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下裂

眶下裂

眶下裂:位於眶下壁與外側壁之間,起自視神經孔的下外方、眶上裂內側端的附近,由後向前行,其前端距眶下緣15~20毫米的骨性裂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眶下裂
  • 外文名:fissura orbitalis inferior
概述,解剖結構,與眶下裂相關的疾病,

概述

其間通過的有:①第Ⅴ腦神經的上頜支;②眶下動脈;③顴神經;④蝶齶神神節的分支;⑤至翼叢的眼下靜脈支。系眶窩與顱內相通的一個裂孔。此裂在眶外壁與眶下壁之間,有第五腦神經第二支分支、眶下神經、眶下動脈及眼下靜脈的一支通過。如此處損傷則可出現相應的症狀。位於眶外側壁與眶下壁之間的骨性裂隙,其間通過的血管神經有:①第Ⅴ腦神經的上頜支;②眶下動脈、靜脈;③顴神經;④蝶齶神經節分支;⑤至翼齶叢的眼下靜脈分支。
眶下壁:眶下壁與眶頂形狀相似呈三角形,三角形底邊由下眶緣組成、顳側邊後部為眶下裂,前部為該裂向前的延伸;鼻側邊為較小的骨縫組成。眶下壁是由上頜骨眶面、顴骨眶面及齶骨眶突組成,其中,上頜骨所占比例最大,而齶骨最小,其縱向長約47.6mm,是眼眶四壁中最短的一個。眶底呈內高外低形,故整個眶底的最低點在前外角區域。眶下壁包含眶下溝(Infraorbital groove)和眶下管 (Infraorbital canal)。
(1)眶下溝:眶下溝來自於其後部的眶下裂,與眶下裂在一條直線上,是由上頜骨組成。前界與眶下管連線。
(2)眶下管:沿眶下溝自後向前約在眶下壁中部,由上頜骨骨板自溝外側向內覆蓋溝頂,形成未完全閉合的骨管,未閉合處留有一骨縫稱眶下縫,此縫向前途經眶下緣並向下至眶下孔,眶下孔是眶下管的前端開口,距眶下緣約4mm。
(3)眶下壁最前方的內側角處有一骨性小凹,為下斜肌起始點。
(4)眶下壁下方大部分為上頜竇,後部為齶骨眶突,偶爾有篩竇參與形成。眶下壁骨板厚約0.5~1mm,故臨床方面上頜竇的炎症、腫瘤極易突破下壁而入眶;外傷也易致下眶壁骨折導致眶內組織疝入上頜竇內,如爆裂性骨折。另外,近眶尖處下直肌與眶下壁接觸,前行過程中,逐漸與之分離並被下斜肌及脂肪組織隔開。

解剖結構

眶位於顱前窩側部下方,為容納眼球與眼附屬結構的骨腔,由額骨、上頜骨、齶骨、蝶骨、顴骨、篩骨及淚骨圍成,略呈錐體形,尖向後,底朝前下並略向外下。上壁鄰額竇,下壁鄰上頜竇,內側鄰篩竇。
顱前窩底與眶腔之間僅以眶板相隔,顱前窩底的腫瘤可侵及眶腔,眶內的腫瘤可突破眶壁向顱前窩生長,手術常需打開眶上壁,同時涉及顱底及眶區。由於眶腔內結構精細,關係複雜,在該區域內行顯微外科手術操作時必須十分仔細,否則,任何損傷均可導致視力障礙、眼球活動受限等後果,嚴重者可能失明。因此,顱底外科醫生必須熟悉眶區的套用解剖。
眶區常見的腫瘤有:顱眶溝通瘤、眶內腫瘤、腦膜瘤、淚腺混合瘤、膠質瘤與神經鞘瘤等。眶區常用的手術入路有:單側額下入路;額顳入路;眶外側入路;篩竇至眶內側壁入路等。
眶區手術游離額部皮瓣時應儘量保護額神經,打開眶上壁後注意保護視神經、動眼神經、展神經、滑車神經和眼動脈等。
眶為四面錐體形的空腔,尖向後,底朝前,有上下內外四壁。眶上壁很薄,向上呈拱形,在其內1/3與外2/3交界處有眶上切跡。眶上神經、額神經終未支及眶上動脈由此通過。上壁內側部分有上斜肌滑車附著,外側部較凹、有淚腺。眶下壁是由上頜骨的眶面及顴骨的額突組成,前外側部分為顴骨的額突,內側角為鼻淚管上端的開口,眶下緣的下方有眶下孔,眶下神經與動脈由此通過。眶內側壁近於垂直,由上頜骨額突、淚骨、篩骨紙板等構成。內側壁前部分有淚囊窩,容納淚囊。沿內側壁向後至眶尖有視神經孔,以通過視神經和眼動脈。
眶外側壁由顴骨的眶突和蝶骨大翼的眶面形成。外上方堅硬而突出,可以保護眼球。眶內容物主要是眼球。另外還有眶脂肪、筋膜囊、神經血管和肌肉等。眼球與其他組織的容積之比為4.5∶1。

與眶下裂相關的疾病

眶下腫瘤:由於視神經緊鄰蝶竇和後篩竇,這些竇內的惡性腫瘤可以侵蝕薄的眶骨壁,壓迫視神經和眶的內容物。眶內腫瘤可以造成眼球突出。顱中窩內的腫瘤最易通過眶上裂進入眶腔;顳窩和顳下窩內的腫瘤可通過眶下裂進入眶腔。雖然由於眶的外側壁向前外側延伸,使其幾乎與內側壁一樣長,但它向前延伸的距離卻不如內側壁的長,內側壁基本上處於矢狀面。這樣,當瞳孔儘可能地向內旋轉時,將近有2.5cm長的眼球會暴露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外側壁適合作為眼球手術入路的原因。
1.眶上孔;2.視神經孔;3.鼻骨;4.淚骨;5.眶下裂;6.眶下孔;7.顴骨;8.眶下裂;9.眶上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