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覺寺(雲南石屏真覺寺)

真覺寺(雲南石屏真覺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真覺寺,位於石屏縣城西南15千米秀山東坡上。建築群落分為山門、前殿、中殿、後殿(即大雄寶殿)、左右配殿、廂房等,為典型的四合院落。全寺占地1826平方米,古建築面積1327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覺寺
  • 位於石屏縣城西南15千米秀山東坡上
  • 別名秀山寺
  • 始建:於唐
寺廟概況,秀山風景,建築布局,

寺廟概況

真覺寺位於石屏縣城西南15千米秀山東坡上。據史志記載:“秀山寺始建於唐,原名真覺寺”。中殿南壁前面立有《重建秀山真覺寺中閣兩廊功德碑記》,大雄寶殿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築。通面闊12.6米,進深8.6米,高9米,殿前檐正中懸“大雄寶殿”橫匾,為清康熙時石屏舉人塗??所書。寺中泥塑佛像甚多,大多出自清末民初建水泥塑藝人塗天成之手,惟三教殿佛道儒3尊塑像為清雍正時期的作品。

秀山風景

真覺寺明朝末年更名為秀山寺,其建築群落古相,環境清幽,是不可多得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遊覽勝地。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處滇南雲貴高原,境內有石灰岩山地、高原、谷地、壩區、丘陵等地貌形態,海拔落差大,地形極為複雜,區內降水豐沛,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氣候濕潤,多季風,主要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由於北回歸線橫穿州內,所以,州內氣溫、濕度自北向南,均隨緯度遞減而升高,表現為濕熱的特點。紅河州的雨季多集中在5-10月, 11月下旬至次年的1、2月為霜期。因此,出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應避開雨熱同期的夏秋,以光照溫和,雨量較少的3-4月、9-11月為最佳。

建築布局

秀山腳下有一水塘,塘邊建有“憩亭”,亭柱一副板聯寫到:“此處何妨小坐,大觀還在後頭。”道出了秀山寺的神秘。亭邊有一石碑,刻“秀山”二字,為石屏名書家塗應恆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題。沿上山盤石小路而上,可謂曲徑通幽,經古柏林,上青石台階就到山門。山門上“秀山”二字飄逸瀟灑,秀字象一個秀麗嫵媚的姑娘在舞蹈,山字儼然就是一座挺拔俊俏的山峰。從古至今,凡是見過秀山二字的人,都對其書法藝術之高超讚不絕口。進山門,迎面就塑有彌勒佛像,所題對聯非常有意思,上聯是:“忠於國家,愛於人民,這等志士見神不拜又何妨;謀人財物,淫人妻女,那些惡徒縱來燒香也無益。”在大佛面前,是忠是奸、是正是邪,自有結果,勸導世人要有忠愛之心,不行奸惡之事。
彌勒佛的背後,有一位威武的韋馱塑像,造型非常精細,是一位絕世美男,在滇南各地寺廟中堪稱第一。韋馱和哼、哈二將以及四大天王是寺廟裡的護法神將,神態嚴肅、威風凜凜。
從左側門進去是十王殿,右側門進去是子孫殿,一邊是探求生命歸宿之地,一邊是尋求生命延續妙齋。宇宙萬物,生生不息,讓人們想通一個道理,就是快樂人生。
中殿的這個院子裡有桂花、香柏、白梅、羅漢杉等六百餘年的古樹。
中殿門頭上掛“三滿多”橫匾一塊,是雲南唯一的清末經濟特元袁嘉穀先生所書。
進中殿的院子,左右皆有耳房,過去是方丈、僧人的住所。中殿東西兩面牆壁上,有得道高僧夢佛和尚書寫的“龍、虎”兩個大字,字型雄渾有力。“風、雲”二字由清代石屏籍名士朱光所書,功力就略顯不足。東邊板壁上面有夢佛和尚書寫的“康熙皇帝游江南金山寺題詩”一首。清代二次翰林張漢撰題的一副板對“幾兩屐入數重山聞僧講道,尺五天開方丈地待我吟詩”。懸掛於正中樑柱,記載了得道高僧住持秀山寺的盛況。右邊耳房檐柱掛一板聯:“西南諸峰此獨秀,東北一覽小眾山。”為臨安府人王垂書先生游寺後所題寫,是對秀山美景的留戀。左邊耳房旁題有:“四川總督部堂蔣勸民惜錢歌”一首,把錢的好處和壞處說得頭頭是道,寓意頗深,大家可以仔細研究一番。
正面是大雄寶殿,氣宇不凡,雄偉壯觀。“大雄寶殿”四個大字雄健大氣,為清代雲南大書家塗卓所書。大殿外樑柱掛有嘉穀題寫的板聯一副:“游世界三千,只愛此空山風月,古寺煙霞,聽澈梵鐘聲聲入耳;覽營盤十二,問誰將綠雨桑麻,黃雲稼穡,寫來詩卷字字關心”,深情讚美了秀山寺及寶秀十二營的亮麗景色。
從大殿東西耳可直通中殿樓,中殿樓上供奉有“佛、道、儒”創始者神像。三教合一供奉,實屬少見。
秀山寺千百年來幾經興衰,至今仍香火旺盛,遊人眾多,並且有很深文化內涵,被譽為滇南佛教聖地。
從大殿西邊通道出去,可以看到掩映於綠樹叢中,偉挺聳拔、宏闊壯麗的“凌雲閣”。1923年由石屏人陳鈞鶴亭倡建,次年完工。閣內有陳鶴亭瓷像一個。
凌雲閣為三重檐多角形兩樓一底閣樓建築,飛檐凌空,氣勢壯觀。題有“白雲深處”、“氣象萬千”、“凌雲閣”等匾額和多副對聯,有雲南名家趙蕃和陳榮昌等人的手跡。閣下有蓮池倒影,池前有竹林千竿,周圍有古木蔭蔽。登樓可覽九沖十二營盤,煙村綠野,山色湖光盡收眼底。可聽風鈴叮噹,蟬鳴鳥啼,令人心曠神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