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良兆

長春科技大學,教授,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盧良兆教授1930年生於浙江省黃巖縣,1950~1952年就讀於南京地質探礦專科學校,畢業後一直在長春地質學院(合校後為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任教,1985年晉升為教授,1990年評聘為岩石學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良兆
  • 主要成就: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 職稱:教授
  • 任職單位:長春科技大學
人物經歷
長春科技大學,教授,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盧良兆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和地質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原地礦部“變質動力學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還曾是中國地質學會岩石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變質岩專業委員會、原地質礦產部學位和職稱評定學科組成員和岩石學課程指導委員會成員、副主任。
盧良兆教授長期致力於變質岩和變質作用的成因及其與大地構造和地殼演化關係的研究。上世紀50年代主要從事遼東和吉南等變質岩區的1:20萬區調和變質地質研究,首次進行了全區太古界(鞍山群)和元古界(遼河群)的劃分和對比,系統總結了它們的變質岩石組合和原岩建造特徵,探討了該區早前寒武紀地質演化特徵。
上世紀60~70年代,盧良兆教授廣泛研究了膠、遼、冀東和密雲等地區早前寒武紀變質岩系的變質相和相系特徵。率先引入並發展了多組分系統的礦物共生分析原理和方法。進一步總結和補充修正了不同變質相的礦物共生規律和轉化關係,對等化學系列概念有較重要補充。他首先在冀東和密雲太古宙變質雜岩中發現麻粒岩,套用熱力學多相平衡原理對它們的礦物共生規律進行了研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了《北京附近太古宙麻粒岩地區的礦物共生和變質作用PT條件》等一系列論文,對不同壓力條件下礦物共生關係的演化規律及其臨界反應等方面均有較重要的新認識。
上世紀80年代前期,盧良兆教授主要從事國家重點項目《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的編制和研究》。在董申保院士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他作為主編之一和編圖業務組長具體主持和完成了圖件的編制和有關專著的編寫。首次對全國各時代變質岩系進行詳細的變質相和相系劃分,對各變質地區的變質作用樣式和成因特徵及其大地構造背景進行了系統總結。他還參與或首先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新認識,如將區域變質作用劃分為四大類型、確定藍片岩相變質作用成因類型的多樣性等。《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和專著《中國的變質作用及其與地殼演化的關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國家自然科學(1989)二等獎和地礦部科技成果(1987)一等獎,盧良兆教授為四名獲獎主編之一。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長期深入進行華北陸台北緣太古宙高級區的變質作用類型和模式研究,確定內蒙古東南部集寧群為全球較典型的孔茲岩系,對它們的岩石組合、原岩建造,變質、變形作用演化史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總結,首次提出孔茲岩系成因模式。專著《內蒙古東南部早前寒武紀孔茲岩系成因及其含礦性》獲國家教委(1994)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後來又進一步總結了華北、華中一系列古元古代孔茲岩系的特徵,成果反映在專著《中國北方早前寒武紀孔茲岩系》中。 與此同時盧良兆教授近年還致力於變質作用PTt-D軌跡及其地質動力學的研究,建立起麻粒岩相變質作用的三種動力學模型。通過華北陸台各主要地區變質作用PTt-D樣式的系統研究,對全區早前寒武紀構造框架提出了諸多新認識。通過長期研究工作的積累,變質地質(動力)學現已成為具有一套較完整理論基礎和研究原則及方法的新邊緣學科,它代表變質作用成因研究的前沿,在此過程中盧良兆教授做出了重要貢獻。
盧良兆教授富有科學熱情和獻身精神,他學風嚴謹,崇尚實幹,善於學習,勇於創新。他長期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科研成果豐碩,在中外地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4部。在培養人才方面成績卓著,除培養大量本科生外,還培養了9名博士生和20餘名碩士生,他們都已成為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骨幹力量。 由於長期在地質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貢獻,他先後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長春市知名教授”等多種獎勵和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名列吉林省英才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