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真枝角鹿
- 拉丁學名:eucladocero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科:鹿科
- 屬:真枝角鹿屬
- 種:真枝角鹿
- 體重:70kg
- 食物:植物
- 生存年代:冰期之前
- 生存地點:中國
外形特徵,種群歷史,物種,
外形特徵
鹿類:最原始的鹿可以漸新世的原鹿(eumergx)為代表。原鹿的原始性質如個體小,頭骨上沒有角。上犬齒擴大成軍刀狀,背脊彎曲,尾短,腿和腳伸長,中央的兩塊掌骨或骨癒合成炮骨等性質還保留在中新世某些鹿類上。現代亞洲的麝(moschus)是生存下來的原始類型,很像那些中新世早期的鹿類。
中國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地層中發現過不少鹿類如皇冠鹿屬(stephanocemas)、叉角鹿屬(dicrocerus)、麂屬(muntiacus)、祖鹿屬(cervavitus)、真枝角鹿屬(eucladocerus)、大角鹿屬(megaloceros)等。
反芻亞目(ruminantia) 包括鼷鹿類、鹿類和洞角類。它們從始新世晚期開始出現,到中新世開始繁盛成為分布最廣、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有蹄動物。
所有現生的和已絕滅的偶蹄類可分成三個亞目,即豬形亞目(suiformes)、胼足亞目(tylopoda)和反芻亞目(ruminantia)。
真枝角鹿是上新世到更新世(700萬年前-萬年前)出現在義大利的草食性鹿科動物,全長2.5公尺。它的樹枝數多達十支,因此一對枝狀角加起來的寬度長達1.7公尺,十分壯觀.
種群歷史
真枝角鹿(Eucladoceros),又名真枝角獸,是已滅絕的鹿,其化石在歐洲、中東及中亞都有發現。
最早的真枝角鹿生存於上新世早期的中國。到了更新世早期,真枝角鹿在歐洲及中國最為豐富。歐洲形態的真枝角鹿分類很混淆,只有達12種簡單定義的物種。大部份真枝角鹿物種都有異名,當中只有2或3種已確認,包括:
雙叉真枝角鹿:來自英格蘭、義大利及俄羅斯南部的亞速海; E. ctenoides:從希臘、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荷蘭及英格蘭發現;及 E. teguliensis:來自法國、荷蘭及英格蘭。一些學者將它看為E. ctenoides的亞種,因為從一些標本看到E. ctenoides及E. teguliensis的過渡特徵。 真枝角鹿的鹿角像梳子。雙叉真枝角鹿是最進化的物種,其鹿角有叉狀分枝。真枝角鹿是最先有大型複雜鹿角的鹿,但其頭顱形狀及牙齒形態卻像水鹿般原始。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及印度有發現一些不完整的真枝角鹿遺骸。它們是大型的動物,長2.5米及肩高1.8米。只有大角鹿屬及現今的駝鹿比它大。真枝角鹿有一組壯觀的鹿角,分成12個角端,闊達1.7米。它們在冰期出現前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