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山

在柏泉的北部,有兩個大小不一的山,一座叫做睡虎山,它與東山的巨龍崗相對,形成虎龍相持之勢。一座叫做陡山,山林茂盛,山上有很好的植被,開春時節,各種鮮花競放,成雙成對的蝴蝶繞山飛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睡虎山
  • 地理位置:武漢市
  • 走向:坐北朝南
  • 主峰:56米
地理位置,人文歷史,旅遊資源,來歷,

地理位置

山上有許多鳥巢,都是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這座山格外神奇,傳說它是仙婦的化身。山的東旁有一山凹,人稱“萬人凹’。傳說是黃巢的義軍與敵作戰時,有萬名將士壯烈犧牲在此。過去,每逢下雨,地下就流淌著紅水,傳說是將士的血跡染成。
睡虎山

人文歷史

睡虎山坐北朝南,海拔高度僅56米,山形好似一隻睡虎。傳說,大禹治水劈三峽疏長江後;又來治理漢江和古雲夢澤,當他來到柏泉這個地方後,感到很疲勞就暫作休息。他的坐騎是一隻老虎。大禹稍作休息後,準備起程前行。可是坐騎沉睡不起。大禹大怒,舉鞭抽打也不見醒。一氣之下,便念起咒語,睡虎立刻變成了一座山。後來,人們在山頭上又建起了禹王廟,以降睡虎,當時人們又在附近掘起了一口井,以便老虎醒來時有水解渴。歸元寺的昌明大師走訪柏泉時,識得這是一處風水寶地,並寫下一篇贊文。目前,睡虎山已被民政部門開發成一座規模較大的墓陵園。
睡虎山

旅遊資源

睡虎山身後就是陡山。此山原來並無樹木,遍山都是亂石雜草。這座山海拔78米,占地近一平方公里,說是黃巢於王霸二年,率軍北伐,經湖南達鄂州進武漢,當大軍從漢口北上路經柏泉時,由於義軍長途跋涉,十分疲憊。黃巢下令義軍都在柏泉境內歇息。黃巢自帶一批人馬來到地勢較高的陡山。他躍下戰馬,馬夫四處都找不到一顆系馬的樁木。正在為難之際,黃巢看見幾塊大石,平整光滑,光彩照人,便讓人將韁繩系在其中最大的一塊石頭上。黃巢走後,當地人便將此石稱為“系馬椿”。久而久之,許多好奇的人們常常前來尋覓此石。一次,有人觀看此石後,未見有什麼新奇之處,便出口不潔。從此,這塊大石便消失了。許多見過此石的人,再去找時也無結果。
時至今日,睡虎山的老虎不再覺醒,系馬樁的石頭已不知蹤影。但是美麗的傳說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秘,也給旅遊發展帶來商機。常去睡虎山走,會給人們多添一份虎氣,常去系馬樁的地方看看,會給人們多添一份英豪之氣。

來歷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統一文字,統一錢幣,統一車軌,在全國各地修築了許多官道,有了寬闊的車道,他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到泰山封禪天下,並且在齊魯大地得到了當年姜子牙的打神鞭,他看到天下大山都在西邊,東邊都是湖泊、大海,西高東低,修路行車很不方便,就萌生了把西邊大山都趕到東面去填湖填海的念頭。
於是,秦始皇乘天子威風,騎著老虎,走遍名山大川,根據地勢山形,劈山開路,填湖造田,直打得三山五嶽山崩地裂,驚天地,泣鬼神。他白天趕山夜晚休息,一鞭又一鞭地把西邊的山往東趕,各地山神都被打得皮開肉綻,愁眉苦臉。龍王爺知道了他趕山的目的之後也準備到玉皇大帝那裡告狀。
秦始皇來到漢水入長江的地方,進入楚國雲夢澤的時候,看到這裡又是巨龍崗,又是獅子山,又是架子山,又是瓠子山,山勢高峻,雲霧繚繞,就決定把這裡的山趕到東海去,勞累了一天,他決定先住一宿明天再接著趕山,於是,就把他的坐騎老虎散放山中覓食,自己喝點小酒就躺下休息了。
龍王爺早早地就得到訊息,帶著眾山神連夜向玉皇大帝告狀:“玉帝啊,我們這裡都是湖水,好不容易有這幾座大山,夏天漲水的時候,老百姓有個落腳的地方啊,如果把山都趕走了,老百姓在什麼地方住呢。”玉帝一聽言之有理,就派八仙到人間看看。八仙來到道冠山看了看地形,又聚到東山頭,在一起喝茶商量對策,鐵拐李說:“秦始皇不是有個老虎當坐騎嗎,咱們把他的老虎灌醉,他趕山就不那么方便了。”說完,就把寶葫蘆的酒撒在老虎附近的山坡上,山上的山羊吃了八仙撒酒之後的草,一個個都酣睡不醒,秦始皇的老虎吃了撒了仙酒的山羊也昏沉沉地臥地不起了。
第二天,秦始皇起床後就拎著神鞭喚他的坐騎老虎,怎么喊也喊不醒,老虎趴在那裡一動也不動,秦始皇急得直跺腳,上去就是一鞭,老虎當時就被打暈了。沒有了坐騎,秦始皇捲起袖子,只有自己一個人開始趕山,他抽啊抽啊,眼看著就把附近的高山抽去了一大半,呂洞賓急了,拔出定山神劍念念有詞,神劍一下子飛出去插到獅子山下,趕山神鞭立刻失去了威力。秦始皇氣得抽啊抽啊,由於用力過猛,竟然把趕山神鞭抽斷了。
秦始皇沒有辦法,只好打道回府做他的皇帝去了。
東西湖區東山農場附近有個“八仙崗”就是當初八仙聚會對付秦始皇神鞭的地方,東西湖區柏泉農場有個“[2]睡虎山”,傳說是秦始皇坐騎變成的;呂洞賓定山神劍插過的地方湧出了一汪神泉,這就是柏泉古井的來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