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城漁鼓

盱城漁鼓,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盱城漁鼓
  • 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

歷史淵源

“盱城漁鼓”,又名端鼓,根據盱眙縣盱城鎮漁民村老藝人宋德書和賈國平的口述,盱城漁鼓在盛唐時期即已出現。相傳唐太宗在夢遊地府時許下了四個願:一是劉金敬瓜,二是唐僧取經,三是穆良貞救母,四是舉辦水陸大會以超度亡靈。在舉辦水陸大會時,就有漁鼓的表演。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藝術創造。實際上漁鼓是在“端鼓腔”(又名“端鼓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端鼓舞”源於滿族人的“跳神”風俗,後來傳到魯南地區形成一種職業,從事這種職業的人被稱為“神漢”。清末,山東一些神漢來到洪澤湖漁民中從事迷信活動,被漁民稱為“水上童子”。他們一邊手上敲著魚皮或羊皮鼓,一邊跳神,嘴裡唱著“嚷神咒”、“念佛記”等曲調,為漁民驅邪還願,祭祀河神,以祈求行船平安、保佑豐收。後來,洪澤湖地區的民間藝人將“端鼓舞”的舞蹈動作改編為模擬漁民生產勞動和慶祝豐收、祈求吉祥的動作,演員也由2~3人在船頭表演發展到多人,演出場地亦由船上發展到陸地或舞台表演。

舞蹈特色

盱城漁鼓舞的道具漁鼓,形似葵扇,以40公分直徑的鐵環繃上羊皮或魚皮,鼓柄17公分左右,在鼓柄尾端套上鐵環,環中再套三隻小鐵環,再於三小鐵環中各套上三隻更小的鐵環。鼓槌,由竹製成,棒尾繫上穗子。表演時,人們將剪刻出來的神佛圖騰和帶有魚、蝦、稻子、麥穗等各式圖案的剪紙作品,貼掛在船頭前艙的高處,或擺放在河岸邊上。漁民推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長者,頭戴繪有“唐僧取經”、“大王運糧”等圖案的頭飾站於最高處演唱,餘人左手搖鼓,環聲鐺鐺;右手擊鼓,鼓聲鏘鏘,連敲連舞,並不時做出跌、打、滾、爬等各樣動作。一般是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演唱,藝人不化妝,不著戲裝,時間為三五天不等,場面宏大,氣氛熱烈。代表性作品有《祭祀舞》、《哪咤鬧海》、《張郎休丁香》等。
盱城漁鼓是洪澤湖文化的傑出代表,是漁文化、水文化孕育的一朵藝術奇葩,對於洪澤湖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