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洞穴魚,是神奇的“瞎子動物”,又叫墨西哥脂鯉,體長約為10厘米,通體呈半透明狀,起源於生活在地面上而部分適應了洞穴環境的祖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盲眼洞穴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科:洞鱸科(Amblyopsidae)
- 屬:洞鱸屬(Amblyopsis)
- 種:洞穴魚
- 亞種:盲眼洞穴魚
基本介紹,起源演化,
基本介紹
起源演化
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洞穴魚類起源於生活在地面上而部分適應了洞穴環境的祖先。它們在無日光、無綠色植物及無種間競爭的情況下生存著。當地表的種類進入洞穴之後,眼睛成為無用武之地,隨後逐漸退化縮小,直至完全消失,僅留下充滿脂肪的眼窩。有些盲魚幼魚期仍有正常的眼睛,雲南箇舊的裸腹盲魚至今在右眼仍殘留有針眼大小的眼點,這都證明了盲魚是由地表具有正常眼睛的魚類演化而來的。同樣由於沒有光線的原因,用來防止強烈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對內臟損傷的色素消褪了,於是身體呈半透明狀,內臟及骨骼也就隱約可見。
為了補救視覺的衰退,感觸覺器官隨之變得特別重要和發達。魚類利用側線系統感受外界環境的振盪波,使它在渾濁水質或黑暗的環境中,能夠避開障礙、游泳自如。盲魚除了在側線的原有基礎上得到加強外,其它的感覺器官也趨於特別發達,在??類,頭上和身上的小突起,排列很有規則,在有眼的種類這種突起很不發達,而在全盲的種類中,可以發達到極點。這種突起在水中能感覺到自身的行動,因而能避開障礙物,並能探索到食物的所在地。有趣的是生活在洞穴中的有眼魚類也很少靠視覺來覓食,倘把它們的眼睛移去,它們也能和有眼時一樣,迅速探索到食物的所在地。
實驗證明,這種魚的味覺、嗅覺和聽覺,與別的魚類完全一樣,而補救視覺的消失,只是側線感覺的敏感度。在中國已發現的洞穴定居性的魚類,均具有2或3對格外發達的觸鬚,箇舊盲條鰍的3對觸鬚具有不同的感受器,且含有大量的味蕾和細胞突起,宜良的無眼金線鮁的頭部具有特殊的感覺線。古巴盲魚具有多而細的敏感須,美國的盲鰕虎魚則有很多皮膜感覺器。它們依賴這些特有構造,為在黑暗中進行探索食物,尋找伴侶和控制自身的行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洞穴魚類性狀的另一個變化是有鱗種類鱗片的縮小,稀疏呈散狀分布,最後完全埋在皮下,這可能是由於洞穴魚類的活動減弱,漸漸地被加厚的皮膚所覆蓋。
總的來說,大凡習慣於無光處生活,並且適應於這種環境的魚類,自從它們侵入洞穴後,它們的後代就越進越深,在黑暗的洞穴中生活,愈久愈特化。
洞穴魚類的價值不能依據傳統的食用或味美的尺度來衡量,更不存在資源量的經濟價值。它作為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是科學研究、學校直觀教學和博物館科普陳列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通過對洞穴魚類的演化過程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對物種形成的認識。在實踐中,根據魚類生命周期活動對水的依賴關係,洞穴魚類有可能成為尋找地下水源,監測水質變化的示生物,為促進農業生產和人類環境學的研究開闢一條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