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正志

盧正志,原名志正,學時改名盧正志,後又名竟成,生於1917年,卒於1995年,享年79歲,幼讀書於私塾,高小文化,只因3歲喪父,孤兒寡母,故學業上未成正果。

正志自幼不畏強暴,愛打抱不平,如當年修建滁六公路時,因當地保長收費不公,引民不滿,一日清晨,正志扣保長家門而進,代民與其理論,其時年13歲,雖年幼,但明事理、辨是非,會說話,數落並羞辱了保長,使保長無地自容,其場面,其聲勢,在十里八鄉一時傳為佳話。後保長不依,但攝於水老前輩(正志父親的先生)威望及水老前輩女兒乃是當時國民政府議會議員,出面干預,保長雖失場,丟了面子,但又奈何不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正志
  • 別名:竟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7年
  • 逝世日期:1995年
個人經歷,個人特色,

個人經歷

正志於18歲與當地名門章氏家族小女章有英結為連理,婚後至大英經商,因幼時棄學後就習於賭,18歲時已是技藝精湛,當時在大英、水口、武集、雷官、汊河等地區無人能出其右。但為了經商,戒賭數年,志向毅力,可見一斑。其間,由於其為人豪爽,人緣極佳,深得大英當時最開明紳士沈慶時的賞識,開口便是“正志乃我大徒生”。又如沈少游(當時大英首富),家裡每每有鎮江、無錫、蘇州等外地富商、貴賓作客,皆叫其作陪。在此期間,正志結識了很多社會名流志士,並與12位仁志義結金蘭,在這些人當中9名為國民黨員,如鄭康林、史良福、徐士俊、張瑞生、史家強等,其中多人擔任行政要職;還有3名共產黨員,其中采忠任新四軍時水口區區長,解放前陣亡,金潤之解放後在南京任棲霞區副區長,李國軍解放後在安徽省軍區任職。當年正志為保護時任新四軍某連指導員的金潤之,將其藏於家中(大英)兩年之久,一切吃穿用度皆由正志承擔,為此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受迫害,進學習班數月之久,後遭下放回鄉務農三年有餘,直至75年平反。在這些義結金蘭的兄弟中,唯獨正志無黨無派,獨樹一幟。當時有些人就勸說他加入社會組織——安進幫(就是給當時的土霸王做乾兒子),正志一口回絕,堅決不從,並說:我請你叫他來給我做乾兒子。
正志遇事敢言,正直之慨,卓卓不凡,是曰是,非曰非,處事公允,遠近敬服,鄉有爭奪,村有糾紛,事無大小,人無老幼,皆以其一言為定評,時人皆言:有事請盧老。
正志重視教育,厚培人才。課子孫惟期以光耀門楣,存心忠厚,長子金森為大學生、幼子盧平亦飽學,孫輩也頗有建樹。非對自家子孫如此,至於家族子孫亦多有指導,國江、瑞平等諸多家族子孫皆在其力促之下讀書識字,學有所成。
正志家族觀念極強,熱心家下。家族曾有某女為他族所搶,正志聞及,義憤填膺,曰:我族姑娘被搶,豈有此理;遂多方奔走,出面解救,而後大張旗鼓送回,一時傳為家族美談。
每有尊長喪葬,正志必定到場,祭祀亡靈,排難解紛,和睦家族;即逢後輩嫁娶,他亦欣然前往,舉杯新人,祝福道喜,熱鬧子孫。
正志還是個地道的大孝子,對其母百依百順,從不頂撞。
正志對尊長說話溫柔、乖巧、適度、得體;對後輩高厚栽培、教育、指導、期望。
解放後,其在大英供銷社工作,為解決夫妻兩地分居問題,1956調至在擁東李莊供銷部,1963年調回大英供銷社,1972年下放,1975年平反後去十二里半鄉供銷合作社工作,直到退休。正志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深受領導和職工賞識和愛戴。
及至晚年,正志率領家族老幼修立家譜,為後世子孫遺留史料;多次與金林等子侄組織家族聚會,講求團結,顧全大局。

個人特色

正志為人謙和,以理服人,德高望重,世人尊其為:“盧大先”;家族子孫皆尊其為:“老太爺”。
正志生平受人尊敬,雖逝十數載,今人論及,無不豎拇指而高贊,放眼內外先後,有幾人歟?
正志的一生是非凡的,智慧超群,思路敏捷,反應神速,語言表達好,記憶能力特強。只要是一生所經歷之事、所認識之人、幼時所學、年青所讀,所有之一切,至終仍記憶猶新。其父為清末一秀才,可惜英年早逝,這可能是正志未能成為社會棟樑的最主要原因吧,此乃我盧氏家族之一大憾事矣。
正志的一生是清貧的,也是智慧的,更是值得讓人敬仰、崇拜的一生,他的品格、氣節、智慧永遠是我盧氏家族後人學習之楷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