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期間,悉尼·古立克了解並愛上了日本文化。1904年他離開日本回國,但他後來一直致力於促進美日之間的理解與友誼以及文化交流。1913年,他發起抗議加利福尼亞州的反亞裔法案,敦促種族平等。後來,悉尼·古立克發起美國兒童贈送日本兒童洋娃娃玩具的運動,讓它們成為傳遞友誼的信使。總共12739隻美國藍眼洋娃娃被送到日本的學校,而且每個洋娃娃身上都附帶一封表達友誼的信函。日本作為回應,為美國的每個州送去了58隻布娃娃。這些日本布娃娃都穿著日本的傳統服飾。悉尼·古立克還寫了很多關於美日關係的書,其中包括:《日本的演變:社會和精神》(Evolution of the Japanese, Social and Psychic, 1903),《遠東的危險:解讀日俄戰爭的意義》(White Peril in the Far East: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5),《美日問題:東西方種族關係研究》(American Japanese Problem: a Study of the Racial Relat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1914),《為和平而戰:美國教會進取運動》(Fight for Peace: an Aggressive Campaign for American Churches, 1915),《全面的移民政策和計畫》(Comprehensive Immigration Policy and Program, 1916),《加利福尼亞的日本人》(Japanese in California, 1921),《為了世界沒有戰爭的基督徒聖戰》(Christian Crusade for a Warless World, 1922),《理解日本:消除戰爭威脅的建議》(Toward Understanding Japan: Constructive Proposals for Removing the Menace of War, 1935)。
小盧瑟不僅與祖父同名,還與一個叔叔也同名。如果說他的祖父是盧瑟·古立克一世,那么他的叔叔就是二世。這位盧瑟·古立克二世是一名體育教育家。盧瑟二世排行第五,比他的兄長去過的地方更多,先後去過夏威夷、西班牙、義大利、日本等地。盧瑟二世曾經在奧柏林學院和薩金特體育學校學習體育教育,在紐約大學醫學院學習醫學,並於1889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他曾在國際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任體育部主任,並指導加拿大學員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創造適合冬天的室內運動,籃球運動由此正式發明。如果說奈史密斯是籃球之父,那么盧瑟·古立克就是籃球之祖。盧瑟二世在1887~1890年任麻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學院體育系主任,1900~1903年任普拉蒂學院院長,1903~1908任紐約市公立學校體育主管,1908~1913年負責羅素·塞奇基金會的兒童衛生部。他還同妻子一道創辦了營火少女團(Camp Fire Girls,即今天美國青年組織Camp Fire USA的前身),推動Boy Scout運動的興起,創辦男女孩子們的夏令營(Camp Timanous and Camp Wohelo)。這些組織和活動,從多方面促進了青少年的體育鍛鍊。
做出這一人生的重大選擇後,盧瑟·古立克決定學習政治學,他向哥倫比亞大學提出了博士入學申請,並獲得了政治科學和公共法學的獎學金。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科學研究生院,正是古立克的精神導師比耶德當主管。1915年秋,古立克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他開始接觸著名的紐約市政研究局(New York Bureau of Municipal Research),並在其下屬的培訓學校接受公共服務課程培訓。由此,古立克與該局結下了一生的情誼。這所培訓學校成立於1911年,旨在為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專業培訓。比耶德也為這所學校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並在1917年離開哥倫比亞大學之後,開始主管這所培訓學校。
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古立克志願到空軍服役,可惜由於視力欠佳被拒絕。爾後,他到了華盛頓,通過國防部顧問委員會的一個朋友的幫助,古立克進入了倫納德·艾爾斯(Leonard Ayres)組織的總參謀部統計局(the Statistics Branch of the General Staff)工作,為政府部門提供關於戰爭耗費的數據。古立克和他的同事被授予上尉軍銜,負責從所有可能的來源收集信息,統計和分析美軍的戰爭消耗,每周為總統、國務卿以及其他高層領導人提交報告,供高層決策參考,古立克具體負責人力方面的統計。這些工作,奠定了古立克後來研究公共管理的基礎。
1919年初,古立克退役,比耶德任命古立克為市政研究局下屬的培訓學校校長。1920年,古立克經過多年“兼職讀博”,拿到了博士學位。在比耶德的領導下,市政研究局於1921年重組為國家公共行政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由於受紐約州法律限制,1931年該研究所再次重組的時候,“國家”二字被刪掉)。不久,比耶德辭職,剛剛30歲的古立克被任命為研究所所長。此後,這個研究所成為古立克最主要的陣地,如果加上他中間為聯邦政府和紐約市政府工作的幾次短暫離開時間,古立克在這個研究所所長的位置上總共幹了40年。
