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軸周圍的組織器官
眼球是視器的主要部分,位於眶內,後端由視神經連於間腦。人的眼球近似球形,前後徑約24~25mm。眼球前面角膜的正中點為前極,後面鞏膜的正中點為後極,連結前、後兩極的直線為眼外軸。自角膜內面前極至視網膜內面後極的連線為眼內軸,約長22mm,通過眼內、外軸的延長線,統稱為眼軸。距前、後極相等的各點,繞眼球表面所作的環行線叫赤道或中緯線。通過瞳孔中央至黃斑中央凹的直線為視軸。視軸與眼軸相交形成約5°的夾角。眼球由眼球壁和透明的內容物組成。眼球的屈光系統包括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感光系統為視眼球壁由外、中、內三層膜構成。
外膜為眼球纖維膜,厚而堅韌,保護眼球,與眼內容物共同維持眼球形狀。它的前1/6為角膜,透明微凸,中央部較薄,四周較厚。角膜前曲率半徑為7.84mm,為重要的屈光裝置,屈光指數為1.3771。角膜無血管,營養來自角膜緣血管網及房水的滲透作用。角膜含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是全身感覺最靈敏的部位。外膜的後5/6為鞏膜,成人呈乳白色,厚而不透明。鞏膜前接角膜,後方與視神經外鞘相連續。角膜與鞏膜銜接處為角膜緣。在近角膜緣的鞏膜內有鞏膜靜脈竇(輸淋環管),是環繞前房角一周襯有內皮的管狀組織。它通過25~35根傳出小管直接與鞏膜內的靜脈網相通,是房水的排出路。鞏膜的後部有視神經纖維束穿過的環行區,為篩板,是鞏膜最弱點。
中膜為眼球血管膜,內含血管和色素,營養眼球和使眼球內部形成禁止光線的暗箱,有利於光色感應,從後向前分為脈絡膜、睫狀體和虹膜。脈絡膜占中膜的後2/3,為薄、軟、棕色膜,介於鞏膜和視網膜之間。前連睫狀體,後方有視神經通過。脈絡膜外面與鞏膜疏鬆相連,其間有脈絡膜間隙,內面與視網膜色素部緊貼。脈絡膜富於血管和色素。睫狀體前接虹膜根部,後續脈絡膜,為5~6mm寬的肥厚部。睫狀體、睫狀小帶支持晶狀體位置,調節其曲度,並與房水產生有關。睫狀體前部隆起為睫狀冠,其內面有70餘條放射狀排列的突起為睫狀突,富有血管,能產生房水。睫狀體後部較扁平為睫狀環,內有放射狀排列的細嵴為睫狀襞。睫狀體內有睫狀肌,共含三組平滑肌纖維:縱行纖維靠近鞏膜,中間為輻射狀纖維,前內部為環行纖維。當視近物時,睫狀肌收縮,睫狀體移向前內,鬆弛睫狀小帶,增加晶狀體曲度,起近距離調節作用。當視遠物時,睫狀肌鬆弛,睫狀體後移,拉緊睫狀小帶,晶狀體曲度減少。虹膜為睫狀體向前內方的延續,呈環形薄膜,直徑約12mm,中央有圓形瞳孔,似照像機的光圈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或開大,調節進入眼內光線的量。虹膜內緣叫瞳孔緣,外緣叫睫狀緣。虹膜內含兩組平滑肌:靠近瞳孔緣處為環行的瞳孔括約肌,可縮小瞳孔;自虹膜周圍向瞳孔方向有放射狀排列的瞳孔開大肌,可開大瞳孔。虹膜內含色素的數量和分布情況決定虹膜的顏色,可呈棕黑色、藍色或灰色等,且因人種而異。
