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山包農村社區,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三河鎮下轄社區。
眾山包村位於三河鎮西南部,屬於丘陵區地區,與鷂子洞村、白雲寺村、松花嘴村相鄰,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778戶2631人。總面積為7.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3400畝,耕地1867畝,人均占地0.7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眾山包農村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眾山包農村社區,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三河鎮下轄社區。
眾山包村位於三河鎮西南部,屬於丘陵區地區,與鷂子洞村、白雲寺村、松花嘴村相鄰,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778戶2631人。總面積為7.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3400畝,耕地1867畝,人均占地0.7畝。
眾山包農村社區,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三河鎮下轄社區。眾山包村位於三河鎮西南部,屬於丘陵區地區,與鷂子洞村、白雲寺村、松花嘴村相鄰,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778戶2631人。總面積為7.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3400畝,耕...
該社區隸屬騰衝市騰越鎮,地處騰越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鄰朝陽村,南鄰熱海社區,西鄰來鳳山,北鄰滿邑社區。轄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八組、九組、十組、十一組、十二組、十三組、等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49戶,有鄉村人口4512人,其中...
江陰高新區山源社區成立於2015年6月,與原山源村行政村實行村居合一,轄區面積6.2平方公里,四址範圍為東起張家港市界,西至創新大道,南至東橫河,北至宏通路和鳳凰山。轄區內居民安置小區1個(東苑新村),共有82幢居民樓,居住人口約1.2萬人,其中常住人口8083人,流動人口3980人,大多是山源村、香山村及...
第一條為了穩定農村經濟秩序,健全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展農村生產力,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根據國家有關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由原來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經過改革而形成的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在原生產隊或聯隊(自然村)一...
《鄉村涅槃:山東省齊河縣農村社區建設紀實》是高艷國、趙方新、解永敏創作的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11年11月。《鄉村涅槃:山東省齊河縣農村社區建設紀實》通過對魯西北平原新農村建設的實地考察,探討了幾乎涉及當代農民命運的所有重要問題,以五個不同類型的農村社區為藍本,展現了傳統農村向城鎮化邁進的艱難歷程,全景...
為武康第一條“農民街”。2005年7月,宋石村併入永興村社區,村級領導班子也併入永興社區。永興社區現有5個封閉式小區,即:都市花園、錦繡豪園、金宇銀座、園丁園、舞陽花園。實行物業管理,居民區內有文教、衛生、商業、生活服務,配套設施齊全。社區內有三條商業街,三條商業路,有公司、商場、各種商鋪多家。
沿南京東路從西往東走進韓山村,左側,綠樹掩映下,一幢幢別墅,分外雅致,這是韓山村的村民集中居住區。2002年,韓山村從同濟大學請來專家,博彩眾長,提出4個自然村歸併成一個聚居點,構造出一副農村新型社區框架。從2003年開始,按照規劃,韓山村集中居住區一期工程開始興建,2005年竣工後,500多戶村民陸續住進...
居委會轄區內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 20,666.00平方米,擁有教師52人,目前整個社區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10人。該居委會建有農村文化活動室1個。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下轄的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共有37戶通自來水,有37戶通電,有37戶通有線...
對於新農村建設來說,關鍵在於鄉村社區的重建。除了要繼續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要繼續解決好農村勞動者的非農就業問題外,還需要特別關注(還)沒有實現非農化的農村勞動者所依存的整個農村社區如何繼續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這類問題能否妥善解決,並非簡單地取決於自然資源(土地、淡水等)和經濟資源[財政投入...
在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牟定縣共和鎮金馬社區結合實際,以改善村容村貌建設新農村為動力、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為根本,把民眾的事辦實、辦好,使學習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492戶通自來水,有98戶飲用井水, 有590戶通電,有590戶通有線電視...
獅子山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開化街道紅旗社區,屬於半山區。位於鎮政府南邊,距離村委會2 公里,距離鎮政府6公里。國土面積3.27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50畝,其中人均耕地1.08畝;有林地124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8戶,有鄉村人口248人,其中...
截至2024年12月,甘南縣轄5個鎮、5個鄉:甘南鎮、興十四鎮、平陽鎮、東陽鎮、巨寶鎮、長山鄉、中興鄉、興隆鄉、寶山鄉、查哈陽鄉,有8個社區、95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甘南鎮文明大街39號。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齊齊哈爾市西部,地處大興安嶺南麓,嫩江中游沖積平原右岸,東臨諾敏河、嫩江,同莫力達瓦旗、...
