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26.00 畝(其中:田1,202.50 畝,地 2,723.50 畝),人均耕地 1.67 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 36,320.91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41.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2.99 畝,主要種植 核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12.00 畝;荒山荒地 1,444.30 畝,其他面積 6,295.5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 、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 71 戶通自來水,有 497 戶飲用井水,有 568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552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356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7.18%和62.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21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21 戶(分別占總數的3.7%和3.7%)。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12.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2.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5 輛,機車 76 輛。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35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5 戶;建有小水窖 648 口。全村有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56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528.00 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 294.00 萬元,占總收入的54.75%;畜牧業收入 15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29.0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923 頭,肉牛 714 頭,肉羊 2639 頭);林業收入 34.00 萬元,占總收入的6.33%;第二、三產業收入 44.00 萬元,占總收入的8.19%;工資性收入 9.00 萬元,占總收入的1.68%。農民人均純收入 1,421.0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8.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60 人(占勞動力的3.22%),在省內務工 40 人,到省外務工 20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568 戶,共鄉村人口 2357 人,其中男性 1190 人,女性 1167 人。其中農業人口 2357 人,勞動力 1577 人。該村以彝族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 彝 族2273人,漢族82人,其他 族2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005 人,參合率85.7%;享受低保 30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3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3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542 戶,占農戶總數的95.42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560.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3 人,在校學生240人,距離 牛街中學10.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66 人,其中小學生240 人,中學生126 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12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3 人,少數民族黨員 61 人,其中男黨員 59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2007年被評為牛街鄉先進基層黨組織;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22 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 1 個,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112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8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3.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35個(勞均1035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6.81萬元,有固定資產36.9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薄弱;
2、支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夠突出;
3、醫療衛生條件差;
4、飲水困難;
5、科技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明顯;
6、農民增收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經濟向上爭取資金,改善基礎設施;
2、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3、繼續培育以泡核桃為主的林果業和以烤菸種植為主的經濟作物;
4、依託九年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