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經氣脈絡

看懂經氣脈絡

《看懂經氣脈絡》是2015年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唯工。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氣血共振的奧秘
水腫與老化的關係
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
作者王唯工先生研究中醫三十餘年,通過以中醫經典為指導,用科學方法做驗證,用現代語言和概念闡述了氣與經絡的原理,水腫與老化的關係,氣血共振的奧秘,並進一步揭示了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全書使中醫與人體、氣血與經脈共起和諧之舞,使人體、科學、古今中醫藥,齊唱未病先治之歌,通過全面而嚴謹的分析論證,結合實驗數據,給了中醫的現代化以充分和紮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作者簡介

王唯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台灣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大學及耶魯大學,而選擇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在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任職授課。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所大醫院與西醫會診,並與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家訓、潘念宗、胡秀卿、鐘傑、崔玖等多位中西醫名家進行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傑出貢獻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圖書目錄

(上冊)
自序/ 1
前言現代生物醫學的盲點/ 3
第一部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第一章氣——回到未來的年代/ 3
西醫未解的循環難題/ 5
氣才是解決現代病的重點/ 16
第二章共振——中醫的現代科學解釋/ 43
氣即共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45
經絡、穴道、器官形成共振網路/ 74
第三章脈診——未來醫理的基礎知識/ 93
傾聽身體的共振旋律/ 95
脈診指標、中藥與安慰劑的運用/ 127
疾病的根源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150
第四章健康與養生之道/ 185
日常養生的脈診運用/ 187
小結 回顧與展望/ 207
第二部
氣的大合唱:深度剖析診斷、辨證、論治方劑的根本原理
第一章共振與氣/ 237
水與濕/ 239
中醫之特色/ 241
三焦經與全身之氣/ 245
由三、六、九共振頻看《傷寒論》/ 247
三焦經之特性/ 249
三焦系統/ 250
營衛系統與三焦系統/ 252
衛氣與外氣/ 253
膽經為兩組和弦之共同頻率/ 255
只有二組和弦的大樂器/ 256

第二章中西醫的比較/ 259
中醫與西醫之比較/ 261
中醫之現況/ 263
中醫的望、聞、問、切/ 264
二十八脈/ 266
脈診現代化的研究/ 269
八綱辨證/ 270
病因與治法/ 273
病因/ 276
治法/ 284

第三章中醫藥的特色/ 287
中藥之藥理/ 289
為什麼要找尋中醫之特色? / 291
我們如何選擇研究中醫的方向/ 294
設計實驗/ 297
意外的發現/ 301
由氣看藥性/ 307
歸經的研究/ 310
方劑之結構/ 314
身體之防禦是如何出錯的? / 317
這個漏洞要怎么偵測呢? / 319
這個漏洞要怎么補救呢? / 321
物理治療有什麼好處? / 324
方劑是什麼? / 325
溫病的方劑/ 328
安宮牛黃丸/ 331
搶救劉海若/ 337
身外之物與身內之務/ 343

第四章總結/ 347
小心地求證/ 349
中西醫結合!? / 352
中醫的發展與發揚光大/ 354

(下冊)
第一部
水腫與老化的關係
第一章人體的運作之舞/ 3
我健康嗎? / 5
水腫與老化的關係/ 6
血循環之再探/ 8
“氣”與“血”/ 12
各種氣的感覺/ 13
三十億個分支網的運作/ 16
能量醫學的觀點/ 17
人體的排廢料系統/ 20
第二章二氧化碳是毒/ 23
人體的下水道系統/ 25
酸水的形成/ 26
水腫的五個階段/ 30
中醫中的水腫與水毒/ 35
排毒就是排除含二氧化碳的酸水/ 38
第三章減水腫計畫/ 43
脂肪是比碳水化合物更好的能量來源/ 46
飽和油和不飽和油的正確食用方式/ 47
為什麼要多吃纖維素/ 50
健康飲食兩大重點/ 52
第四章保健的要訣(運動篇)/ 55
酸水集中處/ 57
協助身體排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61
第五章保健的要訣(飲食篇)/ 67
早期診斷並可自我檢測的健康標準/ 69
飲食的四大原則/ 70
多吃油,皮膚就不油/ 75
蛋白質是最不好的熱量來源/ 77
食物分配的革新理論/ 79
結語以能量為出發點的食物觀/ 85
第二部
氣血共振的奧秘
第一章氣與血/ 91
身體之組成及更新/ 93
血液是生命之泉源/ 95
心臟為血液之泵/ 96
第二章病毒感染/ 105
感冒/ 107
膀胱經的重要/ 111
對抗傷寒之生理反應/ 112
疫苗是最偉大的發明/ 114
第三章高血壓的辨證論治/ 117
高血壓/ 119
血液之分配與調控/ 120
高血壓之可能成因/ 122
加強係數/ 124
中醫對高血壓的看法/ 126
高血壓的辨證論治/ 128
第四章氣血共振原理/ 133
血液流灌的方式/ 135
停留解波與駐波/ 136
迴圈的奧妙/ 138
肺循環是體循環的迷你版嗎? / 139
體循環的設計/ 144
第五章如果你是人體設計總工程師/ 153
循環系統上“理論”的要求/ 155
共振/ 156
如果你是設計總工程師/ 162
發生學/ 168
分頻供血的優勢/ 169
血液壓力波與交流電之傳送/ 171
環狀的末端/ 176
血循環與經絡的關係/ 178
第六章小結/ 183
過去的研究成果/ 185
高血壓成因/ 189
心血管病成因/ 193
第三部
科學解讀脈波曲線
第一章脈診、脈診儀與治未病/ 201
脈診分析治未病/ 203
從脈診重新詮釋傷寒論/ 207
重大發現:外傷雜病處亦風邪共舞處/ 215
中焦、肺脈與肺臟/ 219
從桂枝湯探討中醫病毒感染治療/ 227
第二章十二經絡與健康/ 233
完備以感官作為功能分類與定位的中醫學/ 225
中醫之全身定位系統/ 240
以十二經絡系統來解析桂枝湯/ 248
西醫重形,中醫重勢/ 256
第三章中醫看老化與濕/ 261
人的老化由陽經開始/ 263
濕與老化/ 271
發現新病種之一:慢性傷寒症/ 278
發現新病種之二:外傷雜病/ 285
陰常不足,陽常有餘/ 289
第四章 健康之道/ 293
促進健康之道/ 295
早期預警系統之需求──脈診儀的誕生/ 299
亟須改革的醫療體制/ 302
淺談以中華文化保健身體/ 305
張三豐對健身的提示/ 309
結語工作尚未完成,期待共襄盛舉/ 319
附錄
十二經絡圖/ 328
參考文獻/ 342
補充說明/ 349
延伸閱讀/ 354
附錄/ 35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