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式”是日本共同社在20世紀40年代倡導的一種新聞報導方式,它強調記者要深入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以觀察為主要採訪手段,採用時空交錯的結構形式,通過描寫記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再現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運用“目擊式”報導手法寫成的新聞稱之為“目擊式新聞”,又稱“目擊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目擊式新聞
- 外文名:Eyewitness news
強調現場,特點分析,競爭優勢,順應客群,有聲有色,寫作技巧,
強調現場
目擊式新聞是記者在新聞事實發生的現場,用耳聞目睹的事實,再現於形象描寫的紀實性報導。它著重強調“目擊”,具有很強的視覺感,即通過記者在現場親眼目睹,及時報導新聞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共同社的不少記者奔赴各個戰場,發回許多富有生動細節和畫面效果、體現現場感的新聞作品,其作用有如今天的電視新聞。
特點分析
目擊式新聞是見聞式報導,不是追述性報導;是再現式報導,不是反映式報導;是紀實性報導,不是解釋性報導。它要求作者必須置身於新聞事實發生的現場,是新聞事實發生的目擊者、見證人。
目擊新聞是一種能夠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聞形式。目擊式新聞報導是來自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的報導,要求遵循新聞事實,兼具鮮活特色,使報導更有力度,也是順應現代新聞改革的需求。
目擊新聞除具有一般新聞所共有的新、真、短、快等特點外,同一般新聞又有許多不同之處。目擊新聞的寫作是用直觀形象反映和報導事實。它吸收了電影、電視的某些特點,盡力使靜止的東西動態化,平面的東西立體化,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讓人感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競爭優勢
在電視日益成為強勢媒體的情況下,經常聽到一些平面媒體的文字記者感嘆日子不好過,對於與電視競爭客群的關注、搶報熱點新聞也頗感悲觀。尤其對於事件性新聞的現場報導,更覺得是“鏡頭一掃,不用寫稿。”
其實,面對攝像機鏡頭,文字記者依然有自己的優勢。就以電視新聞的現場報導為例,只要認真研究當代客群的愛好和心理特點,掌握適應當代媒體競爭形勢和客群需求的報導方式,文字報導一樣具有親臨現場般的吸引力和強大的輿論“殺傷力”。
目擊式新聞就是這樣一種可讓文字記者與攝像機鏡頭同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20世紀40年代後期,許多西方記者也紛紛借鑑日本共同社記者的報導手法,寫出許多在世界新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聞佳作。今天,它們對歷史瞬間的準確記錄和對歷史場景的真實再現,成為後人了解歷史、研究歷史的寶貴資料。
順應客群
研究表明,當代客群早已不再滿足媒體對新聞事件的簡單敘述、歸納和總結,而是希望看到現場,了解事件發生髮展的真實經過,對於生硬、直白的宣傳腔更是反感。所以,媒體無論從提高自己的影響力、發揮引導輿論的作用等政治目的出發,還是從爭取客群、擴大市場份額的經濟目的出發,都要轉變觀念,研究客群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傳播手段與方式方法。
與以倒金字塔結構為主的傳統新聞報導手法相比,目擊式新聞在報導的主題、報導的重點、採訪手段與形式、寫作手法、語言風格、結構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特點,使人耳目一新。如前頁下表所示。
所以,儘管目擊式“年紀”不小,但它首先容易讓客群對自己的報導發生閱讀興趣,然後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媒體的影響,所以在我國新聞改革的實踐中依然充滿活力和競爭優勢。
有聲有色
目擊式新聞強調過程與感受,採訪中記者要做讀者的替身,要替無數不能親臨現場的客群去看、去聽、去感受,所以,最有效的採訪手段是無聲的採訪——觀察。在一些新聞事件的現場,因情況緊急或因屬於特殊的重要場合,提問與交談被禁止,觀察就成了唯一的採訪手段。
以《紐約時報》著名科技記者威廉·勞倫斯採訪第一顆核子彈爆炸為例,1945年9月16日,美國試爆世界上第一顆核子彈,勞倫斯獲準進入現場進行採訪,但被要求不許提問,可這並沒有難住他。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並調動聽覺、觸覺、感覺等輔助手段,勞倫斯獲得了大量生動的素材,10天后,《紐約時報》登出了令世人矚目、同行稱道的現場目擊報導《“末日即將來臨!”》。
時隔幾十年,我們還能從他精確、細緻、生動傳神的描寫中進入世界上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時的現場,認識人類歷史上這一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感受當時特殊的現場氣氛。
與無聲無息的採訪相反,目擊式新聞的寫作呈現出有聲有色的特點。為了真實、準確、形象地再現新聞事件的發生髮展過程,記者必須記錄一個個場景,抓取一個個富有表現力的細節,用生動形象化的語言將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原汁原味地傳達給大家。所以,在目擊式新聞的寫作中,描寫、比喻、擬人等文學手法被大量使用,敘述、議論則處於次要地位。
還以《“末日即將來臨!”》為例,核子彈爆炸是誰都未曾見過的場面,怎樣才能讓讀者真切體會、準確了解它呢?
