瞘

瞘是形聲字,目為形,區(kòu)為聲。基本字義是:眼睛深陷的樣子。可以組成的詞語有:瞘瞜(kōu lóu)、瞘(kōu dōu)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瞘
  • 外文名:sunken
  • 拼音:kōu
  • 總筆畫:9
  • 部首:目
  • 筆順讀寫:豎折橫橫橫橫撇捺折
  • 筆順編號:251111345
  • 五筆86:HAQY
  • 五筆98:HARY
  • 倉頡:busk
  • 四角號碼:61014
  • 鄭碼:lhos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70D
  • 繁體字:瞘
  • 詞性:動詞
  • 造字法:形聲
  • 結構:左右結構
基本字義,相關詞語,字源演變,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1) 眼睛深陷的樣子:大病一場,眼睛都~進去了。
(2) 眼珠深陷 [(of the eyes)sink in]。
又如:瞘兜(凹陷);瞘撓(凹陷不正)。

相關詞語

瞘兜】kōu dōu
面龐中間深凹的樣子。
《水滸傳》第十五回:“ 吳用 叫一聲道:‘二哥在家么?’只見一個人從裡面走出來,生得如何,但見:瞘兜臉兩眉豎起起,略綽口四面連拳。”
【瞘瞜】kōulóu
眼窩深陷。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如圖所示:
字源演變字源演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烏侯切,音歐。深目貌。或作。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與眗同。
又《字彙》丘舉切,袪上聲。目往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