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德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內蒙古呼和浩特托縣
- 出生日期:1937年6月
個人經歷,人物事跡,主要成就,
個人經歷
盧德勛,男,漢族,1937年6月1日出生。內蒙古呼和浩特托縣人。中共黨員。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畜牧系;畢業後在該校師從我國著名的老一輩動物營養學家楊勝教授,攻讀碩士學位;1964年3月畢業後,留校任家畜飼養學助教。1978年調入內蒙古畜牧科學院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1982年赴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師從R.J. Moir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於1986年底學成回國。他歷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第三、四屆理事,常務理事,秘書長,副會長,會長;現任全國動物營養學分會名譽會長,全國“動物營養學報”常務副主編。現還任內蒙古畜牧科學院動物營養學研究員、動物營養所名譽所長、內蒙古農業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內蒙古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虛擬研究院和內蒙古乳業研究院首席專家,並擔任《中國畜牧獸醫學報》、《動物營養學報》和“Livestock science”等國內外多家學術刊物的編委。回國20年來,他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自治區豐收獎一等獎一項,完成學術著作六部,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239篇,有6篇被SCI收錄。多次出席國內外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應邀作報告。
人物事跡
堅持創新之路
盧德勛博士是改革開放後內蒙古自治區較早一批赴國外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從1986年底學成回國到現在已經近20個年頭了。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間,他慢慢悟懂了一個道理,這就是:創新是任何一門科學的靈魂和永葆生機的發展源泉。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就沒有止境。堅持與時俱進是一個科學工作者畢生必須堅持的治學之道。在回國創業中間,他一直把從事學科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接觸動物營養學理論
他第一次接觸動物營養學理論還是在上世紀50年代。隨著學習的深入,對傳統動物營養學中間學科思維方式陳舊,一百年來基本不變的學科體系和大量存在的描述性學科內容感到困惑。但由於當時所掌握的知識層面膚淺,根本不具備解開這些迷惑的基本素質和條件。在國外留學期間,他有幸接觸到了世界動物營養學研究的前沿,再一次喚起了他進入解開這一誘人而又令人十分困擾領域的興趣。四年多的海外留學使他意外發現,深切地體驗到世界動物營養學科思維方式正在由“分析時代”進入“系統時代”這股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的涌動。
苦苦探索,獲得成功
回國後,他立即開始了在動物營養學中套用系統科學理論和方法的苦苦探索。在條件較差,困難很大的情況下,一乾就是15—16年。在此期間,他不斷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論、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對動物營養學這門經歷了200年多歷史的古老學科,從學科體系到學科內容和研究和套用方法和技術作出了一系列開拓性的創新成果。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絨山羊理想胺基酸模式,並提出了“胺基酸平衡指酸”(AABI)新的技術指標,使動物胺基酸平衡度的量化評定有可能成為現實。
在綿羊和絨山羊能量營養研究方面,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代謝葡萄糖(MG)和可代謝生脂物質(MLS)的新概念,對能量載體物質指標營養評定和調控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科學技術指標。
在粗飼料品質評定上,他對美國提出的飼料相對值(RFV)指標作出了重大創新,提出了分級指數(GI)的新指標,對牧草和其他粗飼料品質評定和科學利用有重要指導價值。
在飼料纖維物質品質評定方面也有重大技術突破,提出了FFI等新技術指標,填補了這方面空白。在飼料組合效應方面,他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零組合”新概念,並對組合效應理論和技術做出了重大創新。
創立系統動物營養學新學科
盧德勛博士不僅在動物營養套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動物營養學學科體系、學科內容研究和套用技術創新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提出並創立了系統動物營養學新學科。盧德勛教授經過二十多年反覆實踐和總結,不斷醞釀和奮筆,2003年完成了一部近40多萬字的學術專著《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已在2004年8月正式出版。該書匯集了近20多年來他帶領他的同事、學生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動物營養系統”、“動物機體自我調控功能”“系統整體動物營養調控理論和技術”以及“動物營養工程技術”等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技術。
《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的重要作用
這是一部動物營養科學承前啟後的著作,是在新世紀之初,對曾困惑本領域學者的“動物營養學向何處去?”問題做出的明確有力回答。這也是盧德勛博士20餘年苦心思考與不懈研究的勞動結晶。該書的出版受到了全國同行的普遍關注,我國著名的老一輩動物營養學家楊勝教授指出:該書的出版,“是我國動物營養界一件開創性的工作”。理論創新必然帶動技術創新。針對傳統理論和技術系統集成化程度不高的缺陷,他提出了一種系統集成型新的實用乳牛營養技術,即乳牛營養工程技術,對提高乳牛科學飼養水平有重要的指導重義。近年來,他曾到全國10多個城市和地區作報告,推廣這一技術,參加聽報告的技術人員和養殖戶達數千人之多,還親自訪問奶戶和乳牛場,解答一些技術問題,深受大家的歡迎。大家親切地把它稱之為中國自己的乳牛飼養營養理論和技術。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他又及時提出絨山羊舍飼營養工程技術。這一技術的推廣對緩解畜草矛盾,提高舍飼和半舍飼絨山羊生產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20年來,科技創新一直是他回國創業的主旋律。通過科技創新不僅大大提高了他回國創業成果的含金量,而且還產生了廣泛和長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功地實現了他報效祖國的創業目標。
