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直玉堂作
- 作品別名:六月十六日宣鎖、宣鎖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洪咨夔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直玉堂作⑴
禁門深鎖寂無嘩⑵,濃墨淋漓兩相麻⑶。
唱徹五更天未曉⑷,一墀月浸紫薇花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直:同“值”,當值。玉堂:指翰林院
⑵禁門:宮門。
⑶淋漓:酣暢的樣子。兩相:即兩位宰相,指左丞相與右丞相。麻:唐宋時任命大臣用白麻紙頒詔,此處代指詔書。
⑷唱:古時皇宮裡有人專司唱曉。
白話譯文
宮禁之門深深地鎖著寂靜無嘩,拜相令在兩頁麻紙上淋漓揮灑。
紅巾衛士唱徹了五更天還沒亮,曉月如水浸泡著階上的紫薇花。
創作背景
《直玉堂作》一作《六月十六日宣鎖》,亦作《宣鎖》。當為作者在擔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期間,於某年六月十六日在翰林院值夜班時所作。“宣鎖”指在官員為皇帝起草詔書時所採取的隔離保密措施,也指負責這項工作的官員。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前二句“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寫作者夜深更闌時獨自一人在翰林院為皇帝起草拜相令的情景。“深”字強調了皇宮內深邃莫測。“寂無嘩”渲染了宮中肅靜的氛圍,以突出作者在翰林院值班之莊重。禁門雖有重兵把守,但還要層層加鎖,更顯得牆高院深,宮門如海。這裡當然特別寂靜而無任何暄嘩之聲了。但是,首句還有更深的含義。一道官門,將人間分成涇渭分明、天壤之別的兩個世界。一邊是至聖至明的天子龍庭,一邊是芸芸眾生的凡土俗界。而作者自己,正處在宮門之內,距他不遠的殿里,就是皇帝,這使他產生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自豪感。“濃墨淋漓兩相麻”承上而出。他正在起草任命左右宰相的命令。此句有強烈的情緒色彩。濃墨淋漓,是作家和畫家創作思維高度興奮時特有的表現。這時靈思如泉,一任飽蘸濃墨的筆在紙上揮灑。作者因大權在握,連最高行政官員宰相的任命書都要從自己筆下寫出,所以進入極度的亢奮狀態。他不擇詞語,卻妙語連珠,頃刻間一張張麻紙便被寫滿。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埠月浸緊薇花”。正在他為完成傑作而心滿意足時,窗外傳來宮中衛士高聲報導已經五更的聲音。他傾聽著聲音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然後,伸了伸疲乏的腰肢,踱出門外呼吸那清新的空氣。只見月光如水,浸漬著滿階婆姿的紫薇花影。衛士報曉的唱聲,仰乎雷聲,把作者從重權在握的陶醉感中震醒,轉入了另一種精神狀態,思索自己的榮耀從何而來。月光與紫薇花構成一組有深層含義的意象。這句暗中用唐時紫薇省的典故,所以,紫薇花成了他本人的化身,而那君臨天下的明月,恰恰是皇帝的象徵。用一“浸”字將兩者溝通,不僅點出自己的一切全承皇恩而有,而且暗示了自己與皇上已溶為一體,難解難分,名符其實的是皇上的代言人。從而與詩的前兩句相互呼應,將他那種青雲得志,躊躇四顧的心理含蓄婉轉地表現出來。
作者採用順敘的方法寫了在翰林院值夜班的全過程,顯得從容不迫,紆徐舒緩,充分地表現了詩人雍容閒雅的意度、遊刃有餘的才華、洋洋自得的心情,所有這些都藏在對景物的描寫與敘述中,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來,這是此詩的高明之處。
名家評價
南開大學教授喬萬民:“首句寫宮禁森嚴,已見自己工作的莊嚴、神聖,但如此神聖的工作在自己於小卻是舉重若輕。你看,潑墨如雨地起草完兩份拜相詔書,雞人才唱罷五更,而台墀之上,紫薇花的月影仍在迎風微顫。這是對自己充任的工作的自豪,也是對自己敏捷才情的白許。”
作者簡介
洪咨夔(1176—1235年),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浙江臨安潛陽)人。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舉進士,授如皋縣主簿,歷任成都府通判、秘書郎、監察御史、中書舍人、刑部尚書、翰林學士、知制誥等官職。有《春秋說》、《平齋文集》、《平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