海晏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是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發源地,湟水源頭,北接祁連縣、門源縣,東鄰大通縣、湟中區,南接湟源縣、共和縣,西鄰剛察縣。全縣總面積4853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8月,海晏縣轄4鄉2鎮29個行政村、7個社區。2019年,海晏縣戶籍人口35531人。2016年12月,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
截至2023年末,沿灘區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行政村90個、社區22個。沿灘區人民政府駐沿灘鎮開元中路111號。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沿灘區位於四川盆地南部,自貢市南部,介於北緯29°23′19″~29°67′53″,東經104°40′42″~105°58′0″之間。東與富順縣相連,西與自流井區毗鄰,南與宜賓市交界,北與...
石羊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地處安岳縣城東南,東鄰頂新鄉,南鄰雙龍街鄉,西鄰白塔寺鄉,北鄰瑞雲鄉。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5千米,總面積62.3平方千米。石羊鎮是省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環境優美鄉鎮,市級工業重點鄉鎮。截至2020年6月,石羊鎮下轄5個社區、25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
截至2011年,靈溪鎮下轄16個社區,其下設14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靈溪鎮玉蒼路61號。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溪鎮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中心、溫州市南部,地處浙閩交界處鰲江流域;西南距閩東地區16公里,北距溫州市區83公里,西依玉蒼山,東瀕東海,周邊與浙江的平陽、文成、泰順三縣和福建省的福鼎相毗鄰。全鎮版圖總...
1993年4月1日,渭塘鄉改建為渭塘鎮,實行鎮管村體制。1994年1月28日,鎮政府移址渭中路8號。1994年1月28日,鎮政府遷至渭中路8號。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至此渭塘隸屬蘇州市相城區。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渭塘鎮下轄8個村、4個社區,有渭西村、渭南村、...
涼泉鄉,隸屬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行政區域總面積138.5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涼泉鄉戶籍人口為46299人。1949~1950年,屬第二區里仁鄉和第三區土永鄉。1992年,並泊湖、團山2鄉為泊湖鄉。2004年12月,涼泉鄉、泊湖2鄉合併為涼泉鄉。截至2020年6月,涼泉鄉轄個2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涼泉村。201...
原終南鄉轄魚口、老港、八嶺、夏家、瓦圻、團湖、終南、五穀坳、禹山、松樹嶺、東湖、白鹿、蓼蘭、北局、砂山、高圻、北里、桑場、茶場、張家窖漁場、蓼蘭窖漁場、黃石垮漁場等22個村(場)民委員會和集鎮管委會。截至2020年6月,禹山鎮轄2個社區、18個行政村:大乘寺社區、終南山社區、南竹村、南山村、...
幅員面積65.88平方千米,下轄8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4.1萬人。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牛雪樵德政坊、太白故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賢祠、青蓮古瓷窯遺址、法華寺、陝西會館,旅遊勝地李白故里AAAA級景區,李白文化博物館,李白文化藝術中心(大型幻境人文詩舞劇“李白歸來”精品劇目)等。有派出所、交警中隊、衛生院、...
馬壩鎮,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位於曲江區北部,東與大塘鎮、沙溪鎮接壤,南與烏石鎮為鄰、西與白土鎮相接、北與湞江區樂園鎮相毗連,行政區域面積188.8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馬壩鎮轄8個社區、1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62512人。民國時馬壩鎮先後改設曲江第一區署和第五區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全市首家完成鎮域內小區生活垃圾分類“三定一督”模式全覆蓋,推進8個村(涉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就地處置工作。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宋元時期,實行廂坊制度,城內稱坊,城郊稱廂。城廂之名由此始。又見清光緒末年,邑人王祖畲編纂的《太倉州志》云:“合城內外,謂之城廂”。明嘉靖年間,邑人王世貞因築弇山園於...
1987年6月,從民樂鎮分出7個村設定山圍鄉。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9年,民樂鎮設17個村公所、1個居民委員會、37個村民委員會。2011年末,轄民樂圩1個社區,羅政、民樂、元常、茶垌、萬平、蘿村、蓮塘、斗口、賀平石、桃沖、大容、會眾、南慶、新旺、石塘、水岸17個行政村;下設277個村民小組。區劃詳情 ...
截至2011年末,花明樓鎮下轄花明樓、黃家沖2個社區,楊林、金元、戚佳山、靳源、芙蓉寨、常青、石立、靳江、大夫堂、二橋、朱石橋、竹湖、一新、三江、雙樹、炭子沖、花明樓17個行政村;下設10個居民小組、446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花明樓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劉家社區、炭子沖村、花明樓村、朱石橋...
菜園鎮隸屬於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位於浙江泗礁本島的中西部,是嵊泗縣委、縣政府所在地。菜園鎮面積33平方公里,轄5個漁農村社區,4個城市社區,12個行政村。全鎮38563人(2017年)。2012年生產總值22.2億元,同2011年相比增長9.9%;財政收入5455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0185元,同2011年相比增長13.8%;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