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橫襞稱Houston瓣或直腸皺襞,是直腸管反折的粘液線,也是直腸壺腹部內呈半月形的橫行皺襞,由環形肌和黏膜形成,或包括環肌和縱肌。正常時有三條,在雙重造影下才能顯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腸皺襞
- 外文名:Rectal wrinkles
一、相關解剖結構,二、相關臨床意義,
一、相關解剖結構
1、多數人認為直腸長12-15cm或16cm,長度測量取決於直腸兩端的確定。⑴直腸近端:直腸近端的確定需藉助鄰近的骨性標誌做參照。多數專著將直腸近端定於第3骶椎水平或第2骶椎下緣,或乙狀結腸系膜消失後移行為直腸,概念模糊。多數醫師在手術中,將乙狀結腸由盆腔牽出,拉緊直腸,以骶骨岬為標誌,上方為乙狀結腸,下方為直腸。⑵直腸遠端:按解剖學肛管的定義,以齒狀線作為直腸肛管的分界;而按外科學肛管的定義,直腸遠端為“肛管直腸環”上緣,則上述解剖結構應稱為肛柱、肛瓣等。
2、直腸形態:直腸無結腸帶、腸脂垂、結腸袋和完整腸系膜,在矢狀方向有骶曲和會陰曲。直腸上段管徑與乙狀結腸相同,向下逐漸擴大,至肛提肌上方顯著擴大,稱壺腹部,在通過盆膈處又明顯縮窄。腹膜僅覆蓋於直腸上1/2或1/3,根據腹膜與直腸的關係,將直腸分為腹膜內直腸和腹膜外直腸。男性的前腹膜反折距離肛外緣7-9cm,女性的前腹膜反折距離肛外緣5.0-7.5cm。
3、最上方的橫襞位於腸腔的左側壁或前壁,距肛門10cm或11-13cm;中間的橫襞又稱Kohlrausch皺襞,最大且恆定,居壺腹部上分腸腔的前右側壁上,距肛門約7.5cm或9-11cm,相當於腹膜反折處,即直腸膀胱陷凹或直腸子宮陷凹的底部;最下的橫襞位於腸腔的左側壁,距肛門約5cm或7-8cm。直腸橫襞是安全施行直腸活檢的位置,穿孔的危險性很低。在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時必須通過,剖開的直腸標本和直腸低位吻合後不復存在。
二、相關臨床意義
有研究對經病理學證實的潰瘍性結腸炎與正常直腸,結腸痙攣症及克隆氏病分別作了比較,認為皺襞的厚度具有重要的鑑別診斷意義。研究者認為增厚的皺襞在潰瘍性結腸炎早期更易顯示。在缺乏其他診斷依據時,該徵象就具有一定的價值,即此徵象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的證據。組織學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的炎性隆起就是黏膜的增粗。克隆氏病改變了整個腸壁層,但皺襞的厚度沒有改變則難以理解。因此,皺襞的增厚可以區別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病。即皺襞厚度正常,就是克隆氏病。反之亦然。直腸皺襞的功能尚不清楚。有人推測可能具有分開腸氣與糞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