒內一幅“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對聯,反映了主人的人活追求。
方金榮宅:該宅建於20年代,最初宅主為汪氏90世之汪裕壽,屬天心堂一支。屬典型的“四水歸堂”平面,二層。側有一附院,內有水井一口,用於廚房,儲藏之用,正中一間原為宅主打麻將、用餐、休息場所。此宅木雕甚為精美,正房四個斜撐為“八仙”題材圓雕,二仙一組,各仙神態各異,極具動感,含驅鬼避邪之意。
京兆第:位於上街,建於清初,京兆第為門罩牌匾上的題名,據說祖先做官到京兆尹的,其內大堂稱為“立仁堂“。整座宅分為三路。中路最寬,裝飾講究,東側一路窄長而無天井,舊時可能作儲藏之用,兩側一路單開間加廊帶天井,底層作廚房,應為僕人居住部分,二層有門洞顯示古代宅西還有住房,宅內隔壁用葦桿抹灰而成,宅內一柱上有火焚痕跡,據說太平天國軍敗退於此,晚上用火把照明插在柱上不慎焚燒所致。
資政第:又名“汪萊故居”,位於下街東側的中巷內,汪萊是清朝著名的數學家、學者。該宅實為其孫汪廷棟所建,汪廷棟是清光緒年間秀才,任過河州知州,官居二品鹽運使。因他曾帶領百姓治理過湟河,閩浙總督楊昌浚於光緒十二年贈其“澤洽河湟”匾額,廷棟告老還鄉後,乘轎遍游歙縣,繪出歙縣第一張地圖。宅內退思堂、默思堂,轎廳及退思堂一側未建成部分組成,其中退思堂為光緒年間所建,其餘部分則為民國時期增建,宅內匾額頗豐,從外到內分別掛有“資政第”、“誥命”、“退思堂”、“花好月圓人長壽”和“退藏於默”等匾額。由於宅主人長期為官,注重封建禮教,該宅與普通民宅有所不同,從八字門屋進第一進官廳,空間高大,但因為來往的為官男兒不可“屈居”婦人之下,
所以官廳上都沒有供女眷活動的樓層,官廳前兩側耳房開敞,是主人宴請賓客,或有禮儀活動時,藝人、樂隊活動的場所,宅側有避弄,供女眷、僕人之用,內院底層挑檐很大,如有客人進入內院也望不見二樓的家眷,同時樓上的女眷也望不見院內的主人。該宅是村中最大的宅院,瞻地一千餘平方米,因來往官吏較多,故在宅門前巷道拓寬,便於坐橋停息和調頭。隔巷有汪廷棟為長子建的新宅,旁有獨立的一廚房院落,再往西為故居書樓“補過軒”,軒旁有置湖石假山的花園。
兩汪宅:位於老虎巷中部,住宅形式明、清建築中極為少見,回字形平面,前後進建築進深基本相同,後進堂屋作三層,前進為二層加閣,故天井顯得特別幽深。側附有三開間二層高的偏屋。
蘭芬堂:宅位於老虎巷口,平面布局為一進二層加偏屋,內部裝飾簡潔,大廳地面隆起一塊,不知何故不將其做平整,廳內有胡林翼題寫的“蘭芬堂”匾(胡林翼是清代道光進士、湖北巡撫,據汪光佑說,他的遠祖曾是胡林翼的老師)。
汪翥宅:宅祖先汪翥曾任明代的兵馬總司,該宅形式古樸,引人注目的是天井中太平池,為明代住宅內的典型做法,可作救火用。汪翥宅原有相同的左右兩路建築,現東側一路已毀,宅內不用當地常見的雕花斜撐等裝飾構件,而在梁頭處直接採用方木形式,脊桁的隨桁枋粗大。樓面用雙層鋪地,即底層為木板,上層鋪方磚,這種考究的做法能起到一定的消防作用。樓上側廊壁上有磚制斗拱,各房間均有閣樓且進口不明,可能原為藏寶藏身之用,現宅內有存古匾兩通,一為“式好堂”,另一為“思詔一綸音自命不 俊”。
