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杈鹿為中型鹿類。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而且頸、軀體和四肢更為細長,顯得格外矯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眉杈鹿
- 別稱:眉角鹿、澤鹿、坡鹿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科:鹿科
- 亞科:真鹿亞科
- 屬:鹿屬
- 種:眉杈鹿
基本信息,外形特徵,生活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種群現狀,鹿角的再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眉杈鹿
拉丁文學名:Cervus eldii hainanus
英文名:Eld's deer, Thamin
分類: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鹿科 Cervidae 鹿亞科 Mervinae 鹿屬 Cervus
瀕危信息: CITES
附錄I IUCN:瀕危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級:1級
外形特徵
眉杈鹿為中型鹿類。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而且頸、軀體和四肢更為細長,顯得格外矯健。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側平伸出,與主幹幾乎成彎弓形。毛被黃棕、紅棕或棕褐色,背中線黑褐色。背脊兩側各有一列白色斑點,仔鹿的斑點尤為明顯,成年鹿冬毛斑點不明顯。一般體長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體重60-100千克。體形狹長,頸部和四肢也較為細長,背鬣坡鹿不明顯,主蹄狹窄而尖,側蹄小。雌獸的頭上沒有角,雄獸頭上角的形狀很特殊,有一個較大的眉杈,向前長出,然後稍微向上彎曲,而主幹則先向後,然後再彎曲向上,並向前伸展。主幹下面不分叉,看來好像沒有次叉、三叉,其實是分叉的位置較高,都長到了主幹的上端。主幹與眉杈接連起來,形成一個大角度的弧形,幾乎呈彎弓狀,上端生有3-6個長短不一、又尖又細的小尖,這種角型顯然與梅花鹿和其他鹿類不同。角的長度約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長,可達45厘米。體毛一般為赤褐色到黃褐色,背部顏色較深,背中央由頸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條縱行的黑褐色脊帶紋,帶紋兩側點綴著白色花形斑點,每個斑點如銅錢般大小,間距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許白色斑點。雄獸的毛色比雌獸的深,特別是在發情交配季節,顯得更為濃艷。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換成長而濃密的冬毛,白色的斑點也都褪去,幾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這些斑點才又逐漸顯現。體側及四肢外側的體色較淡,腹部和四肢內側則為灰白色。顏面部及耳朵的背面為黃褐色,耳緣帶有黑色,耳內為白色。尾巴的背面為栗棕色,腹面為白色或淡褐色。
生活環境