在古立克負責公共行政研究所期間,他任命威廉·摩西(William M. Moshe)博士主管培訓學校。在比耶德的建議下,培訓學校給學生的調查培訓中增加了系統演講和討論課程,培訓學校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逐漸被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以及其他大學正式承認,並且定期安排交換生。但是,日益增加的學校運行費用成為一大難題。這時,發明家兼商人喬治·麥克斯韋爾(George Maxwell)正在捐資辦學,他為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也稱錫拉丘茲大學)籌建公民學校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古立克經過協商,將培訓學校連帶註冊學生一併轉移到雪城大學,並於1924年以培訓學校為核心在雪城大學成立了麥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由威廉·摩西擔任院長。這也是美國第一家授予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的院校,此後,公共管理教學與研究在美國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
1961年是一個標誌。這一年,69歲的古立克辭去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一職,這標誌著古立克時代已經告一段落。但是,古立克仍然是研究所董事會的主席,這標誌著他的思想依然在照耀著後人。1982年,古立克90歲時,被授予公共行政研究所榮譽所長頭銜。為表彰古立克為公共服務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各種組織給他頒授了一系列榮譽,其中包括:全國城市聯盟頒發的傑出公民獎(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 Award)、美國公共行政協會(ASPA)頒發的25周年榮譽狀暨德懷特·沃爾多獎(the Dwight Waldo Award)、國家公共行政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傑出服務獎(the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地區規劃協會頒發的國家計畫獎(the National Planning Award)、政府研究協會頒發的格魯恩伯格獎(the Gruenberg Award)。
1993年1月10日,在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博羅(Greensboro, North Carolina)的療養院裡,盧瑟·古立克逝世,享年101歲。
盧瑟·古立克既是一位傑出的學者,也是一位公共管理踐行者。他到處演講,促成了眾多有影響力的公共組織建立,並活躍於其中,諸如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國際城市管理協會、公共行政情報交流所、美國公共行政協會、國家公共行政學會、國家計畫協會,都有他的身影。他曾經說過,他是幸運的,歷史給了他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的著述並不多,但處處流露著真知灼見。他自己認為,他並不是一個學科理論的建樹者,而是一個現實管理的跋涉者。他對自己評價道:“我主要的責任不在於發展一套完善的科學體系,而在於在政治上說服決策者們在政府管理上做出明智的進步的決定。”所以,他更樂於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用於實踐,而不是去著書立說。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多數是他發表的演講稿。1980秋,年近九旬的古立克還在為國家公共行政學會作題為《時間和公共行政》的演講。即便是已經發表的文稿,也很少有嚴肅呆板的學究氣,而傾向於開放隨意的隨筆。儘管古立克不重視寫作,然而,從1920年他的博士論文開始,70年的學術生涯,已經積澱了厚重的貢獻。1990年,德克薩斯A&M大學的名譽教授保羅·萊珀(Paul Van Riper)對古立克的文獻進行過匯總統計,總數如下:大約20本書籍和研究報告,160篇發表的論文,250篇評論、演講和建議稿,200多頁他人轉錄的古立克口述的回憶錄,大量的信件和部分詩歌,大量的便簽、備忘錄以及手稿,這些給公共管理留下了豐厚的遺產。
事業的巔峰
古立克擔任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後,不僅管理任務繁重,而且各種社會兼職頭銜也接踵而來。他在這一階段兼任了政府研究協會(the Governmental Research Association)主席、紐約稅務與節儉委員會(New York Taxation and Retrenchment Commission)研究指導、國家稅務協會稅法模式委員會(the National Tax Association’s Committee on a Modal Tax Law)委員等職。儘管事務繁忙,但古立克始終沒有放鬆自己的學術研究。1937年,古立克和厄威克合編的《管理科學論文集》,成為這一時期管理學理論的標誌性著作。
