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發事件中,旁觀者參照其他人的態度和行動來作出反應,儘管沒有一個人能夠確定正在發生什麼事。通常情況下,所有的旁觀者都會躊躇不前,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並運用這種“信息”來合理化自己的不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眾人致誤現象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眾人致誤現象
在親社會行為中,旁觀者參照其他人的態度和行動來作出反應。儘管沒有一個人能夠確定正在發生什麼事。通常情況下,所有的旁觀者都會躊躇不前,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並運用這種“信息”來合理化自己的不行動。多個目擊者可能會妨礙助人行為,不僅只是因為責任擴散的問題,而且也因為如果誤解了整個事件並做出不得體的舉動將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在幾個陌生人面前犯了這種嚴重的錯誤,將會被人恥笑,說你愚蠢或者神經質。一群陌生人猶豫並不採取行動的趨勢就是基於所謂的眾人致誤現象。這就是因為在旁觀者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確定所發生的事件,每個人都依賴他人所提供的線索,結果沒有人採取反應。
Atane和Darley(1968)做了一個研究,這個研究論證了在一個可能是危機的事件中,人們在多大程度上試圖避免做出“不正確的”反應。研究者讓被試一個人或者是與其他的兩個人待在一個房間裡 填寫間卷。幾分鐘後,研究者通過一個通風孔將煙注入房間。如果被試是一個人在填寫問卷的,多數人(75%)在看到濃煙時會停下手頭的事,走出去向研究者匯報情況。如果有三個人在房間裡,只有38%人作出了反應。甚至在濃煙如此之多以至於看不見了,還是有62%的被試沒有作出反應。和其他沒有作出反應的人在一起,會妨礙他們作出反應。
但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擔心自己會誤解事件從而成為冒失鬼的風險會降低。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其他的旁觀者是朋友,而不是陌生人的話,這種社會影響就會大大削弱,因為朋友們很可能一起溝通,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應當如何去做。因此與朋友們在一起,旁觀者效應被大大削弱了。
酒精也可以增加幫助的可能性,如果坐在屋子裡的是個喝酒的男人,那么他們並不能保持安靜的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