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娘費

看娘費

大連一對老兩口有一兒三女,每到周末打電話讓他們回家,他們都說忙。實在沒有辦法,老兩口每月從退休金里拿出4000元錢,“雇”兒女們回家。而且付費方式是嚴格的,比如帶孩子回來和沒帶孩子回來,那付費是不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看娘費
  • 定義:花錢顧兒女照顧自己
  • 發生地:大連
  • 原因:社會問題
  • 社會反應:有爭議
社會現實,事件反思,社會反應,

社會現實

花錢雇兒女回家真就是親情倫理隔膜化的表現嗎?當然不是,這一點到了過年過節時便能得到答案。確實,不是兒女們不願回家,也不是兒女們不想念父母,而是現實的生活讓身在異鄉的工作一族都渴望周末,或是睡個懶覺,或是帶孩子去公園遊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是想回家也回不了的。周末需要加班,甚至有的,還需要打工、擺夜市,畢竟,房貸在還著,孩子的“天價幼稚園”在上著……
看娘費
而以上所有,尋其根源,則是現實的生存壓力。這個生存壓力,或許,通過老兩口的4000元“回家費”就能得到補償。有了這4000元回家補貼,兒女們也就失去了周末忙碌的理由,如此算來,回家看父母還可能是“一舉兩得”。
4000元的“回家費”,聽起來是屬於“啃老”、“見利忘情”的範疇。人家的家務之事,自然不可以輕易上綱上線,試想,如果人家父子之間本來願打願挨,我們非得給兒女扣上“不孝”與“道德淪喪”的大帽子,豈不是製造家庭矛盾?
正視年輕兒女周末不回家的原因,遠遠要比一味的感傷更重要。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囚籠社會”的概念。大意就是指,我們所追求的社會愈加發達,人與人之間的壁壘也就越多。這當然包括父子之間。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與傳統的小農式家庭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向。 將“雇兒女回家”當成一個社會現象去審視,就會發現兒女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何況這家庭倫理這東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事件反思

不要讓老人空巢太久
中國人的孝道傳統告訴我們:父母在,不遠遊。中國人的傳統家庭禮儀禮節告訴人們,日必請安,睡前也要問安。現代家庭雖然說時代變了、觀念變了、生活的節奏變了,但孝道不能變,對自己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不能變。
一首《常回家看看》,道出了這種孝道傳承的隱憂,我們已經將傳統的“遊必有方”變成了“到哪去旅遊也不帶爹娘”,我們已經將傳統的日日請安縮水為最頻每周最長一年。半個月看自己的父母一次算是“孝子之為”,一兩個月看望父母一次算是正常現象,這才有了花錢雇兒女孫子們來看望父母的現象。
在兒孫們看來,老人是累贅,看望老人是負擔,而在父母看來,兒女孫輩都是自己身上的骨肉。兒行千里母擔憂,歷來如此。即便支付給了你數千元“看娘費”,還要看著你親口吃下去一桌的好飯菜。
不得不提醒一個孝道之理:“雇”兒女回家,讓孫子“看看”。父母花錢雇你回家看看,你欣然領受了,這種示範,對於孫子孫女輩來說,更是一種惡性的榜樣。再過數十年,當你們也老了的時候,估計得掏更多的錢才能讓孩子回來看看。

社會反應

每個人都應該以自己的方式直面親情的冷漠與道德的迷失。
“雇”兒女回家折射空巢之痛
不可否認,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子女關心老人有時顯得力不從心。
也不可否認,給老人贍養費,請保姆照顧老人也是一種孝心,但是金錢與保姆畢竟代替不了親情。 如果與父母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或者相距不遠,更應該常回家陪陪父母,與父母談工作,談生活,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及時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不能讓老人長期忍受空巢之痛。
隨著“空巢老人”的增多,如何贍養老人,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難題。
“雇兒回家”,是一種悲哀的親情贖買
面對父母的殷殷掛念,“我很忙”總是電話里下意識滑出唇邊的呢喃,然而,我們真得這么“忙”嗎?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不僅是奔波的雙腿和快餐便當,還有日漸空虛和浮躁的心靈。感恩父母,懷念親情,成為遺忘在心底的一份偶爾拿出來打磨的追憶情懷。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現實主義且充滿消費喧囂,文化包容、文化創新與文化浮躁同在的年代,欲望被放縱,情感被消費,價值被娛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質樸情懷越來越難以激發起種種欲望神經的共鳴。
因而,就有了令人壓抑和悲哀的金錢對於親情的贖買。問題不在於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在於,在欲望第一、利益至上的消費時代,親情的一切意義被消解、被拒絕、被褻瀆,純粹的消費性價值使得感恩文化沒有立錐之地,內涵化為烏有,情感異化為寄生在利益藤蔓上從來不願意放棄的思想雜草。
我們不能繼續徘徊在道德的十字架上等候親情的贖買,每個人都應以自己的方式直面親情的淡漠與道德的迷失,在反思和救贖中開始心靈回歸的征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