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莖蒿

直莖蒿

直莖蒿(學名:Artemisia edgeworthii)是菊科蒿屬的植物。分布於克什米爾、錫金印度、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四川、新疆、青海、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200米至4,700米的地區,多生於河灘、林緣、路旁、荒地、乾山坡及灌叢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莖蒿
  • 學名:Artemisia edgeworthi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蒿屬 Artemisia
  • 亞屬:龍蒿亞屬 Subgen. Dracunculus
  • :龍蒿組 Sect. Dracunculus
  • :直莖蒿
  • 分布區域:中國青海
  • :豬毛蒿系 Ser. Scopariae Krasch.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一、二年生草本。
根:主根細,單一,狹紡錘狀,偶有營養枝。
莖:莖單一,稀少數,高20-40(-90)厘米,紫紅色或黃褐色,有細縱棱,自莖中下部開始分枝,枝長5-8(-15)厘米;莖、枝初時有灰白色柔毛,後漸無毛。
葉:葉質薄,初時被灰白色柔毛,後漸脫落;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長1.5-2.5(-3)厘米,寬1-2(-2.5)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葉柄長2-2.8厘米,花期葉常萎謝;中部葉長圓形或長卵形,長1-2厘米,寬0.5-0.8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長1-1.5厘米,寬0.4-0.8厘米,再次3全裂,小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長2-3毫米,寬1-1.5毫米,葉柄長0.5-1(-2)厘米,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無柄。
花:頭狀花序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徑2-2.5毫米,無梗,直立,在分枝或分枝的小枝上2至數枚排成密集的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略狹窄或稍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外層總苞片卵形,先端鈍,背面綠色或帶紫色,初時被短柔毛,後脫落無毛,邊緣狹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雌花10-20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5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短,先端圓鈍,二裂,不叉開,退化子房不明顯。
果:瘦果倒卵形。
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 200-4 700米地區的乾山坡、路旁、林緣、河灘、荒地及灌叢等地。

分布範圍

產青海、甘肅(天祝)、新疆(南部)、四川、雲南及西藏等省區;克什米爾地區、錫金、印度(北部)、尼泊爾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地區。

主要價值

青海民間入藥,作“茵陳”用。
【藏藥】察爾旺嘎保:全草治療咽喉、肺、肝熱病,膽病《中國藏藥》。察爾翁那博:幼苗治熱性水腫,肺病,咽喉疾病;根治氣管炎,肺病《藏本草》。
幼苗:苦、辛,涼。清熱利濕。

變種

披散直莖蒿(變種)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植株略矮小,莖少數,高通常不及20厘米,側邊莖及枝多扭曲成披散狀,且多匍地生長。
產四川(西部)、雲南(西部)及西藏東部。錫金、印度(北部)、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克什米爾地區。
入藥,與原變種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