博採眾長,團結協作
盧德勛教授一直本著博採眾長,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與國內外同行進行了多項教學和科研協作工作,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評價和讚賞,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年來,他已培養出16名,碩士31名(包括合作培養的研究生),目前正在培養的還有博士後1名、博士12名、碩士28人。對於研究生培養,在學術方面他努力實施“頂天立地”工程,經過不懈努力每年都拿出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科研成果。所謂“頂天”就是在學術上必須搶占國內動物營養學的制高點,在科研方面一定要做到創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成果,力爭在學術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立地”是指要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儘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解決自治區乃至全國畜牧業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服務,為農牧民增收服務。“立地”是我們進行科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科研工作不竭的力量源泉;而“頂天”則是“立地”的技術基礎。只有拿出“頂天”的科研成果,才能拿出一流的技術成果奉獻社會。從1995年開始,他開始和內蒙古農業大學合作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工作。根據這一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自己在研究思路上的優勢。2000年由他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王洪榮獲教育部和國家學位委員會全國百強優秀博士論文獎,成為全國動物營養學界第一次獲此殊榮的單位和個人。盧德勛博士一直注意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和做學問。堅持把教育學生正正派派做人放在首位。用“團結協作、博採眾長,求實創新、奉獻社會”作為師訓來教育學生。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團隊精神,引導學生認識“做人”和“做學問”的關係,鼓勵學生培養嚴謹的學風和勇於創新的精神。現在他帶出的學生已成為全國反芻動物營養研究的一支勁旅。盧德勛博士回國後長期擔任學會的領導職務,在創辦全國動物營養學報、學會工作改革和促進全國動物營養學會理事會新舊交替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受到了全國同行普遍讚揚。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研究員盧德勛教授,在總結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後提出建議,把以傳統方式放養的絨山羊圈起來飼養,因地制宜走舍飼、半舍飼的路子,並希望國家在“十五”期間對絨山羊舍飼技術的核心技術的研究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盧德勛:把放養的絨山羊圈起來
絨山羊身上的山羊絨享有“軟黃金”的美譽,羊絨服裝是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內蒙古的山羊絨產量占全國的1/3,占世界產量的18%。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絨山羊問題在塞外草原引起專家的強烈關注。就在圍繞絨山羊問題展開爭論的時候,我國知名的動物營養專家盧德勛教授和他的同事悄悄地深入到了牧區,開展起絨山羊舍飼、半舍飼的研究實驗和技術示範工作。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認真解決絨山羊養殖與草原生態保護的尖銳矛盾,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擺在自治區各級政府面前的突出問題。”盧德勛教授說。盧教授與其他研究人員一起,在總結農牧民多年實踐的基礎上,根據畜牧科技人員長期研究套用的成果,找到了適合內蒙古實際又能解決這一難題的路子。“這就是不斷提高絨山羊生產性能,有計畫地控制飼養量,逐步改變傳統單一的放牧飼養方式為舍飼、半舍飼方式,走產業化發展之路。”盧德勛代表說。
一些專家和牧民擔心,絨山羊圈起來會使羊絨的質量和產量下降。“我們實踐的結果是,這樣做不僅初步緩解了畜草矛盾,而且明顯地提高了絨山羊的生產性能。”盧德勛代表告訴記者:“舍飼絨山羊在保證羊絨品質的基礎上產絨量提高了10%,母羊流產大幅度下降,繁殖成活率提高了50%。”
據了解,內蒙古今年已計畫把這項試點工作擴大到環北京農牧交錯帶渾善達克、科爾沁沙地的10個旗縣,舍飼山羊30多萬隻。
主要成就
1986年“全國肉脂型豬飼養標準研究和制定”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羊消化道內內源蛋白質周轉規律”獲內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年被評為內蒙古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1年被評為全國做出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
1991年“綿羊營養檢測技術及其在養羊生產中的套用”通過內蒙古科委成果鑑定,列入國家“八五”優秀科技成果。
1994年獲內蒙古第二屆烏蘭夫基金獎銅獎。
1995年“內蒙古敖漢地區放牧綿羊礦物質營養研究”獲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內蒙古地區放牧綿羊礦物質營養檢測研究”通過中澳專家組評審鑑定。
1997年被評為內蒙古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
1998年“牛羊新特調控型飼料產品及其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和開發”通過內蒙古科委驗收鑑定。