棲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平原地區。性喜群居,但長茸雄鹿多單獨行動。坡鹿喜集聚於小河谷活動,警覺性高,每吃幾口便抬頭張望,稍有動靜便疾走狂奔,幾米寬的溝壑一躍而過。取食草和嫩樹枝葉,也喜歡到火燒跡地舔食草木灰。發情交配多在4-5月份。在發情期,雄性之間為獨霸雌鹿群而發生激烈格鬥。孕期7-8個月,每胎1仔。坡鹿分布範圍狹窄,數量很少。
分布範圍
棲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平原地區。性喜群居,但長茸雄鹿多單獨行動。坡鹿喜集聚於小河谷活動,警覺性高,每吃幾口便抬頭張望,稍有動靜便疾走狂奔,幾米寬的溝壑一躍而過。取食草和嫩樹枝葉,也喜歡到火燒跡地舔食草木灰。發情交配多在4~5月份。在發情期坡鹿
,雄性之間為獨霸雌鹿群而發生激烈格鬥。孕期7~8個月,每胎1仔。坡鹿是海南島的特產鹿種,喜歡在熱帶低海拔地勢平緩的稀樹草原生活,有樹有灌木叢有沼澤的大片草地是它最好的棲息地,熱了在樹陰下憩息,清晨傍晚在坡地悠閒吃草和嫩葉,在草地上奔跑追逐嬉戲。坡鹿警覺性很高,吃兩三口草必定要抬頭張望和諦聽,稍有響動馬上逃跑躲藏起來。產于海南島。分布範圍狹窄,數量很少。國內只分布於海南島。曾廣泛分布於山區外圍的丘陵台地,本世紀初內圍低山,如瓊中的和平、東南部的萬寧三更羅等地都有分布。50年代前後山地北部的屯昌、儋縣,南部的崖縣、樂東等地也有廣泛分布。目前僅局限在島西南部的東方、白沙的個別地點。國外分布於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
,雄性之間為獨霸雌鹿群而發生激烈格鬥。孕期7~8個月,每胎1仔。坡鹿是海南島的特產鹿種,喜歡在熱帶低海拔地勢平緩的稀樹草原生活,有樹有灌木叢有沼澤的大片草地是它最好的棲息地,熱了在樹陰下憩息,清晨傍晚在坡地悠閒吃草和嫩葉,在草地上奔跑追逐嬉戲。坡鹿警覺性很高,吃兩三口草必定要抬頭張望和諦聽,稍有響動馬上逃跑躲藏起來。產于海南島。分布範圍狹窄,數量很少。國內只分布於海南島。曾廣泛分布於山區外圍的丘陵台地,本世紀初內圍低山,如瓊中的和平、東南部的萬寧三更羅等地都有分布。50年代前後山地北部的屯昌、儋縣,南部的崖縣、樂東等地也有廣泛分布。目前僅局限在島西南部的東方、白沙的個別地點。國外分布於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
生活習性
眉杈鹿性喜群棲,但長著長長的大角的雄獸卻大多單獨行動。通常可以看見成雙成對或3-5隻在一起組成群體,集散於小溪旁或溝谷內的草坡和濕潤的田地中,以及火燒跡地等,其中主要為雌獸和幼仔。
在發情配偶期間,集群現象更為明顯,最多時約有12隻左右。覓食活動多在早晨和傍晚,尤其在大雨過後更是活動頻繁。它較為耐旱和耐熱,雖然喜歡在有水的草地附近覓食,但尚未發現有進行洗浴或泥浴的現象。據說過去坡鹿數量很多的時候,也常在白晝覓食,甚至接近或混入放牧的家畜群中,後來由於人們活動的影響,才被迫於早晨和夜晚活動。它的視覺和聽覺都非常銳利,奔跑更是十分迅速,特別善於跳躍。在覓食的時候警覺性也很高,每吃兩三口便抬起頭來四處張望,諦聽原野上的動靜,匆匆吃食完畢後,即行遁藏。一旦發現敵害,立即疾馳狂奔而去,雖有數米高的喬木、灌叢或數米寬的河溝,皆能一躍而過,因此還有許多關於它會“飛”的傳說。因為在坡鹿的產地也大多分布著水鹿,所以還流傳著水鹿喜歡咬食坡鹿的茸角的說法,因而這兩種鹿從不混居。事實上,水鹿的棲息地主要是海拔較高的坡鹿山麓地帶,而坡鹿的活動區域有所不同。
坡鹿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嫩樹枝葉等,種類有竹節草、丁癸草、雞占、鵲腎等,也吃番茨葉、嫩稻苗、蔗苗等作物,尤其喜歡吃水邊或沼澤地里生長的水草。此外,它還經常舔食鹽鹼土,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鹽分等。