內膜為視網膜,從前向後區分為視網膜虹膜部、睫狀體部和視部三部分。前二部分別附於虹膜和睫狀體內面,無神經成份,不感光,稱視網膜盲部。視網膜視部附於脈絡膜內面,後連視神經,前達鋸狀緣,與盲部相接,是神經組織膜,有感光作用。它又分內、外兩部(組織學上分為10層)。外部為色素部,緊貼脈絡膜;內部為神經部。兩層間有潛在性空隙,視網膜剝離即神經部從色素部上分開。神經部自外向內由三層細胞構成:即視細胞層、雙極細胞層和節細胞層。視細胞層內有光感受細胞,視桿細胞約1.1~1.25億個,視錐細胞約650~700萬個。這兩種細胞內含吸收光能的化學物質,能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和電能,產生神經衝動。視桿細胞多數分布在視網膜的周圍部,能感受暗光,視錐細胞主要集中在黃斑區,能感受晝光並具有色覺。雙極細胞層主要由雙極細胞構成。此外在近視細胞層外還有水平細胞,在近節細胞層處還有無長突細胞。後二者是橫向聯繫的聯絡細胞。雙極細胞則縱向聯繫視細胞和節細胞。節細胞層內含神經節細胞,為多極神經元,其軸突聚成視神經,穿眼球後壁入腦。
眼球後部內面為眼底,可用眼底鏡觀察眼底相,正常眼底呈現均勻的橘紅色,在眼球後極內側約3mm處有視神經盤,呈淡紅色圓盤狀,直徑約為1.5mm,是節細胞的軸突匯集處,無視細胞,不感光,是視網膜的生理盲點。視神經盤的中央部有視盤陷凹,視網膜中央動、靜脈通過視神經盤分布於視網膜。在視網膜顳側約距視盤陷凹3.5mm處,稍偏下方有淡黃色小區為黃斑,直徑約2mm,其中央微凹即中央凹,凹底的視網膜最薄,視錐細胞密集;細胞形體細長,其他各層細胞和血管都在中央凹的四周邊緣迂迴通過,使射入的光線直達到感光敏銳的黃斑視錐細胞。此處每個視錐細胞與單一的雙極細胞和節細胞形成一對一的聯繫,因此中央凹視力最敏銳、最精確。
眼球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外界光線透過角膜和透明的內容物發生折射,在眼底視網膜上聚焦成象,再經視細胞的感光換能,把光能轉變成神經衝動,經視神經、視傳導道傳入腦的視覺中樞,產生視覺。
眼房是位於角膜和晶狀體之間的腔隙,內含房水。虹膜把它分隔為較大的眼球前房(角膜與虹膜之間)和較小的眼球後房(虹膜與晶狀體之間)。前、後房經瞳孔相通。虹膜與角膜交界處的環形區域為虹膜角膜角或前房角。此角的深面有許多小梁狀結構為虹膜角梳狀韌帶,小梁之間的網狀間隙為虹膜角間隙又稱Fontana腔。房水充滿在眼房內,由睫狀體產生,經眼後房、瞳孔到達眼前房,然後經前房角、虹膜角間隙入鞏膜靜脈竇,最後匯入靜脈。房水為無色透明的水樣液體,總量0.2~0.3ml,屈光指數為1.3374。房水除有屈光作用外還營養角膜和晶狀體,並維持眼內壓。
晶狀體為雙凸形的彈性透明體,後面較前面更凸,位於虹膜和玻璃體之間,無血管、神經分布。晶狀體外包晶狀體囊,透明而有彈性。晶狀體囊借睫狀小帶懸於睫狀突內面。晶狀體囊包圍著由多層晶狀體纖維構成的晶狀體質,外周部較柔軟,纖維富於彈性,為晶狀體皮質,中央部緻密較硬,彈性亦較差,為晶狀體核。晶狀體的屈光指數約1.4371。晶狀體靠本身的彈性回縮增大凸度,增強屈光能力。隨年齡增長,晶狀體彈力減弱,調節力也隨之減弱,即產生“老花眼”。
玻璃體為透明無色的膠狀體,充填於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玻璃體占眼球內腔的4/5。屈光指數為1.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