承蔭堂:位於村北池塘邊,主軸線為南偏東15度,建於清末太平天國年間,其木構樑柱甚為簡潔,門窗及斜撐等部件裝飾精美,據說清末徽州人造房費用一半用於蓋房,一半用於裝修,故而承蔭堂和同時期的徽州居民一樣具有大量的磚雕、木雕。其最有特點處是平面呈簸箕形,口小肚大,意為“財不外流”,二廳二天井,前廳軸線為南北向,後廳為東西向,這種在住宅中垂直轉換軸線的布置方式,並不多見。
汪天沐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平面布局緊湊,無天井,全宅分上下二層,入口處的漏窗巧妙地解決了大廳內的採光。
高屋:又稱老高屋,為汪菜長子汪光恆所建,現建布門屋部分保存較為完好,門屋上的磚雕、木作等應為舊時原物,前進較大,後前略小,二處均有天井。
存厚堂:為汪菜次子汪光謙後裔所建,宅規模較大,前後共有三進,另在東側一路附有書房、花園及廚房,花園內的花窗、景門在村已極少見到,有堂匾 厚惟”。
居然舊宅:位於下街旁,宅主原屬敦睦堂後裔,祖上經營茶葉生意而致富,故全宅雕飾精美,宅內兩側廊較短,當地稱“三間二角廂”或“三間品字”,宅後廚房曾失火被燒。
天也堂:位於寧遠堂西側,保存較好,屬四友堂後裔所建。
我堂:位於宅屋壩邊,汪光恆隔壁,一院一天井,上下對堂,窗戶雕有經商市賈之門,講究財源入戶,利市富足,還有銅錢彩帶、元寶匣盒等象徵,商市題材互配共存,花草盆景齊全,住宅保存良好,大梁頭斜撐二個,各雕雄師二隻,大門雕有 字圖。
存省軒:建於清宣統,祖輩經商,建築、雕刻特色各異,堂屋內下層雕有方孔的荷葉卷帶,喻為“和合利市”。還刻有琵琶、傘蓋,故有“處者以學,行者以商”的樂意,兩邊和窗衣雕有明暗八仙,大廳“存省軒”匾額題字者詹淦,為洪琴書法家。
安吉堂:建於1878年,89世祖汪延桂,字甫仁,在上海開設“汪裕泰”茶莊,其屋結構一屋二院一天井,罩門木雕研究,欞格花紋,精巧玲瓏,廳堂內上下住房,均雕篆有方孔錢幣,荷葉卷帶,喻為“和合利市”,還刻上琵琶、傘蓋,取意“處者以學,行者以商”,“風調雨順,琴棋書畫”又有詩禮之風,可見又是“書香門第,漁耕樵讀”的善良人家,“安吉堂”匾額為吳守錫題。
紙碼店橋:在大街正中,有青石板建成拱橋一座,其水起源於上坑,水流長年不斷,因是汪國清開設了紙碼店(燒香拜佛還有素紙碼出售,該幣淡黃色)故而得名。敦和堂:是瞻淇八大支祠的一座祠堂,有五昌門樓“白象圖”的精美磚木雕。
敦睦堂:是瞻淇八大支祠里的一座,建築宏偉,木柱全由白果村建成。
(敦和堂、敦睦堂是瞻淇現僅存的兩座支祠,前面已詳細作了介紹)
瞻淇村歷史上曾有過十景八秀,現存的有犀中望日(指村後山為犀牛形),金盆撈月(指村西南山形為半月形),文筆峰橋(又名登瀛橋),青梅竹馬(村對面的青梅山,形狀似馬回頭吃草,故得此名),秀峰翠巔(山在對南,面對村落,是瞻淇周圍最高峰之一)五大景。
文筆峰橋邊(杭徽公路旁)有一參天古樟,三人才能合抱過來,大板橋頭還有一古樟,是大自然的造化,樹桿有一圓洞,樹枝稀少,更有古典風味。
瞻淇村是個自發的,詩意般的村落,以河流、山脈、水口為邊沿,以義德廟為自然村端頭,自西向東延伸出一條約一公里長的主街,再以主街為中心軸向兩邊密布開許多條巷弄和眾多人家,縱橫交錯,分布均勻。它的街巷系統很完整,有中心軸,有方向感,有節點,有邊沿限定,經過了精心科學規劃,整個古村落在粉牆黛瓦間行走,淳樸的鄉土氣息濃郁,品位極高,讓遊客難以忘懷,回味無窮。
地圖信息
地址:瞻淇村(杭徽高速公路歙縣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