生長繁殖
眉杈鹿的發情期多在4-5月份,這時已經進入雨季,樹木抽芽,野草茁壯,食物十分豐盛,使其身體逐漸肥壯。雄獸為了爭奪配偶而發生激烈的角斗,常常弄得遍體鱗傷,獲勝者便與雌獸交配,並且一直相伴到發情期結束,如此才能留下更為強壯的後代。懷孕的雌獸多在10-11月間生產,每胎僅產1仔。初生的幼仔體重約為3-4千克,身上長有白斑,毛色大體均勻,但臀盤不明顯。
在5月下旬,爭偶、交配之以後,雄獸便陸續離群獨居,然後於6-7月份脫去毫無光澤的舊枝角,從角座開始長出由像天鵝絨一樣的柔軟皮膚包裹著的新茸。鹿茸在10月份前後最為豐碩,以後皮膚破裂並脫落,茸角逐漸角化,呈現深褐色的光澤,角表面的複雜溝渠是茸角時期血管的痕跡。到了翌年夏季舊角再脫落,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坡鹿的繁殖,以及長茸的季節均比棲息於同一地區的水鹿明顯較遲,時間也較為集中。坡鹿壽命16~18年。
種群現狀
在海南島產品的滋補及藥用功效被神化。坡鹿的產品均被視為珍品,售價高出梅花鹿和水鹿的同類產品多倍。一隻坡鹿曾售價3萬元。倒賣一頭坡鹿可獲得相當於當地農民10年的收入。巨額利潤是坡鹿面臨持續的嚴重偷獵壓力; 人口劇增,開發加速,使海南坡鹿的生境一再喪失,目前只能殘存在大田自然保護區內。這最後的1376公頃土地仍在被蠶食,目前真正適於坡鹿生存的生境已不足1200公頃。如以每百公頃可容納50隻坡鹿計算,大田自然保護區至多只能容納600隻坡鹿。現在,保護區內2/3的坡鹿被圍在圍攔中,不僅食物短缺,而且擁擠效應也必將對坡鹿產生嚴重的生理壓力,導致繁殖力、生存力降低。一旦爆發傳染疾病,後果不堪構想; 由於分布範圍極為狹小,不利於這一珍稀物種的保護,一旦有天災人禍,沒有任何迴旋餘地。現有坡鹿保護區面積僅2萬畝,附近尚有的坡鹿棲息地區不斷被墾殖;坡鹿
大田保護區周圍的所有土地均被闢為農田,保護區已沒有擴展的餘地。
大田保護區周圍的所有土地均被闢為農田,保護區已沒有擴展的餘地。
當地居民的牛羊均以保護區為牧場,數以千計的牛羊與坡鹿爭食,降低了保護區對坡鹿種群的容納量。 現在坡鹿屬於國家 I 級重點保護動物。1976年建立大田和邦溪兩個自然保護區,其中邦溪保護區內的坡鹿於1981年全部被殺光,但在大田保護區內的數量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到1991年調查時,數量已由初建該保護區時的26隻增加到了300餘只。目前大田保護區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面積為2萬餘畝,1986年保護區在坡鹿數量較多,生境條件較好的馬路田小區設立了2.8m高的圍攔,面積為95公頃(1420畝)。圍攔將保護區內的坡鹿分為兩個獨立的種群。1989年7月,因圍攔內坡鹿的密度太高,而將其面積擴大至300公頃(約4500畝)。
鹿角的再生
鹿角每年都會脫落,隨後又生出新的。整個脫落過程僅僅需要2到3周就可以完成,再生的階段發生在夏天。在1月和4月之間,鹿角脫落,這是成熟交配季節漸近結束時。這個時期它們可以沒有角,因為僅僅在早先的幾個月里需要,是為了吸引雌性配偶,給它們留下印象,並且同競爭者作戰來贏得雌鹿的愛情。
鹿角不同於牛角,不是中空的,它們包含有結實的骨組織。
在鹿角的生長階段,是被類似“天鵝絨”般靈敏的絨毛所覆蓋的,絨毛里充滿血管,供給鹿角維生素和礦物質,使骨頭增加,促進鹿角的正常生長。鹿角生長2到4個月後,絨毛就沒有用了,裡面會生出一個環狀物,能有效地作為一個栓閥,組成鹿角的基礎,切斷到鹿絨的供血。然後,鹿絨就會幹涸,在鹿用角和樹皮摩擦的過程中逐漸減少。鹿角的再生過程結束,然後在秋天的交配季節後新的脫落循環將再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