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所作的一首詞。該詞將北宋覆亡的史事,當時的社會風貌,以及亡國之君內心複雜的感情活動集於一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趙佶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眼兒媚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
②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
③瓊(qióng)林玉殿(diàn):指趙佶寵臣蔡京、朱靦等搜刮財貨、竭盡民力興建而成的宮殿。
④笙(shēng):簧管樂器,管為竹製,長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⑤琶(pá):指琵琶。
⑥花城:指靖康之變以前的汴京。
⑦家山:故鄉。
⑧羌(qiāng)管:即笛,又名羌笛。
⑨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樂聲。

白話譯文

回憶汴京往昔的繁華,萬里山河都屬於帝王之家。奢華的宮殿園林,弦管笙琶的聲音日夜不斷。
花城早已是空寂無人、蕭索冷落,雖然身處黃沙漫天的胡地,那繁華如春的汴京仍然時常縈繞在夢中。家鄉在何處,怎么忍心聽到那羌笛吹奏淒涼徹骨的《梅花落》。

創作背景

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詞人與其子,這首詞即是詞人為了表達亡國之痛而寫下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兩句,詞人追憶起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指出了北宋曾經坐擁萬里山河,現在卻都成了陳跡。 “曾”字,點明了這一切繁華都已經在歷史舞台上落幕了,如今詞人已經是亡國之君,淪為敵人的階下之囚。後面的“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三句,詞人將昔日汴京的繁華之景具體化了。 “瓊林玉殿”極力表現帝王之家的奢華, “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極力展現帝王生活的放縱無度。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兩句,詞人寫昔日萬花叢生的汴京城,如今已是人去城頹,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儘管自己現在置身於塵沙漫天的茫茫大漠,但那汴京城的繁華卻經常在自己的夢中縈繞不去。 “花城”二字,形象地表現了汴京城昔日的繁花似錦, “春夢”寄託著詞人在被俘之後對故國的無限思念之情。結拍的“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三句,寫的是詞人夢醒之後的情思,說他聽到羌笛陣陣,想起自己現在身處漠北,已經陷於囹圄,國家已亡,山河破碎,無處為家,怎么忍受得了吹奏《梅花落》的樂聲所帶來的痛苦。
詞的上片追憶亡國前汴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昔日汴京生活的追憶,抒發了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詞的下片虛實結合,寫詞人被俘之後的愁苦,將詞人心中的思國之愁和亡國之痛表現得韻味悠長。全詞憶昔傷今,言辭簡練但餘味悠長,將複雜的感情梳理得具體,將亡國之君的亡國之痛和思國之愁表現得真實可感。

名家點評

明代文學家陳霆渚山堂詞話》:此詞少帝有和篇,意更悽愴,不欲並載。吾粥其父子至此,雖噬臍無及矣。每一批閱,為酸鼻焉。
清代詞人朱祖謀宋詞三百首注釋》:此為徽宗被俘北上後所作,大有亡國之痛。
現代文學獎楊子才古今五百家詞鈔》:往日繁華,而今淒涼,對比強烈,四十八字,濃縮覆國亡家心境。

作者簡介

宋徽宗(1082—1135),名趙佶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1125年在位),號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諡號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畫家,書法家。擅長楷、草書及山水、人物、花鳥、墨竹。擅長婉約詞,創“瘦金體”。1127年北宋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宋徽宗趙佶宋徽宗趙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