1931年至1942年間,古立克擔任了哥倫比亞大學市政科學與行政學的伊頓教授(Eaton Professor)。1932年,古立克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書《殖民城市的現代政府》(Modern Government in a Colonial City)。這部著作被人們看作是古立克研究重心發生轉移的一個標誌。此前,古立克的研究課題主要集中在公共財政方面,特別是預算、稅收、教育的財政支持以及聯邦、州和市之間的財政關係;此後,古立克轉向政府組織設計的研究,以及組織理論的普遍原理研究,並向政治學和社會學擴展,奠定了他在管理過程學派發展中的學術地位。1933年,古立克被任命為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公共服務人才調研分會(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 Commission of Inquiry on Public Service Personnel)的秘書兼主任。在這一年,古立克不僅將他的市政改革建議套用到州政府中,還在《年報》上發表了《政治、行政和“新政”》(Politic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ew Deal’)。在這篇文章里,古立克把行政改革方案提到國家與聯邦政府的高度,論述行政改革的必要性。
在20世紀30年代,古立克主持了眾多的研究項目。此前他已經成為預算和財政方面的專家,此後他把精力放在計畫和人事方面。30年代中期,古立克主持了一項由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資助的公共人事和市政服務研究。1935年,古立克寫出了《更好的政府人事》(Better Government Personnel)以及其他一系列關於專業化、培訓、公務員選拔制度的文章。
1937年1月,總統行政管理委員會向總統提交了一份對聯邦政府有著深遠影響的報告,即PCAM報告(Report of the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史稱布朗洛報告。這一報告對以後聯邦政府行政部門的巨大變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不但引導著此後的政府改組,而且極大地改變了聯邦政府的運行方式。報告的遞交以及在國會討論過程中的折衝樽俎,讓古立克記憶猶新。關於養老金和社會救濟法案的細節討論一節,他回憶說:
在古立克的學術貢獻中,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學論文集》(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正是這本著作,使人們把古立克和厄威克看作管理過程學派的第二代傳人。
前面已經說過,古立克並不看重著述,但是,他在總統行政管理委員會工作中,深感管理學理論著作的散亂和缺乏。儘管當時已經有了不少管理方面的論著和大量文章,但是,有些很有影響、很有水準的文章卻沒有出版和發行,不僅迫切需要它們的讀者難以尋找,就是古立克手下的學者也無法查閱。於是,古立克便下決心編輯這樣一本論文集,以方便研究者和學習者。這本論文集的入選原則是,凡能夠在圖書館方便查找得到的著作,哪怕十分權威十分有影響也不收錄。例如,在管理學界影響極為廣泛深遠的泰羅以及科學管理團隊的大量著述,以及公共行政學早期人人皆知的經典文獻,因為能夠很方便地找到它們,所以統統不在收錄之列。正如古立克在前言中說的那樣,“這些論文裡不包括出自F. A.克利夫蘭、查爾斯·比耶德和A. E.巴克這些名人的著作中的任何論述;也不包括W. F. 威洛比、倫納德·懷特、馬歇爾·迪莫克和約翰·高斯的任何文字,因為他們近期都出版過行政領域的專著或者論文,感興趣的人們都可以方便地獲得。”
在這本論文集中,分量最重的,當屬古立克的《組織理論筆記》。如果說,古立克在總統行政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為公共管理的實踐做出了貢獻,那么,真正讓古立克載入管理學理論史冊的,則是他這篇《組織理論筆記》。這篇文章至今依然是組織理論的經典,然而它的問世卻是一個偶然。沒有這種偶然,古立克是不會寫出這篇洋洋灑灑的長文的。當時,古立克正在編輯這本《管理科學論文集》,負責這本論文集具體編輯事務的公共行政研究所圖書館員格里爾(Miss Greer),堅持要讓古立克為這本論文集寫個序言,不喜著書的古立克只好答應了。在格里爾的熱情督促下,於1936年盛夏的一個下午,在紐約布朗克斯維爾(Bronxville, New York)的古立克家的後院裡,他要趕快完成這篇文章,天太熱,古立克脫掉襯衫,坐在一棵樹下,關於組織的各種想法在腦海里跳躍、翻滾,他滔滔不絕地口述,旁邊坐著打字員記錄,一氣呵成。看來,傳世之作並不一定出自精雕細琢,然而,卻毫無疑問是來自厚積薄發。後來,這篇最初是打算作為序言的文章,卻成為論文集的壓軸稿件。僅僅以篇幅而言,這本總共195頁的論文集,古立克的開場首篇就達45頁。實際發表的文章,並不是後院樹下口述的原始記錄,其後做過修訂補充。根據英文出版說明,這篇文章是1936年12月作為總統行政管理委員會成員的備忘錄準備稿,而且在1937年6月進行了修訂。顯然,在將這篇名作收入《管理科學論文集》之前,起碼經過了兩次以上的修改補充。
1989年,一位88歲的老人出現在美國公共行政協會(ASPA,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50周年慶祝典禮上。這位老人對於美國公共行政協會而言意義非凡,正是他,盧瑟·古立克,半個世紀前親手創立了該協會。
盧瑟·古立克(Luther Halsey Gulick, 1892-1993),在公共管理領域和組織理論領域,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在管理學科的發展史上,尤其是在管理過程學派的發展史上,古立克與英國學者厄威克齊名,常常被人們看做這一學派的第二代代表。在公共管理的學科建設上,古立克更是當之無愧的旗幟,被人們稱為“公共行政的化身”(Dea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