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鬆弛綜合徵,又稱眼瞼松解症(dermatolysis palpebrarum)、萎縮性眼瞼下垂(ptosis atrophica),是一種少見眼瞼疾病,以青少年反覆發作性眼瞼水腫為特徵,有眼瞼皮膚變薄等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眼瞼綜合症
- 外文名:blepharochalasis syndrome
- 別名:眼瞼松解症
- 發病人群:青少年居多
概述,眼瞼鬆弛綜合治療,
概述
眼瞼鬆弛綜合徵(blepharochalasis syndrome),又稱眼瞼松解症(dermatolysis palpebrarum)、萎縮性眼瞼下垂(ptosis atrophica),是一種少見眼瞼疾病,以青少年反覆發作性眼瞼水腫為特徵,有眼瞼皮膚變薄,彈性消失,皺紋增多,色澤改變,可並發淚腺脫垂、上瞼下垂和瞼裂橫徑縮短等臨床表現[。1807年Beer首先對本病進行了描述,1896年Fuchs稱其為眼瞼遲緩症。因該綜合徵影響眼瞼部容貌,是患者要求治療的主要原因,對其臨床表現、發病機制的了解有助於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眼瞼鬆弛綜合治療
眼瞼鬆弛綜合徵一般保守治療無效,針對病情及發病機制,手術治療多能收到良好的預期效果。眼瞼鬆弛症的臨床病程經歷三期,反覆水腫期、繼續性張力減弱期和併發症期。後期眼瞼組織結構受到破壞,會出現淚腺脫垂、上瞼下垂和瞼裂橫徑縮短等併發症,需進行手術治療。多數學者認為手術應避開反覆水腫期,建議在停止發作並維持靜止1a以上進行手術。手術方式多採用上瞼成形術,既解除眼瞼鬆弛下垂,又形成對稱的雙重瞼,取得美容和回復功能的雙重效果。其中肥厚型以切除脫垂脂肪、加固眶隔為主,注意術中勿過度切除脂肪,因該病後期可能有脂肪萎縮;萎縮型以切除多餘皮膚為主,國外有移植真皮下脂肪以矯正凹陷的眼瞼的報導。雙重瞼縫線固定瞼板組織時一定要注意高出皮膚切口2~3mm,以使睫毛上翹增加美感,同時在固定瞼板組織的褥式縫合不宜過寬,以免結紮後形成局部皺褶。 上瞼下垂是肌膚老化的一種體現,困擾著很多愛美的朋友,上瞼下垂矯正術可以有效改善,上瞼下垂矯正術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上瞼下垂矯正術式有很多種,但歸納起來不外兩類: ①藉助鄰近肌肉或植入物加強或替代提上瞼肌的作用,如利用額肌、上直肌牽引提高上瞼緣位置等。 ②通過提上瞼肌縮短或縮短加肌止緣前移,以增強提上瞼肌的功能。上瞼下垂影響視力,妨礙美觀,又沒有合適的藥物治療,因此必須通過手術進行改善。 上瞼下垂矯正之提上瞼肌縮短術: 經過無數術者的改良,手術方法變化很多,大致可分為經結膜切口(內切口法)和經皮膚切口(外切口法)或結膜和皮膚聯合切口的方法。適應於雙側或單側輕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瞼下垂,且提上瞼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瞼肌的肌力在5mm或5mm以上)。亦可用於後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瞼下垂。此種手術方法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與運動方向,是比較符合眼睛的生理要求的,術後效果也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