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思殿

睿思殿

熙寧八年造睿思殿。在欽明殿西。睿思之右建延春閣。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處,乃即睿思殿之後為宣和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睿思殿
  • 修建時間:熙寧八年
  • 別稱:北宋皇城內書閣
  • 所在國:中國
修建及變革,史籍記載,
北宋皇城內書閣稱為睿思殿。
文德殿望睿思殿文德殿望睿思殿

修建及變革

紹聖二年四月二日丁卯,宣和殿成。徽宗晝日不居寢殿,以睿思為講禮進膳之所,就宣和燕息。大觀二年再葺,徽宗為〈記〉,書之石。(元豐)七年,童子朱天申對於睿思殿,誦《十經》通。十月十四日,賜《五經》出身。 綜上所載,可考得睿思殿乃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造成,殿在欽明殿西,右有延春閣。元豐七年(1084),童子朱天申嘗對於睿思殿,誦《十經》通。是年十月十四日,神宗賜以《五經》出身。哲宗時,以睿思殿神宗所建,不敢燕處,乃於殿後為宣和殿。徽宗則以睿思殿為講禮進膳之所。大觀二年(1108),殿嘗再葺,徽宗為〈記〉,並書之石。惜徽宗所撰〈記〉已散佚。

史籍記載

1、《宋史·地理志》記載:“宣和殿在睿思殿後,紹聖二年四月殿成。”
2、《宋會要·方域一》,“(紹聖)二年四月宣和殿成,初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處。乃即睿思殿之後,有後苑隙地僅百許步者,因取以為宣和殿焉”。黃庭堅詩注,“睿思,神宗便殿,在垂拱殿後”。
3、米芾《苕溪詩》卷書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八月,米氏38歲。卷後有其子米友仁跋、明李東陽題,卷前右下角有項元汴《千字文》“獨”字編號。鈐宋“睿思殿印”、“紹興”、元“鮮于”、“白幾印章“等印章。
4、宋陳師道《古墨行》:睿思殿里春夜半,燈火闌殘歌舞散。
5、《進通鑑表》出自范祖禹的手筆,“表”中以司馬光的口吻說“臣之精力盡於此書”,當是不為過的。司馬光編完此書時年六十六,而目已昏眼已花,神識衰耗,牙齒也沒剩幾顆,其費心如此。書奏上,神宗皇帝很高興,對輔臣說:“前代未嘗有此書,遠超過荀悅的《漢紀》。”於是下詔嘉獎,賜銀帛衣帶鞍馬。獨劉攽坐廢不及外,書局中人一一有賞,司馬光遷為資政殿學士,范祖禹秘書省正字,劉恕早死,詔其子劉羲仲為效社齋郞。朝中輔臣們也爭相來看,發現神宗皇帝在每卷的頁首和頁尾,均蓋上睿思殿寶章,可見尊寵。
睿思殿當和爾英殿一樣,皆是皇帝讀書的場所,睿思殿始建於熙寧八年,紹聖二年四月殿後又建成宣和殿,是徽宗的藏書畫處,著名的《宣和畫譜》即以之冠名。
6、《水滸傳》七十二回上寫柴進入內廷,在睿思殿“轉過屏風后面,但見素白屏風上御書,四大寇姓名,寫著道:山東宋江、準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柴進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江湖上喚做“小旋風”,後周世宗的嫡派子孫,因陳橋讓位有德,宋太祖敕賜丹書鐵券在家中。黃庭堅寫有一首詩,中有“睿思殿金井欄”之句,神宗皇帝怕也在該殿與群臣讀書論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