記者先用“眾多太陽合而為一的光芒”、“這個世界前所未有的一次日出”、“一輪巨大的綠色超級太陽”等幾個比喻幫助人們認識、想像從未見過的核子彈爆炸發出的光,又用細膩的筆墨描寫爆炸後煙雲逐漸變化的不同形狀:“開始它只是一個巨大的煙柱,隨即又變成世間未有的蘑菇狀,轉瞬它又變成自由神塑像的形狀,不過要大許多倍……”
記者將爆炸發出的聲音比喻為“像是上千枚巨型炸彈同時擊中一個目標”,描寫成功後現場人們的反應、感受時又用了幾個比喻:“人們的呼喊聲在空中迴蕩,頃刻間,像沙漠植物似地鵠立於地面上的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人們跳躍起來,就像歡慶春天到來的原始人那樣激烈地跳躍著。”
怎樣報導核子彈爆炸成功後現場人們的心情?用傳統的手法會用“人們激動萬分、歡喜若狂”等定性的、空泛的詞語來敘述,雖然也是真實可信,但只是結論的真實,而缺少了細節的真實。因為身份、年齡、性別等不同的人激動時也會有不同的表現,這樣寫很容易流於一般。《“末日即將來臨!”》的作者則抓取了一個細節:人們開始是“像歡慶春天到來的原始人那樣激烈地跳躍著”,不久,“原始人又變成了現代人——他們互相握手、拍背而賀”。
這種由失態——忘記文明人的禮貌,到恢復常態的細節描寫,既讓讀者自己得出了“人們激動萬分、歡喜若狂”的結論,又具體地反映了特定時間、特定人群的特殊反應,給人如臨其境之感,比定性的敘述具有更強的說服力、感染力。
這種細節描寫正是“鏡頭一掃”所難以企及、文字記者恰可以大展身手之地,因為鏡頭裡的客觀畫面即使是特寫,也要依賴觀者的理解力而發生作用,文字描寫卻可以兼顧“畫面”和“提示”。
寫作技巧
時空變換的動態結構 現場與背景兼融的寫作技巧
目擊式新聞因為要完整報導新聞事件的過程,所以通常採用時空變換的結構,即根據時間的進展,對不同的場景、細節、人物進行描寫。
為了避免單純的現場描寫造成內容的單一與主題的平面化,運用目擊式報導方式一般也要加入必要的背景與少量的議論或抒情,以深化主題。不過,為了不打斷動態的結構,保持讀者的閱讀興趣,一般將背景和議論材料分割成幾個部分,通過化整為零、化長為短,把靜態的資料融入動態的事件中。
目擊式在報導事件性新聞上具有的特點,有時也被用來改善非事件性新聞的報導風格。比如近年比較流行的親歷式報導、體驗式報導,就是在目擊式基礎上進一步擴展、衍生出來的,它要求記者親自參與某一行動,並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用自己的體驗彌補近距離採訪仍會留下的些許遺憾,使記者與採訪對象不但在空間上、進而在感情上保持了“零距離”,使關於人物、行業或問題的報導也充滿了人情味和感染力。
2003年初新華社在“關注民工”的系列報導中播發了幾篇新華社記者體驗民工生活後寫出的體驗式新聞,生動反映了民工的生存狀況,體現了媒體的人文關懷,拉近了讀者與民工的距離,為解決城市民工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播發後受到媒體的廣泛歡迎,讀者及新聞界同仁交口稱讚。
這一實踐再次證明,只要掌握並運用合適的新聞傳播技巧,文字記者在吸引大眾、引導輿論、提高媒體影響力等方面一樣具有非凡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