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唐朝王建所作的樂府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 創作年代:唐朝
  • 文學體裁:樂府
  • 作者:王建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向前,
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齧骨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
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
沈身死悔難追。公無渡河,公須自為。

詞語注釋

渡頭:猶渡口。過河的地方。南朝梁簡文帝《烏棲曲》之一:“採蓮渡頭擬黃河,郎今欲渡畏風波。”五代張泌《河瀆神》詞:“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我隨後趕來,到這渡頭,原來是個截頭路。”清唐孫華《進呈御覽詩一百韻》:“渡頭看鷺白,勞尾息魚赬。”
白刃:鋒利的刀。《禮記·中庸》:“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史記·日者列傳》:“以官為威,以法為機,求利逆暴:譬無異於操白刃劫人者也。”唐劉長卿《送裴郎中貶吉州》詩:“亂軍交白刃,一騎出黃塵。”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關於民清軍交戰情況》:“此戰,匪我白刃相加。”
棄捐: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唐李翱《右僕射楊公墓誌》:“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虢國又終。”明宋濂《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清趙翼《哭劉瀛坡總戎》詩:“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
齧骨:嚼骨頭。《禮記·曲禮上》:“毋齧骨,毋反魚肉。”孔穎達疏:“毋齧骨者,一則有聲,二則嫌主人食不足,以骨致飽……三則齧之口脣可憎,故不齧也。”清鄒容《革命軍》第二章:“夫犬羊齧骨,猶嫌鯁喉。”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